本网讯(彭奇报道)应守沛,四川飞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飞球)金加工车间一名从事数控加工的员工,时至“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他以“不惰者,众善之师也”表达了他对于劳动节的感受,他以 “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十余年坚守平凡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他身上,呈现出了老一代“飞球人”的优良传统,也是新一代“飞球人”继往开来之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优秀员工应守沛

自2010年应守沛进入四川飞球公司,在数控加工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余年。从一名新兵成长为加工中心的技术骨干,应守沛回忆道,刚进入这个行业时,面对复杂的图纸和精密的设备,曾感莫名的职业恐慌,有了退缩的想法。但是,师傅爱岗敬业的价值观教育和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担当,使他咬紧牙关闯关前行。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钻研,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实践获得进步。

记者得知,作为加工中心的技术骨干,他积极主动参与公司技术改革的号召,先后参与了多项关键阀门加工工艺的改进项目(包括中体、左右体、支撑板、阀杆、支承圈等)。利用自己丰富的数控加工经验和深厚的工艺知识,提出了若干创新性的改进建议,包括优化刀具路径、调整切削参数和改进夹具设计等。这些改革显著提升了加工效率和产品精度,提高了刀具的寿命,降低了废品率,为公司节约了大量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应守沛奋战在一线岗位

应守沛告诉记者,在遇到球阀加工形状复杂和材料硬度高的难关时,利用自己丰富的加工技术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克服了种种难关,最终编写出程序、选用适合的刀具和切削参数,加工出了符合要求的阀门部件。记得有一次,公司需要加工一批轨道球阀,由于之前公司并没有加工过这类复杂的工件,这些球阀的阀杆给加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面对这一挑战,他迎难而上,仔细研究图纸,分析技术难点,以“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制定了详细的加工方案,并反复进行了多次模拟试验,不断调整加工参数,优化刀具路径,顺利完成了这批轨道球阀的加工任务,为公司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赞扬。

应守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多次获得公司 “优秀党员”、“先进工作生产者”等荣誉。他不愧是扎根一线、爱岗敬业的行业里手,是精于研究、善于突破的创新能手,是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技能高手,他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飞球人有理想、守信念、敢担当、讲奉献的敬业匠心和无私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