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岁月 第45章 风雨记

七八月份是春城的雨季,大雨小雨雷阵雨,连番上阵,太阳偶尔出来露个脸,怕大家遗忘了它。

大街上人熙攘攘,车流人流各行其道,汽车的尾灯连成一条红线,五颜六色的雨衣在大雨中缓缓前行。突然一声鸣嘀,打破了只有雨声的沉闷。

大学毕业后,可为通过面试与复试终于进了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广告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大师梦。本来他应聘的是策划师的岗位,但很快他的大师梦就被大雨浇灭了。

培训完上班第一天就被派去大街上发宣传单页,经理给的理由是先了解市场,可为没有办法只好照办。

传播主管分配了街道与区域,可为驮着了一万张宣传单页骑着自行车赶到指定的街道,他停好自行车,取下一沓宣传单,开始站在十字路口向行人发。

可为每一次都陪着笑脸将单面递给行人,有的人会礼貌的说声谢谢,有的人面无表情的接了就走,有的人理也不理就走了全当这个人不存在,更有甚者拿着看都不看就扔进了路边的垃圾箱里。

今天难得老天不下雨,太阳高高挂起,炙烤着湿润的大地。热气从地面升起,天气就很闷热。

闷热出汗就多,整个人被汗水包裹着,让一向习惯了清凉干爽的人们反而更加难受。

可为站的地方没有一点遮阳的地方,他也不可能去躲太阳,小组长时不时来巡查,看有没有人偷懒。

汗水浸湿了可为的衣服,又被太阳晒干,晒干了又被浸湿,就这样循环着,几轮下来,他蓝色T恤后面已经有了白色的波纹,那是体内盐分随汗水出来沉积的现象。

带来的水已经喝完了,可为舍不得买一元一瓶的水,他忍着中午回公司再喝。

从小到大,可为还没有吃过这样的苦,他不是没有钱喝水,而是有意在锻炼自己。

上高中时,班主任曾告诉他们,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再说,他已经大学毕业,再向家里要钱不合适,还有就是强烈的自尊心驱使着他要自立自强。

大学时代虽然生活不是多好,但也不愁吃喝不缺衣穿。可现在不一样了,每一分钱都要计划着花,每一顿饭都要按指标吃,不能超标。

以前不明白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现在的可为深深的体会到了。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休息时间,可为头顶烈日艰难的骑着自行车回到公司,停好自行车后他冲到楼上,接了一大杯水牛饮一般一饮而尽。他的脸被晒的通红,喝完凉水皮肤一收缩感觉像针扎一般的痛。

可为缓了一会儿,在楼下的小饭馆吃了最便宜的自助餐,这家的米饭随便吃,他尽量多吃,因为下午还要去发剩下的宣传单面。

下午到达指定的街道后,可为边走边发,一样的路人,不一样的表情。

刚开始可为有些不理解,后来也就习惯了,他不再是笑脸相送,而是慢慢变成了机器人,遇到人就发,也不管人家要不要,更不管人家是什么表情。路人接了,他就机械的从包里再抽出一张,等下一个路人来拿。

四五点的时候,起风了,白云开始飘动起来,时不时遮住阳光,不久后乌云彻底遮住了太阳,要下雨了。

可为加快了发单页的速度,他要赶在雨来之前完成今天的任务。

你开始主动向路人递送单页,同时还说一下单页的广告语。

这条街可为连续走了四趟,六点多时终于发完了单页,老天也很给面子在他发完后开始下雨。

可为正好碰到组长,汇报了一下情况,组长告诉他,发完就可以回家了,天快下雨了。

可为没有带雨衣,他加快骑行速度想在大雨来临时回到出租屋,老天这一次没有给他面子,演完滴滴答答的前奏后就直接开始高潮部分,倾盆大雨直接浇到可为身上。

可为冒着大风大雨,用力踩踏着自行车,这一截路正好是上坡又逆着风,他用尽全力但感觉并没有前行,反而在后退。

雨水模糊了他的双眼,可为用手抹了一把脸,才看清楚。原来他看错了参照物,把前行的汽车看成了参照物,他赶不过汽车,自然感觉自己在后退。

实在是骑不动了,可为下车推车前行,衣服和鞋已经全湿透了,里面都是水。

不时闪亮和炸裂天空的雷电催促着人们赶紧回家,因为地上的积水越来越深。

终于走到了坡头,可为骑上自行车开始下坡路的滑行,他伸展双臂,像一只海燕在惊涛骇浪上飞翔,在风雨雷电间穿梭。

他干脆脱了上衣,让暴雨冲刷着自己的身体,一道雷电闪过,强烈的电光照着他的肌肤发着白白的光。

他一会儿双眼瞪直怒视前方,一会儿歇斯底里向天怒吼,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能将我怎样,我依然在前进。

可为终于回到了出租屋,回到了大都市最为阴暗的地方。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不断侵蚀着城郊农村的土地,原有的集体农田被征收成为商业用地盖成了高楼大厦和商业小区。农民的住宅就形成了城中村。

城市扩大人口也随之增加,各类进城打工的人住宿就成了问题,他们买不起商品房,更住不起旅舍,城中村的房子成为最好的选择。

村民看租房的人越来越多,扒掉宅基地上原来的旧房子盖起了四五层的小楼,每层有二间到三间房,每间不到十五平米。

好一些的出租屋每层有一个公用卫生间,不好的只有一楼或楼顶有一个大的,更差的直接就没有卫生间,租户只能到外面的公厕。

房间里没有卫生间,租户就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时间与食量,或是睡觉前先上个厕所,如果忘了又不想大半夜摸黑出去,就只能用小盆解决了。

房东就将这种单间出租给各地的打工者,每间每月收取一百元左右的租金。当然,不同等级的房子租金就不同。

最好的是房间里有卫生间的,那是打工者梦想的住宿。

这种城中村出租屋人多事杂,楼挨着楼,光线昏暗,有的房间终年晒不着太阳,月光自然也洒不进来。还有就是卫生条件差,总有一股霉臭味充斥在楼内。

后来,可为才知道全国都这样,甚至在北京还有北漂住着一间一米乘三米的地下室暗房。

出租屋是这一代人的梦魇,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承受着这样的苦难。

每个打工者就像一只流浪狗,在城市里的游荡,做着狮子王的梦,干着蚂蚁搬家的活,看似自由,却忍受着生活的饥寒和社会的压力。

可为进屋,拉着电灯,喝了一口凉水,用毛巾擦了一下头和身子,赶紧换了一身衣服,换下来衣服他用力一拧就像刚洗过一样,雨水洒了一地。

窗外雨还在下,只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雨,因为房间的窗户紧挨着邻居家的墙,这个窗户只起到通风的作用。

他简单洗漱了一下,就躺在小床上,今天太累了,还没来得及想晨曦,他就睡着了。今天约好的电话也没有打。

直到现在,可为都没有买手机,还在用坐机给晨曦打电话,他打算下个月等钱攒够了,先买一个便宜的国产手机,能打电话就行。

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让人低头,可为就像蝼蚁一般的活着,他努力向前爬着,等待着一个向上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