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201期】

国 内 航 天

中国空间站第六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并交付科学家

4月30日17时46分,中国空间站第六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七号飞船顺利返回。本次下行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23项科学实验项目,包括人成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蛋白质晶体、生命有机分子、种子等32种生命实验样品以及无容器材料、高温材料和舱外暴露材料等18种材料样品,总重量约31.5公斤。

5月1日凌晨1时45分,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先期转运至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该中心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对返回的生命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后,现场交付科学家。

后续,科学家将对返回的生命类细胞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蛋白组学检测等生物学分析,通过微重力环境下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为相关疾病预防与干预提供新的线索;对生命类蛋白质样品进行晶体衍射分析,获得更精准的蛋白质三维结构信息,研究靶点蛋白,为相关药物研制、疫苗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材料类科学实验样品将随神舟十七飞船返回舱运抵北京,科学家将进行地面和空间样品的组织形貌、化学成分及其分布差异等测试分析,研究重力对材料生长、成分偏析以及凝固缺陷的影响规律,为重要新材料制备提供支撑,同时有望在月壤加固材料、月壤原位资源化利用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来源:科技日报 微信公众号)

我国首颗降水测量卫星投入业务运行,正式“上岗”!

5月1日,风云三号G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此前,风云三号G星通过了试运行工作验收和运行方案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风云三号G星星地系统业务状态满足业务运行要求,并已具备正式业务运行的条件。

风云三号G星于2023年4月16日成功发射,是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主要用于降水气候学研究以及灾害性天气系统降水监测,能提供全球中低纬地区降水三维结构信息。其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自2023年10月23日起,风云三号G星已完成超过6个月的业务试运行工作。在试运行期间,星地系统运行稳定,在卫星平台、星上载荷、卫星测控等状态正常的条件下,数据接收、数据处理、产品分发和数据存档成功率等四项考核指标均已达标,具备正式业务运行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天鹊液氧甲烷发动机一天六试 创试车效率新高

近日,蓝箭航天在湖州热试中心创造了天鹊15A(TQ-15A)单台发动机一天六试的点火试车纪录。试车效率的提升,为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复使用积累了快速处理方案,也为发动机批量生产交付提供了强大支撑。

天鹊15A发动机是目前国内推力最大的真空型液氧甲烷发动机,本轮试验使用的发动机首次上台点火9次,工作时间2030秒,经历下台检查并再次上台后,二次上台点火17次,工作时间2740秒,累计点火26次,累计工作时间4770秒,考核了40%~120%范围推力调节能力、国内最大铌合金喷管工作可靠性、三次起动工作可靠性等项目,其中最后6次点火试车在一天内完成。

(来源:LANDSPACE蓝箭航天 微信公众号)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编辑 | 李鑫

校对 | 樊瀚文

主编 | 张文军

副主编 | 麻雨洁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