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两国一季度宏观数据,两国GDP对比差距似乎有所增加,引发人们的好奇

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增长5.3%,超过市场预期。GDP规模达到29.63万亿人民币,增长显著。然而,名义增速为4.18%,低于实际同比增速5.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在于名义增速包含物价上涨因素,而实际同比增速剔除了这一因素

本季度,中国GDP名义增速低于实际增长率,反映物价呈现下降趋势。1-3月CPI涨幅明显偏低,引发外界对我国是否面临通货紧缩的焦虑

美国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2.8%的GDP增速,虽未符合市场预测,但仍维持了正增长态势

这一增长并非偶然,而是美国政府的巨额贷款投入与财政政策倾力支持所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日益活跃,民众消费者的需求也随之提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但经济欣欣向荣的同时,物价上涨问题也揭开了

近期,美国通胀数据不断飙升,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政策未来发展的多元猜想。该话题已成为市场研讨关注的热点

以相同的衡量基准来看,一季度我们的GDP为4.17万亿美元,而美国的GDP高达6.93万亿美元。数据显示,我们的GDP已然下降至美国GDP的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的缘由十分简单

如前文所述,国内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对GDP增长产生正面效应,反而由于物价指数的下滑使得GDP的“增加量”有所缩减

与此相反,美国的通胀率处于较高水平,仅在3月份,CPI就上浮了3.48%,核心通胀指数更是跃升至3.8%

因此,美国的GDP名义增长率得到提升,进而增加了其GDP的增量。所以,即便我们的增长率领先,但在通胀因素的作用下,美国却在这方面获得了显著的“加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初,市场普遍认为美国央行会降息,但美联储很坚定,没按大家的预期降息

这让美元指数维持在高位,而一系列的非美货币持续下跌,包括人民币,就慢慢贬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比较各国GDP的时候,我们通常要把本国的钱折算成美元

所以,当我们把用人民币算的GDP换成美元时,中国就有点吃亏

说实话,美元指数的上涨,对于美国一季度GDP的大增,确实帮了不少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多网友提出,不必过分关注外表的数值。作为一个实事求是的国家,中国在对比名义GDP与实际GDP时,更倾向于重视后者

相对而言,美国非常重视其经济总量和GDP数值,因为这关乎他们维护全球领先地位的形象

若从质量和价值角度来看,中国的GDP含量或许更加出色

在整理和发布这些数据时,国内统计机构一向保持的谦逊态度。事实上,中国的整体实力和发展速度可能远超外界的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