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距离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就在昨日(4月11日),马英九结束了他的大陆访问之旅,乘坐班机踏上了归台之路。这短短11天,他带着台湾青年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孙中山故居、黄埔军校旧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地。他在陕西黄帝陵追思怀古,更在八达岭长城上高歌《长城谣》,期间数度情不自禁地哽咽落泪。

这一幕幕,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个人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更是为两岸关系吹拂来了一股温暖和睦的春风。他的此行,不仅让两岸关系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是否真的能够为两岸关系带来新的转机?

马英九第二次来大陆,再次选择在清明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进行访问,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两岸共同文化根源的一种强调。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和融合,是任何政治和经济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它能够触及人心,唤起两岸人民对于共同根源的认同感,为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两岸目前形势持续紧张。民进党当局的一系列行动给两岸关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时待战、随时能战,将以“时刻准备着”的战斗姿态挫败任何外部势力干涉、粉碎任何“台独”分裂图谋。

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民进党当局频繁勾连外部势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马英九的访问就显得尤为重要。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血缘和文化的共鸣是两岸关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它超越了政治和经济策略的影响力。在当前两岸关系的微妙氛围中,尝试推进政治的融合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不仅需要小心翼翼,还可能遭到“台独”势力扣帽子。至于经济合作,虽然能够带来互利共赢的局面,但它本身并不足以彻底弥合两岸之间的认同差异。

相比之下,通过强化文化和血缘的联系,能够更自然地赢得台湾同胞的广泛认同和支持。这种深层次的融合,更能触及心灵,为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想,这是马英九这次来访大陆的最大的意义。通过文化交流,我们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消除误解和隔阂,为和平铺平道路。

就如今我们大陆和台湾省的实力差距来说,如果我们迫不得已选择了“武统”,台湾绝不可能抵抗得住,民进党当局之所以敢一再挑衅,无非就是指望着美国。

看看二战后老美发动的那些战争,哪次不是欺负弱小的战争,真正有实力的对手,哪怕老美再把人家视为眼中钉,也压根不敢去碰。像伊朗,在中东弄了个反美反以联盟,老美也就是搞制裁、搞威慑,最近它的盟友以色列袭击了伊朗使馆,老美还特意去撇清关系,就是不想跟伊朗动手。

再拿俄罗斯来说,那是美国的老对头了,老美不停地挤压它的生存空间,结果导致了克里米亚危机的爆发,美国依然不敢直接动手。

我希望国家统一,世界和平,不希望有战争发生。因为假如我们不得不选择“武力统一”,那将产生一系列的“后遗症”,我们得用好多实际行动以及其他方式来安稳民心,让台湾省的同胞知道解放军对他们来说是安全可靠的,尽可能地得到民众对解放军的支持,进而信任大陆,减少对解放军的排斥。

不过在当下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真的不小。马英九的大陆之行,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思考两岸关系未来的契机。正是有了像马英九这样的人,他们不仅是探索者,更是心怀家国情怀的一群人。有了他们,我们相信,那个关于共同繁荣的梦想——中国梦,将会逐渐感染更多的人。两岸的合作,如果能够携手并进,那我们迈向共同目标的步伐,肯定会更加坚定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