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23日,军旅作家吴东峰专门到北京三零一医院探望开国中将詹才芳,将军的面还未见到,就有医生、护士对吴东峰念叨。

就在吴东峰到医院之前,不少开国将军都曾来探望过詹才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詹才芳

比如徐向前元帅,他称呼詹才芳为“老战友”,李先念叫“老班长”,陈锡联、陈再道、秦基伟等将军称之为“老领导”,有意思的是,陈锡联将军不仅是詹才芳的老部下,原来还给将军干过警卫员。

据说有一年秋天,詹才芳派秘书刘曙光专门探望陈锡联,碰巧陈锡联没在家,只有他的夫人王璇梅在家,夫人立即嘱咐警卫:

“你去告诉首长,就说首长的首长派人来看望首长了。”

1955年9月授衔时,詹才芳被授予中将军衔,据说在授衔当年,许多开国上将,如陈锡联、陈再道都跑来给他敬礼,口称“老首长”,尊敬之情溢于言表。

詹才芳的资历很老,他参加革命很早,几十年革命生涯,他创造了一个纪录。

就是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战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都是军长,以至于后来授衔时,上级都为他该授予什么军衔发愁,后来被定为中将后,一些老部下都为老首长鸣冤叫屈。

不过,詹才芳为人很是大度,并不计较名利,据说授衔以后,他听到一些同志为他鸣冤叫屈,反倒过去劝说人家不要计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24年春在武汉中学半工半读的詹才芳

一次,某军分区的领导干部上门来探望詹才芳,谈到了这次授衔问题:

“老政委,这次评衔,您亏多了。像您这样的干部,全军有几个?您红军时期就已是军级干部了,至少也应评个上将呀!”

詹才芳一听,仰面一笑:

“大家都想评得高一些,这很自然,但是,总有名额限制吧!许光达大将不是提出过降衔的要求吗?还有徐立清同志,他是搞干部工作的,他主动不要高衔……比起这些烈士来,咱们真是太幸运了。他们对评军衔的事连想都没想过,就牺性了。按你的说法,他们不更亏了吗?为了革命,个人吃点亏,这没有什么。现在,我们的条件太优越了。我们的生活要比解放前强不知多少倍,而我们与现在的老百姓相比也要强好多倍呢!所以,我们应该很满足才是。”

其实这位同志本来是想向老首长反映一下,他觉得自己应该有个将军衔,结果只评了一个大校,满腹委屈的他想在老首长这里找找共鸣,结果却被老首长教育了一顿,大受教育的他顿时就把想说的话全部都咽回肚子里,回去以后兢兢业业的工作,再不提军衔的事儿。

詹才芳资历老,集中体现在他参加革命早,1924年经人介绍来到武汉,到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当校工,詹才芳的大姐夫余楚才是董必武的外甥,而他自幼又与大姐亲,所以两家关系一直很好,也是在学校期间,詹才芳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当时,詹才芳也不过才14岁。

大概也是因为年纪小,詹才芳一直到1927年才转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在老家参加农民运动,不久后率领农民自卫队参加了黄麻起义。部队被打散以后,还坚持在木兰山里打了一段时间游击,期间几次遇险均得以生还,后来人称“打不死的飞毛腿”。

当时,和詹才芳一同在木兰山打游击人有72人,后来被叫做“木兰山72壮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詹才芳

这72人中,活到建国后的就只有6个人。

这六人中,就有王树声、陈再道。

1928年7月,游击队被改编为红十一军第31师,吴光浩任师长,王树声任第一大队党代表(第91团),詹才芳任连长,陈再道任红十一军排长。

詹才芳后来曾多次与王树声搭班子,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合并为红四军(鄂豫皖根据地)后,詹才芳任红30团政委,王树声任团长。

游击队被正式改编为红十一军以后,詹才芳部队里来了一个14岁的少年陈锡联,陈锡联是1929年参加的黄)陂(黄)安南游击队,不过因为年龄实在太小,就给詹才芳当了勤务员。

据说有一次,连长詹才芳让陈锡联给倒洗脚水,陈锡联忘了添凉水,结果把连长给烫了,詹才芳一气之下,顺手就打了陈锡联一个耳光。

一直到许多年以后,许多红四方面军的老人还都记得这件往事,王树声晚年在一次聚会中,拿这件事跟詹才芳开玩笑:

“陈锡联是上将了,你还敢打他耳光吗?”

不过,陈锡联虽然挨了老首长一耳光,却没有记在心里,他有一点很清楚,如果没有老首长,自己这条小命早就送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