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刚满5岁半,这段时间总是发现孩子频繁的眨眼睛,还会出现清嗓子、吸鼻子、撅嘴等表现,家长给孩子挂了眼科,医生检查之后发现孩子并没有眼部疾病,而可能是患有抽动症,建议家长带孩子儿童神经科、行为发育科和心理科就诊。

1、孩子频繁眨眼的原因

可能是由眼部因素导致的,例如倒睫、结膜炎(过敏性)干眼症和角膜上皮损伤、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间歇性外斜视和抽动症等。

2、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也叫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异常的疾病,它除了会出现频繁眨眼之外,还会伴随清嗓子、吸鼻子、耸鼻子、撅嘴、摇头耸肩等面部和肢体的抽动。家长在带孩子挂科就诊时,容易挂错科室,甚至被误诊为多动症结膜炎、鼻炎、咽炎、过敏性咳嗽、支气管炎甚至是癫痫等。

3、抽动症的类型

根据抽动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三种类型:

短暂性抽动:病情相对轻微,抽动症状只可能只出现在面部,抽动症状持续时间在四周到一年;

慢性抽动:抽动相对较重,可能已经出现了肢体上的抽动,抽动症状持续时间至少一年;

多发性抽动:又名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症状遍及全身,还频繁伴随说“脏话”的情况,抽动症比较严重,抽动症状持续时间一年以上。

如果不及时干预孩子的抽动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短暂性抽动会逐渐发展成慢性抽动,甚至发展成多发性抽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抽动症的症状

抽动症症状主要是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眨眼、耸肩、歪嘴、撅嘴、耸鼻子等。

发声性抽动:清嗓子、咳嗽、“骂人”等。

5、儿童眨眼睛频繁挂什么科?去哪个科室就诊呢?

眼科:倒睫、结膜炎(过敏性)干眼症和角膜上皮损伤、儿童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间歇性外斜视等眼部疾病。

儿童神经科、行为发育科、心理科:检查孩子是否患有抽动障碍。

家长请注意,有的孩子可能既有眼部疾病也患有抽动障碍。

6、有什么方法缓解孩子抽动症状?

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不过分关注孩子;

不给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让孩子作息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

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活动,如户外运动、游戏等;

减少孩子感冒的情况,预防抽动症状发生;

定期复诊,科学干预治疗。

经过上述心理行为治疗和日常生活管理,如果孩子抽动症的缓解效果不理想,建议家长考虑药物治疗。

经过治疗,抽动症的预后一般较好,大多数孩子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作为家长应该多了解抽动症,多理解、关爱孩子,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让儿童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