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看看这是谁来了?"张伟高兴地对躺在床上的老妈张淑珍说。

"哦,是大儿子啊,过来让妈看看你。"张淑珍笑着说,眼神有些迷离。

"妈,我是小儿子啊,大哥他上个月才来看过你呢。"张伟有些无奈地说。

张伟看着母亲年迈的面容,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作为家中的小儿子,他从小就感受到母亲对他的冷淡。母亲总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哥哥身上,而他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曾经对此耿耿于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理解母亲的用心良苦。她只是一个经历过战乱年代的普通妇女,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自然有些传统和保守。不过,母亲对他们的确是爱的。

张淑珍躺在床上,身体单薄瘦小,皮肤松弛下垂,青筋暴露,双手布满老人斑。她的眼神有些渺远,似乎很难将目光聚焦在眼前的儿子身上。张伟坐在床边,温柔地拉着母亲的手,轻声细语地与她交谈。他的眼神中满是怜爱,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

"妈,你想不想出去走走?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可以去公园转转。"张伟温和地说。

"去公园?我这把老骨头哪里还走得动啊。"张淑珍摆了摆手,脸上露出自嘲的神情。

"别说傻话了妈,你现在身体可好着呢。来,我扶你起来。"张伟说着就要去搀扶母亲。

"别,别碰我!我自己能行。"张淑珍拒绝了儿子的好意,吃力地从床上爬了起来。

看着母亲挣扎着想要独立地做事,张伟心中五味杂陈。他既感动于母亲顽强的意志,又有些心疼她的固执。他能理解母亲这种对自理能力的执着,源于她一生都在为人母的骄傲和尊严。可是,现在她已经老去,身体每况愈下,固步自封只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徒增烦恼。张伟很想劝母亲学会接受别人的帮助,但他知道,这需要一个过程。母亲一生都是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很难一下子改变她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张淑珍缓缓地从床上下来,动作显得格外吃力和笨拙。她的身子佝偻着,两只手紧紧地抓着床沿,脚下一步一步地挪动。她的脸上满是痛苦的神情,嘴唇紧紧地抿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张伟看在眼里,着急地想上前搀扶,却被母亲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只好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生怕母亲一个不慎就摔倒在地。大约过了五分钟,张淑珍终于挪到了轮椅边,她气喘吁吁地坐了上去,脸上尽是疲惫的神色。张伟赶紧上前把轮椅推出了病房。

推着轮椅来到医院的花园里,张伟说:"妈,你看这花园多漂亮啊,春天来了,到处都是花儿。"

"嗯,不错。"张淑珍点点头,语气平平。

"你小时候最喜欢玫瑰花了,还记得吗?每次我从学校回来,你都会让我给你讲讲校园里的玫瑰花开了没有。"张伟笑着回忆道。

"我记得,我记得。"张淑珍的眼神突然有了些许温暖,"那会儿家里太穷了,买不起花,只能让你这么给我讲讲。"

"是啊,那时候日子可不好过。"张伟感叹道,"不过妈,你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一直在努力改变家境,我很佩服你。"

张淑珍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我做的还不够好,对你们兄弟两个是有亏欠的。"

张伟没想到母亲会这么说,一时有些哽咽。他想起了母亲的艰辛人生。母亲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十几岁就嫁给了父亲,之后就在操劳和生儿育女中度过了大半生。生活窘迫,加上父亲经常酗酒,母亲就成了撑起整个家的柱石。为了养活一家人,母亲从未休息过,在家务农活之余还四处打工挣钱。可即便如此,家里的生活还是一直很拮据。

张伟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家里就吃不上热乎饭菜,只能啃些冻馍馍充饥。而母亲总是把最后一点好吃的留给他和哥哥。有一次,他偷偷尝了母亲盘子里的馍馍,发现里面全是馍馍渣渣,才意识到母亲是把所有好的部分都给了他们两个。从那以后,他对母亲由衷地感激。

花园里春色盎然,艳丽的花朵绽放得热烈夺目。但张淑珍的目光有些黯淡无神,似乎没有完全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她坐在轮椅上,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身子微微佝偻着。偶尔会有一阵微风拂过,吹动她稀疏的白发,却也没能吹动她脸上的憔悴。

张伟小心翼翼地推着她,生怕颠簸得太厉害让她不舒服。每当轮椅要经过一个颠簸的地方,他都会放慢速度,用力把轮椅推过去。有几次,他甚至蹲下身子用手扶着轮椅,以确保母亲的安全。他的眼神时不时会投向母亲的侧脸,似乎在留意她的一切反应,生怕她感到一丝不适。

推着轮椅在花园里逛了一圈,张伟说:"妈,我们回病房休息会儿吧。"

"嗯。"张淑珍点点头。

刚进病房,张淑珍就开口说:"伟子,我有话对你说。"

"妈您说。"

"我老了,也许活不了多久了。你们兄弟二人将来可得好好的,不要像我这样孤老一个人。"张淑珍叹了口气。

"我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张淑珍打断了他,"我是想告诉你们,要互相关心照应,不要像我这样把所有心力都放在一个人身上,等到老了才后悔莫及。"

张伟的心突然像被什么紧紧攥住了一样,疼痛难当。原来,母亲这一生的遗憾,就是太过于偏心于哥哥,忽视了他。他从小就有这种感觉,但一直将它深深埋藏在心底,不愿去细想。如今,母亲亲口说出这番话,他的内心五味杂陈,酸楚、自责、愧疚等种种情绪汹涌而来。

他突然意识到,母亲对他的冷淡并非出于有意,而是她当时的无知所致。她只是一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村妇女,根深蒂固的思想让她觉得,儿子将来是要出人头地的,所以才如此偏执于教育哥哥。而他只是个可有可无的"小儿子"而已。这种传统的价值观是多么的陈旧和糟糕啊!

不过,张伟并没有怪母亲的意思。相反,他更多的是在自责,后悔自己当年太过于孩子气,总是对母亲有怨言。如果他能多些理解和体谅母亲,或许母亲的晚年就不会这么孤独和遗憾了。

病房里一时静悄悄的,张淑珍闭着眼睛,面无表情。张伟低着头,神情黯然。

过了好一会儿,张伟才开口,语气哽咽:"妈,对不起,我真的很抱歉。我们一家人从小就让您太操心了,您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而我们这些做儿子的,又总是觉得您有错,对您有怨言。我们真是太不孝了。"

说着,张伟泪水涟涟,低下头抹了把眼睛。张淑珍睁开眼看着他,眼神温和了许多。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张伟的手背,没再说什么。

张伟用力抓住母亲的手,紧紧地握在掌心。他的眼神坚定而热烈,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从今往后,他要尽自己所能,好好孝敬这个可亲可敬的老人,不让她的晚年再有任何遗憾。

"妈,您醒了啊。"张伟走上前轻声说。

"嗯,你怎么来这么早?"张淑珍问。

"什么事?"

"我在考虑,是不是应该让您搬出去住,由我们子女们轮流照顾您。"张伟小心翼翼地说,"在医院里,您毕竟年纪大了,也不太方便。您要是住在我们家里,我们就能时时看护您了。"

张淑珍沉默了,过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好吧,就听你们的安排吧。"

张伟没想到母亲这么快就答应了,心里既高兴又有些内疚。他知道,母亲一定是被昨天的话触动了,所以才会如此痛快地答应。张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母亲在晚年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弥补自己多年来的亏欠。

听到母亲答应,张伟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他上前拉住母亲的手,满怀歉意地说:"妈,我们一定会好好侍奉您,让您舒舒服服地住在我们家里。您要是有任何不满意的,尽管直说。"

张淑珍点点头,眼神有些黯淡。她的身子依旧佝偻着,动作有些迟缓和笨拙。但当张伟握住她的手时,她的眼中却泛起一丝暖意。这个小儿子,从小到大她就是太冷落了他。如今他却依然如此孝顺,张淑珍的心头一阵酸楚。

过了好一会儿,张淑珍才开口说:"好吧,就听你们的安排吧。不过我可不想给你们添麻烦,你们要是实在忙,我还是住在这里比较好。"

张伟连连摇头:"妈,您就放心好了,我们会尽心尽力侍奉您的。"

几天后,张淑珍就被张伟接回了家中。一进门,张淑珍就皱起了眉头。

"怎么了妈?家里有什么您不满意的吗?"张伟赶紧问道。

"没什么,就是有点乱。"张淑珍看着客厅里散落的杂物和报纸,评论道。

"对不起妈,我这几天实在太忙了,家里确实有些乱。"张伟不好意思地说,"不过您放心,从今往后我一定会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的。"

"那就好,我可不想住在这种环境里。"张淑珍说着,就要自己去收拾。

"妈,您就别动了,我来收拾就行。"张伟赶紧拦住她,"您就坐下歇歇吧。"

"哼,我又不是残疾人,能做点家务还是可以的。"张淑珍固执地说,开始在客厅里忙活起来。

张伟只好由她去了,一边收拾一边留意着母亲的动作,生怕她累着了。

看着母亲在家里东张西望,挑剔这里捡拾那里的样子,张伟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很高兴母亲终于愿意主动管理家务了,这说明她已经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可另一方面,他也有些担心,母亲这种固步自封的性格会不会给她自己和家人带来麻烦。

张伟深知,母亲从小就是个要强的人。她总是坚持自己做所有的事情,从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这种性格在年轻时或许没什么,但到了晚年就会给她和身边的人带来不便。张伟很想劝母亲学会放下身段,可每每开口,母亲就会理直气壮地反驳,态度强硬得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张伟并没有放弃。他决心要耐心地引导母亲改变这一点点,让她学会在需要的时候主动求助于他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慢慢影响母亲,让她意识到独立固执并不可取,学会体谅和关心他人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母亲才能真正走出心理阴影,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客厅里,张淑珍正在忙碌地收拾杂物。她的动作虽然有些迟缓笨拙,但眼神却透着一股子倔强的神情。偶尔会有东西从她手中滑落,她便皱着眉头,吃力地弯下腰去捡。

张伟看在眼里,心疼不已。他上前想帮忙,却被母亲不客气地拒绝了。"妈,您就让我来吧,这些东西太重了,您别累着了。"他无奈地说。但张淑珍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地忙活着。

最终,张伟只好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时不时上前拾起地上的杂物。每当母亲露出疲惫的神色,他就会赶紧端来一杯温水,轻轻地搀扶着她坐下歇息。而母亲虽然嘴上不饶人,但在张伟的殷勤关怀下,眼神也逐渐变得温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