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员工迟到扣工资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一种做法,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员工的出勤纪律,确保工作效率。但最近,上海一家医疗公司因为扣除了员工江某高达20余万元的工资,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江某在这家医疗公司从事内勤工作,原本是个普普通通的员工。但据公司的考勤制度规定,员工上下班都要进行考勤管理,如果未经批准就擅自不上班,或者单次迟到、早退超过60分钟,那就被视为旷工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狠的是,每月累计迟到和早退时间只要超过10分钟但不到30分钟,就得扣当月工资的1%。要是迟到超过3次,从第4次开始,每迟到1次就直接算旷工1天,旷工1天就得扣当月工资的8%。

想象一下,这样的考勤制度对江某这样的员工来说,简直就是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果然,不出所料,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公司根据考勤制度和江某的考勤记录,从江某的工资里实际扣款了总计20.9万余元。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啊!江某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工作,结果工资被扣得所剩无几,他怎么可能满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江某决定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他申请了劳动仲裁,主张公司以多次旷工为由扣除工资于法无据,要求支付这一年内的工资差额。仲裁委裁决支持了江某的请求,但公司不服,直接起诉到了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明确指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公司可以根据规章制度对迟到的员工扣除部分工资,但行使这种管理权必须合理且善意。换句话说,公司不能滥用权力,随意扣除员工的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院进一步指出,公司制定的考勤制度明显扩大了劳动者违纪的结果,加重了劳动者违纪的责任。这样的规定不仅不合理,而且不能作为用人单位处罚劳动者的依据。公司本身并不具备罚款权,按照劳动者日工资扣发相应缺勤时间的工资才是比较公平合理的做法。

经过法院的核算,结合江某的实际缺勤时间,他应该被扣除的工资只有1.2万余元。但事实是,公司实际扣除了他20.9万余元的工资。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法院支持了江某的主张,要求公司支付他工资差额19.6万余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起案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说:“他一年迟到了多少次啊?年薪到底多少钱啊,经得住这么折腾,真的不是一般人呀?”

还有人说:“这上一年班,不仅没赚到钱,还要给公司倒贴钱,想想都知道肯定不合理。”也有人质疑:“迟到这么多次也不合理呀?公司留着这样的员工做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这次的事情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一方面,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权益不受侵害;

另一方面,员工也应该自觉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避免因为自己的行为给公司和个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只有这样,企业和员工才能实现共赢,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