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多巴胺的作用成为解释甚至预测一系列行为的关键,这些行为覆盖了人类事业中极其广泛的范围:创造艺术、文学和音乐,追求成功,发现新世界和自然界的新规律,思考上帝的存在,以及坠入爱河。——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多巴胺本身不产生快感,它只是让人产生期望,让人产生梦想,让人产生憧憬。白日梦应该不在此列,因为做白日梦时,并不会产生动力。做白日梦的人是清醒的,清楚地知道自己只能想想而已,而实施的话是不切实际的。

由此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多巴胺不是快乐的制造者,而是对意外的反应,即对可能性和预期的反应。——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多巴胺制造的是对未来美好事物到来的期待。新鲜感就是多巴胺的杰作,而如果没有意外没有惊喜的持继刺激,则会让人习以为常失去新鲜感,变得身在福中不知福。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是因为没有意外没有惊喜,变得习以为常没有新鲜感了。比如明天将得到五百块钱这事,对于工人来说就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觉都睡不着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计划着到手后将怎样怎样花,但对于王健林来说这事压根没什么意义。再比如,一个工人,在马路上走,突然发现地上有十块钱,他就会分泌很多的多巴胺,起码最近几天他都会低着头走路,以期再发现十块钱这种好事。但如果地上是一分钱的话,是不会有多巴胺分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简单的想法为一个古老的问题提供了化学解释:为什么爱情会消逝?我们的大脑生来渴求意外之喜,也因此期盼未来,每个激动人心的梦想都在那里萌生。但当任何事情,包括爱情变得习以为常时,那种兴奋感就悄然溜走,而我们的注意力又被其他新奇的事物吸引了。——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人性本就是喜新厌旧的,但这并不是说人人都可以做个始乱终弃的花花公子。喜新厌旧是本性,忠贞不渝是选择,只有让选择的对象如终是你这才是关键。正如《儿女英雄传》里所言『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爱情不是终日彼此凝望,而是一起注视同一个方向:看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感悟不一样的人生。你完全可以是他的唯一,关键是每个阶段的你都得不一样,让他总能在你身上发现新的东西,这就需要一个人终生学习持续成长。如果现在的你,还是跟十年前一样,完全看不出一点成长,那你在别人眼里自然会变得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要知道这个世界不会因为谁的不变而停止改变,停止成长不能与时俱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抛弃他。我们之所以要不断努力,只是为了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得比原来的那个自己更好一点。为了与生活少一点妥协,有更多的力气保护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为了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力所能及,在最美的光里活成最好的你。

突然你注意到街边开了一家新面包店,你之前从没见过,想马上进去看看里面都卖什么。这就是多巴胺在发挥作用,它产生的感觉不同于享受舌尖之味、肌肤之感或悦目之景。这种快乐来自预期,来自陌生之物或更好之事的可能性。你看到这家面包店感到兴奋,但你并没有品尝过它家的甜点或咖啡,甚至没有看到店里面长什么样。你进去点了一杯深烘焙咖啡和一个法式牛角面包。你先尝了一小口咖啡,复杂的风味在你舌尖起舞,这是你喝过的最好喝的咖啡了。接着你轻咬一口牛角面包,酥脆的质感伴随着黄油香,味道就跟多年前在巴黎的咖啡馆里吃过的一样。现在你感觉怎么样?或许,由此开始新的一天会让你的生活更好一点儿。你立刻决定以后每天早上都来这儿吃早餐,品尝这个城市中最美味的咖啡和最酥香可口的牛角面包。你会告诉你的朋友们关于这家店的一切,哪怕他们并不想听。你还会买一个印有咖啡店名字的马克杯。甚至只要想到有这家棒极了的咖啡店,你就能精神十足地开启新的一天。这就是多巴胺的作用。这种感觉就像是你跟这家咖啡小馆坠入了爱河。——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这种现象叫爱屋及乌。霭理士《性心理学》:『柏拉图说过,恋爱是一棵天上生长的树,如果说恋爱之所以为一棵树,根柢虽种在地上,长在人间,而开出来的花朵,却美得好比天上的花一般,这样一个比方可以说是很实在而可以证明的一个真理。历来的诗人都了解这个真理,并且不断地引作他们诗歌的题材。但丁诗中的女主角贝雅特里齐实际上不过是佛罗伦萨的一个女子,但到了但丁手里,一经想象的渲染,却成了他进入天堂的向导。即此富有代表性的一例,已足征很寻常的一个性对象的吸引,会怎样蜕变而为一番精神活动的强有力的刺激。』人都是以貌取人的,如果一个男人长得杨康一样英俊潇洒,那么很多女人都会象穆念慈一样,可以原谅他无数次。所以一个男人长得足够英俊,就意味着有资格伤女人的心。孙悟空和猪八戒都很在乎自己的长相,孙悟空:『尿泡虽大无斤两,秤铊虽小压千斤。』这句话是因为有个女人嫌孙悟空长得矮小。猪八戒:『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嫌男人丑。』这句话是因为有个女人嫌猪八戒长得丑陋。孙悟空和猪八戒都希望别人不要以貌取人,因为他俩虽然其貌不扬,但是能耐却很大,然而他俩自己何尝不是以貌取人的呢?猪八戒一见美女就走不动道,孙悟空小看哪吒和红孩儿。所以以貌取人其实是对的,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的外表看内在,第一印象已经输了,谁还有空去深入了解你呀,没有外表你的内涵也无从展现。就像如果一部书没人看,还谈什么伟大的思想深邃的智慧,你得把人引诱进来,你得先做个标题党,让读者分泌多巴胺,其次才能成为曹雪芹,你得在书中写满了美女,才有人通过猎奇发现:『这特么是一部旷世奇作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曼莎和肖恩互相迷恋着对方,直到两人随着交往的深入而越来越熟悉。当一切成为日常以后,就没有了奖赏预期误差,也不再会有给你带来兴奋感的多巴胺了。肖恩和萨曼莎在酒吧的人潮中彼此相遇,而后坠入爱河,互相迷恋,直到想象中那无尽欢愉的未来变为现实的体验。多巴胺的工作完成了,它使未知理想化的能力也发挥完了,于是多巴胺的通路关上了门。——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喜新厌旧,不是个贬义词,它是我们的天性,是人类进化的成果,正因我们如此,才会不断地成长。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为什么要守旧呢。我们与人交往,只会选择一个高级的圈子,认识一些高层次的人,等到我们成长到一个更高的等级,我们又会离开原来的圈子踏入更高级的圈子,认识更高层次的朋友,这是我们为了自己的成长必须做的,如果朋友原地踏步,没有和我们一起成长,那他就不配当我们的朋友。同样,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成长的速度跟不上朋友,那么朋友也会看不起我们,迟早也会离开我们。对于一个终身学习持续成长的人来讲,在他的一生中自然会不断抛弃旧朋友结识新朋友的。因此,如果你跟一个人关系一直很好,那就该检讨一下自己了:『自己是不是一直没有变化,懈怠了学习和成长。』很显然,我们不需要留住生命中的每一个人,而是要让自己足够优秀足够强大,这样才会有很多同样优秀的人被自己吸引到身边。你有多优秀,你就能吸引多优秀的人。与其费尽心思接近优秀的人,不如先努力使自己优秀起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其实说穿了,如果真的每个人都不会变成过客的话,那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只要你进步了,而与你在一起的人却没有进步,那么你就会越来越觉得他面目可憎言语无味,而你还不得不跟他在一起,这时候你恐怕想死的心都有。黄庭坚:『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言语无味。』也就是说,三日不读书,别人就会觉得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你就会觉得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其实,革新者和叛徒是个同义词,因为任何的革新,都是对旧事物的背叛,没有背叛社会就不会前进,科技就不会发展,个人就不会成长。

多巴胺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职责:最大化利用未来的资源,追求更好的事物。——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也就是说,懂得延迟享受的人,一般进化更完美。一个人不是越奸诈越聪明,相反品德越高尚的人,越拥有更高的智慧,毕竟逐利是本能,而善良和诚实是选择。品德高尚的人明白:『除了眼前的利益,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敬畏。』奸诈的人就是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内卷卷到整条船都翻了的事,不是屡见不鲜吗?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午餐时,萨曼莎偶然碰到了德马科,她在肖恩之前的最后一任男朋友。他们有好几年没见了,甚至没在脸谱网上关注过对方。她发现他一如既往地幽默和聪慧,精神焕发。几分钟后她开始两眼放光、充满幻想。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种感觉了——兴奋的浪潮在涌动,自己再次有了与一个男人产生联系的可能性,这个人身上似乎充满了新鲜事等待她去发掘。德马科也很兴奋,急切地分享他的感觉。——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久别胜新婚。要想家庭和谐,就必须识破多巴胺的把戏,拒绝得了外边的诱惑,耐得住家里的寂寞,学会包容和欣赏对方的艺术,要懂得有时只有放弃才能真正拥有。通常人们在婚姻里争执,如怎样花钱,事实上并不是争执这件事本身,而是在争执谁拥有支配权。当我们年轻的时候,赢得控制权的需要,源自缺乏安全感、惊惧和猜疑。其实我们并不该控制对方,也不能控制对方,如果试图控制对方,只会破坏婚姻关系。放弃支配权通常会被视为脆弱,但家庭纠纷中的胜利者从来都不是赢家。当你赢得一场内战的胜利,而你的配偶投降时,事实上你已经输了。在婚姻中,我们只能不断地成长自己和欣赏对方,一起种植、挖掘和收获喜悦幸福,要知道:只有对方得偿所愿,同时自己才能如愿以偿。

她和德马科决定再见面喝一杯,一切都很顺利。他们又决定第二天一起吃午饭,很快他们开始频繁地“约会”,这种感觉令人兴致高涨。他们说话时触摸彼此,分开时拥抱彼此,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飞逝,就像以前约会时那样。她想到,之前和肖恩在一起时也是这样。她心想,也许,德马科才是她的真命天子。但只要了解了多巴胺的作用,你就知道很明显这种关系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又一次由多巴胺驱动的兴奋而已。——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多巴胺驱动的可怜虫。这世上绝大部分人,都是这种受激素〔本能〕驱动的肉机器,倒不是说激素和本能不好,但是这种满足,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你得明白你自己在干什么。赚了钱之后干什么?买个小岛,舒舒服服过下辈子。还是建个环保公司,然后把它弄上市。还是努力挤进上流社会,去做最下流的事。且不管这些想法对不对好不好,但起码你得知道这些想法是谁出的,是你的多巴胺还是你的大脑。做人呢,最主要的是开心,追求快乐顺应多巴胺的指引,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没有错,关键是要让自己的大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一个积极思考者,会有意识地使自己保持心情愉快,毕竟你望快乐,才会找到快乐,你寻找什么,便会发现什么,这是人生的基本原则。而完全脱离了大脑,只有多巴胺在指引你,那就是盲人骑瞎马,那就是无头的苍蝇,那这样的人生简直无法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可持续的爱会将你对未来的期待转移到对当下的体验,从幻想任何可能性转移到拥抱现实及其所有的不完美。——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跑步的我,表示对此深有体会。跑步时,如果想着还有多少多少的路,那么这剩余的路,就会一座大山一样,把我的意志力压垮。而如果我不去想还有多少路,只是专注于眼前的每一步,那么这一步一步的跑着,不知不觉就会跑得很远,直至最后跑完了全程。两人相处,也是同理,如果老是想着,对方这个样子,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那么这日子真的就没法过了。如果只是享受眼前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去想着改变对方支配对方,那么每一天都会很开心很快乐。既然两人还在一起过日子,为什么不想些开心的事,做点开心的事,把生活过得开心点呢?要知道,一切试图改变对方的努力,都是徒劳和自寻烦恼。

贾格尔在2013年告诉他的传记作者,他和大约4 000名女性有过关系,也就是说他在成年后每5天就要换一个伴侣。要注意的是,米克并没有为他的寻爱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比如:“……到了第4 000个,我终于感到满足了。结束了!”不出意外,他会尽他所能地继续下去。——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比段正淳还严重。花花公子并不是恋爱的高手,恰恰相反他们只是爱无能。他们是由多巴胺驱动的,他们没有能力把爱专注在一个对象身上,于是就不断的始乱终弃。他们只是在不断的猎艳,而无法对一个对象产生爱情和亲情。不管他们跟谁交往,如果他们不改变自己,注定都不会有结果,他们象只花丛中的蝴蝶,到处招惹却浅尝即止,无法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偏偏世人把这种人当作情圣,其实真正的情圣是: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持一业谋食养命,等一运扭转乾坤。一生只爱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把每一个新认识的女人想象成潜在的终身伴侣,一个会和他一起幸福生活的完美女人。但每个《宋飞正传》的粉丝都知道这些故事是如何结束的:只要这个女人也用真情回报乔治,乔治就不再为她疯狂了。当他不再需要努力追求的时候,他就只想着赶紧脱身。——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凤红邪《自醒:从被动努力到主动进步的转变》:『当我们处于恋爱的状态中,我们更多的是活在一种幻想中,与我们幻想出的那个人恋爱。』『我们大部分人在一开始就对爱情抱着错误的认知。我们总是把爱情想象得无比美好幸福,当你和另一个人坠入爱河的时候,就意味着你们每天都会有许多快乐的事情发生。当你爱上了一个人,不管你有没有觉察到,你都会在潜意识里把这个人认定为你的终身伴侣,你的世界好像除了这个人之外再无其他,你会因为这段关系而变得很幸福很快乐。恋爱的确能够带来许多美妙的体验,再加上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对爱情的美化,我们认定:爱情是很美好的。不错,爱情的确是很美好的,但是这种美好是一种被理想化了之后的美好。恋爱中并非只有美好的部分才是爱情,恋爱中那些微妙的情愫、美妙的感受、幸福的体验都只是爱情的一部分,爱情还包括猜忌、嫉妒、牺牲、痛苦等一些负面的东西。』『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身上真正的问题,我们不愿意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我们一旦拥有了一份爱情,马上就会完全投入进去。爱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最能够令我们感到幸福和开心的事,当我们沉浸在爱情中时,就不用去面对自身的问题:懒惰、平庸、没有目标、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你以为你的问题只是存在于爱情中,你以为只要解决了目前爱情遇到的困境你就会没事了。不是的。你在爱情中会不会幸福,取决于你是谁,而不是你在一段爱情关系中的表现,或者你在和谁谈恋爱。你必须意识到,爱情中的许多问题并不能仅仅靠在爱情关系中为彼此改变而改变,而是需要你自身的整体转变。就像你因为工作业绩不佳而被上司讨厌,于是你请上司吃饭,为他端茶倒水,这并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因为你只是在做着表面工作,而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你要改变你的工作态度,调整你的工作方法,提升你的工作技能,让你的工作业绩获得真正的提高,你的上司才会改变对你的看法。』『你会在爱情中失去自我,其实是因为在爱情发生以前,你就没有自我。爱情并不一定会令你变得更好,同样它也不一定会令你变得更坏。你之所以会在爱情中受伤、失败、受挫,是因为你之前就存在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不过是爱情令这些问题暴露出来了而已。』

从多巴胺的角度来说,拥有是无趣的,只有获得才有趣。——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所以我们总是不停地买买买,不停地吃吃吃,不停地寻求刺激。那真是: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欲望是无穷的,人们往往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欲望。正如马斯洛所说: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卢梭有一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个『枷锁』就是『我执』,人类的绝大部分痛苦都来自这个『我执』。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简单地说就是人的欲望可以分为三种:低级的,高级的,和顶级的。那怎么办呢?雷锋说很好: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也就是说物质追求上我们要极简,要对很多东西断舍离。在精神追求上,我们要不知足,做到终生学习持续成长。一个人总要有点精神追求,这样才能把自己从平庸的生活和平凡的人生中拯救出来。正如老毛所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让我想到了电影《七武士》,某村庄被强盗作为下一个打劫的目标,于是村民请求七个武士保护他们,这群村民不但自私自利,还经常偷袭落单的武士,其行为形同强盗。这七个武士却要拼命保护他们,这值得吗?从功利的角度看,这也太傻了。但这次战役激发了他们的潜能,他们不畏强敌浴血奋战,以他们的智勇创造了以七敌四十的传奇,他们的战绩证明了他们是真正的武士,是风流人物,是英雄豪杰。正如有句话说的:不逼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牛。七个武士,战死了四个,但这是他们的选择,他们没有选择慢慢的腐烂,而是: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他们的人生很短暂,但也很绚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他置身于这些最绚丽的艺术品中时,他却在想着如何去已经预订了晚餐的餐厅。他并不是对米开朗琪罗的杰作不感兴趣,只是他的性格是由多巴胺主导的:他热衷于期待和计划,而不是实施。情侣们也在期待和体验之间经历着同样的脱节。——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所谓的艺术气质,思维活跃激情四射,这些人很有魅力,一会一个主意,跟他们在一起从来不会感到乏味。但同时也会感觉,这帮大聪明能说不能做,只会纸上谈兵。因为他们缺少了一项特质:专注。很多事情的成功,都需要排除干扰,沉下心来埋头苦干。成功既需要活跃的思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要有对工作的专注:稳重的作风和慎密的思维。

我们喜欢熟悉的事物,不是因为它能变成什么,而是因为它本来的样子。这是建立长期满意关系的唯一稳定的基础。——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很多人就是这样,比如找我推荐只基金,这我怎么推荐?我要能知道哪只基金未来会最牛,或者比大部分其他基金都牛,那我可就太牛了。但经不住央求,于是就说了只,可是过不了多久,就又来问了:想要只更好的基金,或者把钱放在多个蓝子里。我说,我无法确定哪只基金比这只基金更好,只要它风格稳健就可继续持有,而且基金本身就是分散投资,不必持有多只基金。基金最主要的,就是它的操作者不会随波逐流去追热门股,不会追涨杀跌频繁地换股,而是老老实实地做投资,不动如山地持有认真踏实做企业的公司。就挑选终身伴侣,他的职务和收入就别太在意了,毕竟一切外在的东西都不重要,关键是这人是不是稳重靠谱:终身学习持续成长还专注专情。多巴胺主导的人,也能暂时取得世俗的成功,就赌对热门的基金,它们的业绩都非常好。但是专注的人,能沉下心来埋头苦干的人,既能取得某方面的成功,也能做到与你长情久伴。我觉得,真正的巨大成功,基本都是大器晚成的,不必太看重少年得志的人。关键是德,厚德才能载物,德不配位反受其害,爬的越高跌的也越惨,要辩证地看少年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多巴胺的本质。它总是专注于获取更多的东西,着眼于为未来提供帮助。饥饿是此时此刻会发生的事情。但多巴胺说:“去吃甜甜圈吧,即使你不饿。它会保证你在将来也活得下去。谁知道什么时候还能有食物呢?”这对我们的祖先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大多生活在饥饿的边缘。——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这就叫安全感。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贪得无厌是因为从前贫乏,以前的贫乏记忆让人没有安全感,让人总是害怕回到从前的处境。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备战备荒,以及韬光养晦,保存和积蓄实力,这种长远眼光是从经验和教训中来的。但其物质基础,也就是生物基础,就是多巴胺的分泌。

它发现了有潜在价值的东西后,就会分泌多巴胺,发送“醒醒”、“注意”和“这很重要”等信息。它通过创造“想要”的感觉来传递这一信息,通常是兴奋。这种感觉不是你主动选择的,而是对你所遇之事的反应。——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对于一个生物来说,未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维持和延续生命。它不断搜索环境,寻找新的食物来源、住所、繁衍机会和其他资源,以保证我们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得以延续。这就是本能。可见我们的很多决定,都不是大脑出的,而是多巴胺,也就是本能。你以为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只有日久生情,才是权衡利弊之后,你大脑的选择。爱情这东西,大多都是始于颜值,敬于才华,久于人品,折于物质,败于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变得更糟了。只要女人同意和他一起回家,他就对她失去了兴趣。追逐结束了,一切都变了。在他的眼里,她甚至看起来都不一样了,瞬间就发生了转变。当他们到达他的公寓时,他已经不想和她发生关系了。——丹尼尔·利伯曼/迈克尔·E·朗《贪婪的多巴胺》【张虎跃】:一开始,我喜欢的是所泡的妞,渐渐地我喜欢上了泡妞这门艺术,沉醉于研究如何去泡不同的妞,而对妞本身失了兴趣。就象钓鱼,一开始我钓鱼是为了鱼,渐渐地我喜欢上了钓鱼这门艺术,沉醉于研究怎么才能钓到更多的鱼,而对鱼失了兴趣。又跑步,一开始我跑步是为了减肥,后来我渐渐喜欢上了跑步这门运动,沉醉于研究如何跑得更远更快,去参加一场又一场马拉松比赛,而忘了原来跑步是为了减肥的。有句话叫不忘初心,因为他们认为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但是我发现凡是走得更远的人,都是忘了初心的人。大众马拉松选手,大多不是健康有问题,就是体形胖得不话,一句话就是老弱病残妇,但是当他们进入马拉松高手之列时,还记得跑步的初衷吗?还记得一开始是为了什么而跑步的吗?都不记得了,在他们眼里,只有更快更远,不断地PB,以今日之我,战胜昨日之我,就像对超越自己有瘾一样。对于减肥者而言,跑步是单调而痛苦的,但是对于这群跑步狂人而言,仿佛有自残自虐倾向似的,越是痛苦越觉兴奋和爽歪歪。这就像对于恋爱菜鸟来说,难泡的妞会让他知难而退,而对于吕子乔这样的人来说,难度越大挑战性越高越是让他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