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洞唐不尚服仪,迩来始悟形貌之重!盖医美新貌为大众美学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读古文《钱神论》赞金财之威力。遂前议,后论。
余今作文,题曰《形貌论(美女帅哥论)》,以示其魅惑之力。余才力未逮,倘篇中有所遗误,尚祈大方之家不吝赐教,俾得改正焉:
昔沉鱼西施、
落雁昭君、
闭月貂蝉、
羞花玉环,
四美并举,
尚礼重貌。
以内敛圆润为质,
外展柔和为表。
洞唐察其变化,
遂究人体艺术,
衡黄金分割,
塑而为人之形貌。
使之面部立体如仙佚,
轮廓流畅似江河。
飘飘哉!容貌之韵,
含天地阴阳。
内蕴刚毅之骨,
外显温润之肤。
其气质如峰峦起伏,
其举止如川流不息。
社交之中,
貌美便于亲近,
不必忧虑损耗。
环肥燕瘦,饱满充盈,
出水芙蓉,恰似天地之道,
故能久享美誉,视为世之瑰宝。
世人皆呼“俊男美女”,
无此则卑微如尘,
有此则高傲如王。
红颜白璧皆人爱,
天生丽质世所钦。
貌美者居上,貌逊者居下,
前者受尊崇如王侯,
后者则屈居如臣仆。
貌美者丰饶而自足,
貌逊者困苦而匮乏。
古人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此言岂非正是形容乎?
容貌之谓,如高山仰止,
心驰神往,其魅力无穷。
无论远近,无论深浅,
都市繁华之处,士人疲于研习,
厌倦空谈,遇貌美者,无不眼前一亮。
容貌所佑,直播撩骚。
何须仅靠学识,方能显赫?
昔者刘彻因容貌欣赏金日磾,
阴丽华因貌美交好刘秀,
华丽转身,骏马轻裘,
功成名就,皆源于容貌之力。
空有名声者有美貌尚能引人瞩目,
容貌微小之变化,即可引起亲疏之变。
因此论之,容貌堪称神奇之物。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穿行丹墀,探入禁闱,
容颜所照之处,危殆转安,
困厄焕发生机;及至容颜消隐,
尊贵者或致沉沦,苟存者亦恐罹难。
争吵辩论,非容貌不能取胜;
寂寥无闻,非容貌难以脱颖;
恩怨仇恨,非容貌无法化解;
欢声笑语,非容貌难以引发。
穷日之力,当路男女,
看杀卫玠,皆对我家“帅哥美女”钟爱不已,
执手相伴,生死不离。
不论贤愚,不论老幼,
宾客如云,门前熙熙攘攘。
俗语云:“妙有姿容,好神情。”
又云:“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今日众人,唯貌是瞻。
故曰:人无好貌,不足以聚众;
赏无可貌,不足以驱使。
途无伯乐,不如退隐;
纵有伯乐,若无好貌,
犹如鸟无羽翼而欲翔,人无双足而欲走。
李白曾赋《玉壶吟》有云:“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然今世视之,诸多逐利,
富贵之事颇重色相矣。
何以为证?
妍姿之人往往能转危为安,
败事转成,俾人遇险而解,濒死复生也。
福禄贵贱,系于容貌,似不甚干预?
天道有缺,容貌补之。
四季轮回,万物生长,
容貌之力量虽不如天广阔,
但在打通关节、攀升地位等之道,
天意亦有所不及。
即便品行如晏婴,
赋文如王勃,谏言如包拯,
辅以才华,堪称完人。
然今日完人何需如此繁复?
唯有好貌即可!
故袁枚有言:“齿危发秃,暗里自知。”
阮籍亦云:“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青春易逝,容颜易老。
即使天生丽质,若不知珍惜养护,终将失去光彩。
纵有颜回之智慧,潘安之仪表,
若无出色容貌,
如何企望登堂入室?
不如另寻他径,或从事农商,
或修炼仪态,善用“美貌资本”,
游走世间,上通下达,
定能赢得赞誉,增添人生光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