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炎热的夏季,抵抗力下降,不注重身体的健康保养,会出现中暑。因此,到了夏季之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调养好身体,积极提高免疫功能。

饮食养生

夏季气候炎热,体力消耗最大,出汗多、体内水分减少、体温升高,导致机体对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等营养素的需求增加,适当增加酸味食物。

适当增加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是夏季的健康食物,所含的生物碱有助于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

另外酌量饮用淡茶、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可以清除人体内心的烦恼,还有助于增进食欲、健脾利胃。但是,吃苦味食物也要因人而异。一般说来,老人和小孩的脾胃多虚弱,故不适宜过多食用苦味食物。

多吃清淡食物

夏季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补充微量营养素,又可以解暑。

夏季要少油,同时也应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多喝些清热降暑粥。

补盐补钾

夏季出汗多,导致体内钾离子的丢失,容易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所以要注意适当补充咸味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人体钾的充足。

补充维生素

夏季容易丢失无机盐外,还容易损失维生素,尤其应该注意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的补充。

补水

最好饮用白开水,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饭前1小时喝一杯水,有助于解除肠胃脱水的现象,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还不会因过多的稀释胃酸而影响食物的消化。

运动养生

夏季运动要掌握好时间和强度。锻炼时间不宜过长,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运动后最好的饮料是温淡盐水,可以分少量多次饮用。

起居养生

夏季炎热干燥,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睡眠,温度控制在20℃-24℃、湿度在50%-70%为佳。

睡眠时间在6.5-8小时为宜,过长过短都不好。对晚上睡眠质量不高的人来说,中午小憩一会可以作为一种补偿,但午睡时间最好在0.5-1个小时左右,不要过长。

防暑降暑常识

夏季酷热难当,容易出现心情烦躁、心神不安。夏季精神养生,主要是指养心,一定不能忽视主观上的调息静心。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适当的晨练,尽量避免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养科

景晶晶

主治医师 注册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从事临床营养工作十余年。

擅长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等慢性或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营养评估和饮食指导,及危重症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编辑|郑 娟

审核|严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