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年,李世民纳16岁的郑氏为妃。就在群臣来贺,宫中一片祥和之际,不料魏征却冷言:先皇当年抢了别人的媳妇,就很丢脸。陛下如今这是要效仿先皇,不怕万民所不齿吗?李世民愣住了,自己抢了谁的媳妇?

李世民觉得很冤,被魏征无缘无故地怼了一顿。这次郑氏册立为妃子一事,不是他的主意,是长孙皇后一再要求的。本来一件开心的事,却被魏征给搅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魏征何出此言,又为何抬出刚刚去世的李渊的黑事来点李世民呢?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件旧事。

《贞观政要》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元618年,李渊将隋炀帝的孙子杨侑推为皇帝,他自己则效仿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

当时隋朝很多老人,纷纷投入李渊部下。这其中有个人,名叫辛处俭,他成为李建成的秘书。

之所以提起这个人,是因为有一天,李渊无意中见到他的媳妇,顿时眼睛就亮了。哎呀,原来天下还有这么好看的女子,我要是能和她共度良宵,晚当两天皇帝都行。

于是,李渊就把辛处俭调离京都,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任职,还得一个人去。

辛处俭走了,他媳妇的空挡期就出来了。李渊就开始和辛夫人,花前月下,不羞不臊地在一起了。
这一手,其实和曹操特别相似。因为老曹也有个癖好,就喜欢别人的媳妇。

有一次他见到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就抢到了自己的帐中。不过,他后来很大度地把秦宜禄的儿子,也照单收成养子。

辛处俭的命就没那么好了,不仅被贬官,头上绿油油,还要被李渊经常派人吓唬他,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现在说回来,这个是李渊的黑历史,为何又和李世民扯上关系了呢?这就牵涉到长孙皇后为李世民选妃。

635年,长孙皇后已身患重病,自感时日无多,就想着趁还能走动,就帮着把把关,给李世民填充后宫,将来也许顶自己的位置。

经过筛选,她终于挑中了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芳华16,容貌出众,很有才华。和李世民商量后,选为充华,也就是嫔妃之一。

一切事宜搞定后,交给策使去准备礼物,张灯结彩,宫中一片祥和之气。

但是,就在大喜日子要到来时,突然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被魏征拦住了,还一口一个埋怨,李世民这是在学老爹李渊,抢他人的媳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世民当即脸就黑下来了,虽然心中有气,但还是按住了性子,说道,“迎娶之事,都是皇后在操办,朕并不清楚郑氏的过去。但想来皇后端庄贤良,也不会做出你口中所说之事吧。”

魏征知道李世民不爽,赔了个不是,接着又叹了口气,这才讲出了他无意中听闻,郑氏身上藏着的一个大秘密。

原来,在长孙皇后选妃之前,郑氏已经许配给了一个叫陆爽的人。而且陆家也早已将聘礼送给了郑家,就等着良辰吉日,让他们二人完婚。

李世民听到其中缘由,也不禁为难。

这时左仆射房玄龄上前,“陛下,纳妃是一件大事,如今已经进行一半,岂能说停就停的,微臣建议,继续进行。”

很明显,房玄龄看出李世民的为难了,自家主子这是很想抱得美人归啊,他得给李世民拱一把火。

但是,魏征却直接封住了李世民的退路,“陛下,您贵为天下之主,一切事宜当是民心所向。这件事如果传出去,恐有损我大唐形象,为万民所不齿啊。”

李世民一看,只能让人将陆爽先叫来,问问看,是否有婚配一事。谁料陆爽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陛下,陆家和郑家从父辈就一直有来往。家父在世时,经常送礼走动。但是,并无婚配一说。”

听到这句话,不只是李世民,就连朝堂之上的众人也长出了一口气,原来是误会啊。

李世民这会儿不急了,他看着魏征不说话。那意思很明显了,你看着办吧,人家都亲口否认了。

谁料魏征油盐不进,继续劝谏,“陛下,您难道忘记了辛处俭当年害怕先皇之事嘛,现在陆爽和辛处俭有何区别,他们只是想要保住性命,而无他念。”

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后,静静地沉思了片刻,终究是平淡地开口道,“这件事的确是朕有失详查,到此为止。郑家女,以后自由婚嫁。”

李世民不愧为开创贞观之治的明君,在对与错的面前,选择了听从魏征的谏言。如果这事儿换作很多年后的乾隆,不要说停止了,估计孩子都怀上了。

魏征也是一代谏臣,喜欢硬刚啊。为了天下,为了朝堂,那真的是舍得一身剐,也不能看着皇帝一步踏错,一世英名被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因为此,公元643年,魏征去世,李世民痛哭流涕,五天不上朝。下诏追赠魏徵为司空,赐谥号“文贞”。

后来又对着凌烟阁中魏征的画像,思绪万千,吟诗道:

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