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不仅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支柱,也是确保经济和民生稳定的关键力量。在我国物流业创造“中国速度”的背后,是无数辛勤的物流工作者的默默付出,每个物流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发挥光热。

在五一劳动节之际,汇森速运聚焦一线物流人的工作和生活,讲述他们的故事。

H东莞凤岗锦鹏A 沈永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这个新时代不管男女老少基本都在网购,为了给家人更好地生活,沈永东选择在一线岗位从事物流工作。他经常对家人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面对如何开发区域内散件、维护中小客户关系以提升揽派比例,以及转变纯派送思维模式的挑战,沈永东给自己设定了每天至少新增一位新客户的目标。为了提升业务技能,他积极参加公司的业务技能培训,积极主动加强对新政策、新知识的学习,并在揽收及派送时提供周到服务。这不仅增加了发件机会,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随着业务的增长,他的收入得到了保障,家庭对他的工作更加认可,这让他们感到生活更加踏实和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永东之所以能赢得客户的青睐,是因为他对待每一个需求都认真负责。不论客户提出何种要求,他从不推诿,总是设法满足。例如,对于需要发送易碎大件货物的客户,他会亲自动手为客户打木架,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安全无损,从而降低客户的投诉率。

时间见证和记录着沈永东的变化与成长,他不仅爱上了这个行业,而且全身心投入其中。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物流老兵”,他多次获得公司的“优秀业务员”荣誉。通过不懈的劳动,他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条件,一家人其乐融融,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新生活。

H东莞万江 徐红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红丹,汇森速运东莞万江网点客服团队的一员。作为一名女性员工,徐红丹巾帼不让须眉,任劳任怨。哪里缺人她就上,快递员有事请假,她就去帮快递员收件,高峰期缺人送货,她立刻前去支援,其它工作也一概不落下。

在她看来,客服部是直接对接客户的部门之一,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汇森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客户打电话进来后,我们不应只是机械式接听热线的工作人员,要对有意向发货的客户进行详细记录。”再交给快递员跟进,促成新业务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天,徐红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是一名潜在的商业客户,想了解汇森速运的服务细节。徐红丹没有简单地回答常见问题,而是详细记录了客户的基本信息和发货需求,并询问了客户的服务和时效要求。通话结束后,小张将这份详细的客户信息记在本子上,并标记为高潜力客户。然后,他将信息传递给了快递员小李。小李收到信息后立即与客户联系,并安排了一次上门拜访。小李仔细了解了客户的物流需求,并向客户展示了汇森速运的优势和个性化服务方案。通过深入的交流,小李成功地签下了这个新客户。

东莞分拨中心 罗瑞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罗瑞杰从家具厂油漆工转岗至汇森物流东莞分拨中心,成为一名电叉司机。叉车工作是保证分拨中心高效运转的重要一环,夜晚的分拨中心货车络绎不绝、集中卸货,是电叉司机们最为忙碌的时候。因而,大多数时候,罗瑞杰都是夜班。

每天他要来回奔波两三百趟,用精准的操作确保分拨中心的高效运作。虽然工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精准放置货物并非易事。刚开始时,他一天只能归位60票货物,成绩垫底。一度想要放弃的他,在冷静思考后决定为了让家人生活更好的目标再努力一次。于是,他每天提早一个小时来练习和仔细观察,下班后默记分拨中心区域位置,甚至主动放弃休息时间,逐渐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一个月后,他迎头赶上,最终实现了个人能力的飞跃,更赢得了优秀员工的荣誉。

直营车队 文立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40岁的文立平,2020年加入汇森速运,是一名走南闯北的卡车驾驶员。文立平常跑的一条路线是广东东莞到湖南长沙:早上4点半前往公司,进行货柜、轮胎、灯光等的检查;5点半准时出发,每4小时和搭档换一次班,11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每年有超过300天在路上度过,以车为家。

对文立平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要务。每次开车前,他总是会把手机调整模式,放在拿不到的地方。10多年前,他开始接触防御性驾驶,从保持匀速行驶、控制安全距离,到集中注意力等,他在每一个点上刻意练习,将良好的驾驶习惯刻在了骨子里。同时,文立平擅长学习,尽管已经是有着22年驾龄的老驾驶员,文立平依然常观察和学习别人的驾驶方法,再自我总结和应用,提升驾驶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汇森速运后每月行驶2万多公里,文立平实现了零事故,将每一车货物安全送达。

感恩每一份付出,致敬每一份坚守。业务员沈永东、客服徐红丹、叉车司机罗瑞杰还是卡车驾驶员文立平,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坚守。他们,是千千万万物流人的缩影,用每一份努力,打通了我国物流的“大动脉”,跑出了中国“加速度”。

他们,更是各行各业无数劳动者的缩影。古语有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们,不仅为自己的小家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更凝聚成一股奋进的力量,用双手将中国梦稳稳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