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4日,有网友曝出香飘飘旗下MECO果汁茶产品的包装,在日本超市讽刺核污水,包装用中日文写:请日本政客把核污水喝了,0.1%的土地污染了70%的海洋,可以没有日本不能没有海洋,等等。

白天,对于网传该事件疑似员工个人行为,香飘飘工作人员称并不知情。晚间,香飘飘微博发文称: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

也就是说,香飘飘等于官宣了,这是员工个人行为,他们称赞这种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是什么人的行为?

从视频画面来看,就是个别产品缠了一道,其他瓶子上显然没有,可以排除大范围的如此包装。

画面也很难判断是什么人做的事,是那个华人超市里的员工吗?是国内香飘飘包装产线上的员工吗?也许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拍摄视频的人干的,或者是哪个顾客干的。都有可能,大家自己去判断。

如果是香飘飘包装产线上的员工干的,这是好事吗?我把问题摆在这。

2、香飘飘表态,是要把个人行为,变成公司行为吗?

日本核废水4月份到达中国沿海,到底海水怎么样,国家有关部门没有权威发布,我只以国家发布为准,这个不去说了。

声讨日本核废水没有任何问题,日本人也有声讨的,但是在产品包装上这样写,是否合乎商业伦理?好像不行吧?

据说日本到目前没有完整的《广告法》,其广告行为主要靠行业自律,其他法律为辅。比如他们有一部《广告伦理纲领》,是行业必须遵守的准则。香飘飘会不会被这个准则抓住,我有这个疑问和担心。

从企业经营来看,这种表态简直就是愚蠢。

3、夏天来了,饮料界的营销噱头、各种擦边球登场了。

从香飘飘的表达来看,他们不太在乎饮料在日本的业绩,本来这款产品也是在华人超市。

但是国内的市场,是必须要全力以赴的。

香飘飘显然是看到了这张“爱国牌”,觉得很有利用价值,然后来一句“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这是明白承认了是自己的员工,可是哪个环节的员工?制造、包装、物流,一直进入日本超市,员工多了。

怎么就这么肯定是自己员工?春节期间,秦朗作业丢在巴黎,制作虚假信息的多个账号就被封了。香飘飘把一个个人行为,直接变成官方下场,睿智吗?

4、香飘飘官方下场,是否违反广告法

我国广告法第二章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商品包装受广告法管理,香飘飘的这种包装,显然是违反我国广告法的。但广告法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境外出现的这种包装,国内好像管不到嘛。

但是墙外开花墙内香,香飘飘顺势而为,在国内亲自下场宣扬,这种擦边球的着急表态,显得太不矜持、太不自重了些个。

产品的竞争力,靠的是质量,不是靠爱国情怀。也许这一轮热议让香飘飘免费做了一把广告,借着情怀说事,更能大赚一笔,可最多管用个把月,过了这一波热议,一切都会照旧,更别说等到明年的饮料季了。

甚至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个人行为?而是精心策划的噱头

以上仅仅说了各种可能性。我以为香飘飘的表态,是蕴含着巨大风险的,即使是员工个人行为,对公司也不是没有风险,虽然这种行为获得了很多叫好声。这种叫好声是虚的,能帮你多卖几瓶奶茶?

5、建议有关部门对香飘飘展开调查,还原真相

如果真的是香飘飘员工,这样搞自己的产品,他绝不是什么好员工!香飘飘直接下场,更是心术不正。

如果这种招数得逞,那么做文具笔记本的,做衣服的,卖包包,卖衣服的,时不时搞这么一出,会是什么样子?

在产品中公然挑动民族情绪,对国家有任何好处吗?

富贵只可直中取,不可险中求。做企业跟做人一样,踏实本分是第一位的。

即使真的是个人行为,现在也变成香飘飘的企业行为了,这根本就是违法的,至少,奸商嘴脸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