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这三位都是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大名鼎鼎的人物,但是在解放军众多开国将领中,却有一个具备徐帅之勇、刘帅之谋、邓政委之断的将领,此人就是开国中将王近山。

我算什么?一个放牛娃!我的勇敢是向徐帅学的,谋略是向刘帅学的,果断是向邓政委学的。 ——王近山

一、红四方面军悍将

1915年,王近山出生于湖北黄安县桃花乡的一个贫困家庭,王近山从出生下来就没有吃过几顿饱饭,九岁给地主放牛,13岁给地主当长工。王近山从小就性情刚烈,天不怕地不怕,有一年大饥荒,王近山整天饿得前胸贴后背,王近山则和一伙快饿死的饥民抢了当地的一个地主,他不知道从哪搞来一颗子弹,含在嘴里第一个冲进地主家里,把地主吓得瑟瑟发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王近山的老家桃花乡出现了一位走街串巷的裁缝,这个裁缝就是地下党员詹才芳(开国中将)。在詹才芳的影响下,桃花乡很多的老百姓都参加了革命,这其中就包括王近山的姐姐。

1930年,年仅15岁的王近山参加了红军,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十分瘦小,站起来还没有步枪高,被詹才芳留下来当他的警卫员,之后又担任红四方面军第10师弟30团通讯员。1931年,由于作战勇敢,头脑机灵,再加上当时斗争形势异常残酷,王近山几仗下来就被詹才芳升为了连长。

1931年,红30团奉命攻打国民党军刘峙所部的第12师,敌人装备精良,人数众多,而且占据有利地形,使得红军的几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红30团团长王宏坤(开国上将)看着手下的几位连长,营长,还没有开口点将,王近山就站了出来,喊道:“团长,我上,我们连上!”说着,这位16岁的连长端着机枪背着把大刀就冲在了最前面,连里的战士看到连长都上去了,也纷纷向敌人阵地冲去。

王近山很快就率部冲进了敌军的阵地,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在肉搏战中,王近山遇到了一位个头比他大很多的国民党士兵,王近山打了半天都没有打过,最后抱着这个士兵摔下了悬崖,结果这个国民党军士兵被摔死,王近山重伤昏迷过去。战后,战友们都给他起了个绰号“王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后不久,王近山又被升为红四军10师28团副团长,团长等职务。在1933年的反六路围攻中,20万川军前来围剿红四方面军,徐向前率八万红军迎战,王近山率28团追亡逐北,为红四方面军击溃川军主力做出了很大贡献。后来徐向前曾评价王近山:“王近山有勇有谋,很有军事头脑,很能理解上级的作战意图,全局观念很强,在行动决策上又有自己的主见。

十个月的反六路围攻结束后,红军发动全面反攻,王近山率领28团追击敌人的时候和敌人一个旅遭遇,结果王近山率领这个残缺不齐的团硬是吃掉了川军范绍增部的一个旅,军长王宏坤连连赞叹道:“真是一员悍将!”

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江油和川军展开激战,一股敌人突破了了红四军30团和88师的结合部,如果不能及时堵住缺口,后果不堪设想。红四军军长许世友打红了眼,对着政委喊道:“快,叫王近山上。”早就做好准备的王近山立即喊道:“一营听令,全体上刺刀;二营,三营机枪迫击炮掩护,冲啊!”说着,王近山端着刺刀率一营冲入了战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近山很快就将敌军赶了出去,但这时候,敌人的一发子弹也击中了他,王近山当场倒下。在前线坐镇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从望远镜里看到了这一幕,拎着手枪就冲了上去,和警卫员把这员爱将救了出来。王近山康复后,徐向前把王近山叫到面前说:“部队打仗不可群龙无首,指挥员应该以指挥作战为重,不能冒险冲锋,你一定改了这二愣子的疯劲。”王近山被批得不敢抬头,最后点点头表示同意,但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还是带头冲锋。1936年,王近山到红军大学学习。

二、129师红人

全面抗战爆发后,王近山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副团长,当时772团的团长是另外一名大名鼎鼎的红军战将—叶成焕(1938年牺牲)。1937年10月,刘伯承命陈赓以一部兵力在山西娘子关地区的七亘村设伏,打击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陈赓身边只有772团的五个连,由副团长王近山率领,王近山主动请战,要求在七亘村伏击日军。这一仗,772团歼敌300余人,缴获骡马300余匹,以及大量的军需物资,而772团仅伤亡了10余人,事后,772团参战的400多名战士和附近群众用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时间,才将这些物资全部搬走。

七亘村伏击战结束之后,王近山又遵照刘伯承的部署,一反兵家“战胜不复”的常规。再度在同一地点附近设伏,再歼灭日军100余名。1938年的长乐村伏击战中,叶成焕和王近山的772团再次担任主攻,此战八路军歼灭日军1400余人,日军用100多辆汽车拉了两天才把尸体来走。

王近山由于指挥能力出色,很多上级都想要他。陈锡联升任385旅旅长后,立刻把王近山接到了769团当团长,769团发展壮大后,又让他担任新8旅的副旅长,并承诺军事指挥权归王近山。1941年,陈锡联怕陈赓把他要回去,要升他为新8旅的旅长。此时已经升任太岳军区司令员的陈赓怕王近山不想回去了,于是借口386旅找不到合适的旅长人选,找师长刘伯承软磨硬泡,让王近山回来担任386旅旅长,同时兼任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1943年,王近山在太岳军区干得热火朝天时,胡宗南部在延安边区集结重兵,搞得延安边区十分被动,于是命令各大军区抽调一部分主力回防延安。前线派的都是精锐部队,其中太岳军区这边派的是王近山,这也是当时延安方面点名要的,毛主席,朱老总说想看看王近山。

在率一个团回防延安的路上,王近山又顺手收拾了日军的华北战地观摩团,击毙包括一名少将旅团长,六名大佐联队长在内的120多名日军军官。冈村宁次气得在整个华北找王近山,最后把出事防区的一名师团长撤职查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近山调到延安后,被任命为新编第四旅旅长。王近山的性格是有仇必报,有一次他的一名司务长被日军杀害后曝尸荒野,他亲自率领一个主力营去端了日军的这个据点,并把日军凶手的头颅砍下来挂在据点上,后来附近的日军再也不敢轻易去招惹他。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王近山在129师各个单位调来调去,十分随意,这和刘伯承对他的欣赏有很大关系。

三、中野六纵司令员

抗战胜利后,刘伯承把王近山又给要回了晋冀鲁豫野战军。这一次,他是坐着美军观察员的飞机回太行山的,同行的有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林彪,徐向前,陈赓等解放军的高级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11月,太行军区的一部分部队被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也就是后来的中野六纵,王近山被任命为六纵代司令员。这个司令员的职务应该是给王近山老上级王宏坤的,但是刘伯承和军委磨了一段时间,让王近山当了六纵的代司令员。

六纵最开始组建的时候,很多部队都是地方部队升级来的,战斗力不强,游击习气很重。但是王近山凭借两场硬仗就把六纵变成了中野主力,一是歼灭兰封之敌,王近山仅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歼灭了兰封的3000多名国民党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六纵的武器装备也焕然一新。

刘伯承在陇海线搅得天翻地覆后,蒋介石立刻命令薛岳,刘峙率领14个整编师共30万国民党军杀来。刘伯承决定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孤立部队,最后盯上了赵锡田的整编第3师,整编第三师是全美械装备,火炮坦克的数量很多,师长赵锡田毕业于黄埔一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当刘伯承下达歼灭整编第三师的命令后,几个司令员面面相觑,不敢答话,因为在整编第三师后面还有国民党军的一个整编师,以当时中野的装备,这场仗并不好打。政委邓小平生气了,说:“我们是要坚决消灭这股敌人,还是打背包回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近山站了起来,说道:“别人不打六纵打,打折了我当连长,老杜(六纵政委杜义德)当指导员。”王近山的发言立刻把气氛调动了起来,各部队纷纷请战。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定陶战役,国民党军整编第三师被全歼,师长赵锡田被俘虏,此战担任主攻的六纵损失很大,前线一个团打得就剩下80多人。

1947年中野千里越近大别山时,六纵又是一马当先,多次对敌造成重创。8月,吴绍周率领的整编第85师,以及第15师的一个旅三万多国民党军抢先到达汝河南岸,挡住了中野大军的前面,罗广文率领三个整编师七八万人紧紧追着中野。

在千钧一发之际,王近山又站了出来,他命令六纵16旅保护浮桥,掩护主力渡河,17旅在左边阻击西侧的国民党援军在,他自己则率领18旅冲在最前面,要为主力杀开一条血路。他命令六纵18旅分成四路纵队前进,步枪上刺刀,手榴弹全部揭开盖子。

当王近山率部端着明晃晃的的刺刀向吴绍周部冲来的时候,国民党军都吓傻了,最终18旅为主力杀出了一条血路,数万大军从血路上呼啸而过,向南奔驰而去,成功脱离险境。战后,刘伯承说:“王疯子你这一招够吓人的,这架势连我都没有见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的襄樊战役中,王近山根据战场情况巧妙布局,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攻破襄樊城,歼灭了城内的两万敌军,朱德总司令评价这场仗为“模范战役”。淮海战役期间,王近山又率六纵和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鏖战大王庄,最后和华野七纵一起在南线撕开一道口子。1949年,王近山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2军军长、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西南战役等。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曾两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四、一纸诉状

建国后,一些从枪林弹雨、血海尸山中走过来高级干部厌倦了原配夫人,换老婆的现象屡见不鲜。党中央和毛主席为严厉打击这种不正之风,对很多干部进行了严厉处分,人们称之为“铡美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刘邓大学席卷大西南时,大批女大学生在投笔从戎接受军队改造的同时,也积极改造军队高级将领的爱情观,纷纷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投出橄榄枝。当时担任三兵团副司令兼12军军长的王近山才34岁,年轻有为,风流倜傥,王近山也经常在各大高校进行演讲,剪彩,受到很多女大学生的追捧。

王近山妻子韩岫岩的妹妹也非常崇拜他,频繁向其示好。一直到朝鲜爆发后,王近山率志愿军三兵团入朝参战,两人这才断了联系。王近山从朝鲜回国后,荣获中将军衔,并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公安部副部长,此时王近山才40岁,可见当时毛主席对他的器重。

王近山回国后,立刻和妻子的妹妹打得火热,王近山的妻子韩岫岩可不是一般人。抗战爆发后,韩家12口人包括60岁的老奶奶全部“入伍”,参加了八路军,当时全家为129师医院驮来许多医疗器械和药品,被称为“半个医院”。这样的光荣背景,让韩岫岩在部队里很有名气,建国后,韩岫岩担任海军医院副院长,级别不低。

韩岫岩知道丈夫和自己妹妹的事情后,和王近山大吵了一架,然后向上级递交了一封讨伐“陈世美”的诉状。韩岫岩的这封诉状提交上去之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毛主席批示让刘少奇处理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近山听到妻子告了自己的状后,立刻要求离婚。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老上级来劝他,让他收敛一些,及时认错。周总理后来也出面做了工作,但是也没有用。后来上级给了最后通牒,要求把离婚报告收回去,这件事就算了,但王近山对爱情的执着也是一个“疯”字,他直接对劝他的领导说:“我王近山明人不做暗事,上级要怎么处理我都接受。”

毛主席生气了,指示刘少奇把王近山的事情当成铡美案的典型来处理,杀一儆百。最后王近山的副大军区级干部职务被撤销,军衔从中将降为大校,后来直接被调到河南的一个农场进行劳动改造,可以说是一撸到底。此时他妻子的妹妹也退缩了,跑到其他地方躲起来了,他的保姆小黄站出来,和他一起去了农场,照顾他的日常生活。

在农场呆了四五年后,中苏关系日趋紧张,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趁机向毛主席要一批能打仗的将领,重点提了他的老部下王近山。毛主席看着许世友说:“那可是王疯子啊,你敢要?”许世友说:“我要。”之后,王近山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在南京逝世,年仅63岁。王近山逝世后,邓小平说:“ 二野在解放战争中谁的功劳大?是王近山同志,许多艰苦的战斗,最后都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王近山有很大的战功,他的后事一定要办好,悼词我要看!”#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