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眷没来之前,觉得婚姻苦闷。

妻子孩子来了之后,仍然觉得陌生隔阂。

老李觉得现在自己能做的就是忘记。

忘掉自己,忘掉自己能担得起更大的工作,把自己交给妻子孩子。

为他们活着,为他们工作。

这样至少可以把自己的平衡暂时地苟且地保持住。

老李觉得,只要走近那个家,自己就是张大哥第二。

今天,花酱和大家共读《离婚》第二部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房东

张大哥给老李租的房子是马老太太的。

老太太有一儿一女,女儿早在十年前就出嫁了,很少回娘家。

儿子在中学里教书,娶的是个高小毕业的女学生。

娘家姓黄,长得很美。

结婚不到半年,马先生和同事的一位音乐教员有了事。

先是在外面同居,后来一起跑到南方去了。

因为儿子跑了,所以老太太把上房让出来,租几个钱,加上手里有点积蓄,婆媳可以对付着过日子。

这些事,老李是不善于打听的,都是从张大哥那里听来的。

老李这才联想到东屋看到的红衣人影。

这个影子渐渐有了固定的面目:姓黄,很美,弃妇,可怜虫!

她不经常出屋子,也不到老李家来。

只是在老李不在家的时候,跟两个孩子玩得很好。

两个孩子也很喜欢她。

只有一天晚上,老李洗完澡出来,看到她立在东屋门口。

看到老李,吓一跳的样子,退到屋子里去了。

老李当时想,她也是苦闷,忽然间对她就有了一种同病相怜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是最热的东西,同时又是最冷的东西。

老李也想到了逃走。如果自己逃走,那么妻子儿女,将要陷入什么样的苦境?

不敢想!

老李又来到死胡同里,进是无路,退又不得劲。

二、逛街

星期日,老李带着全家上东安市场。

李太太不晓得穿什么好,好不容易选出的衣服,又都太肥了。

老李把孩子们的衣裳全翻出来,也没有什么像样的。

没办法,凑合着出门吧。

一进市场门,两个孩子跳着蹦着要买苹果。

老李觉得一进市场就买东西,拎着怪累的。

只买两个吧,又怕买东西的冷眼。

正踌躇间,太太哄孩子前面还有更好的,两个孩子才继续前行。

老李虽然不满太太欺骗小孩,但又想不到什么好主意。

李太太两眼好像是分别工作着,一眼紧盯孩子,一眼收取各样东西和色彩。

到了必要的时候,两眼只看着孩子,牺牲了那些引诱妇女灵魂的物件。

老李第一次受到了感动。

但是,接下来太太做的事,又让老李不痛快。

太太买东西时,恨不得要把整个店里的都试一遍。

老李想,如果他是伙计,早就把太太给推出去了!

等逛完了商场,老李把自己种在书摊子面前。

李太太前呼后拥的脚有点不吃力了。

见老李动也不动,只能说孩子要走了。

老李极不满意地放下书。

回到家中,已经快掌灯了。

“北平怎样?”老李问太太。

“没什么,除了大街就是大街——还就是市场好,东西多齐全哪!”

老李决定不请太太逛天坛和孔庙什么的了。

三、儿子

张大哥的“心病”回了家。

这块心病的另一名称是张天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真从入小学到现在,父亲不知托了多少次人情。

好不容易,进了大学。没有人知道天真是旁听生还是正式生。

张大哥的人情是托到家了,不然,天真怎会在大学读书?

天真长得漂亮,空洞,看不起穷人,倾向共产,钱老是不够花。

每天不是打扮就是看跳舞。

张大哥对儿子的期望不大,只盼他成为下得去的,有模有样的中等人。

毕业之后的事,有张大哥在,不难。

婚姻是个难题,张大哥做了半辈子媒人,要是自己娶个窝窝头样的二媳妇,

那才是一跤跌到西山去呢!

还有,天真的行为也来得奇。

说他是共产党,屈心;不是,他又一点规矩没有。

张大哥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科员,但也积攒了三处房产。

天真以为父亲是个财主,是个资本老头。

如果父亲不给钱,他就想共父亲的产。如果父亲给钱,他就不想共产了,顶好父亲的钱都留给他花。

张大哥问儿子今后有什么打算。天真很无所谓地说顶好出国留学。

至于费用,天真盘算三千应该够了。他有个朋友,在法国留学。一年是六千,但是他养了三个女朋友。

如果只养一个的话,三千足矣。

张大哥一听儿子张嘴就要三千,就知道这是一个不明白的儿子。

就不想再跟他费话了。

虽然儿子不晓事,但始终是儿子。

只要不是马蜂儿子就行。

天真是不是马蜂儿子?谁敢断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丢脸

自从接回家眷,老李就一直在等着小赵的调笑。

终于,小赵给所长太太办完事情回来了。

李想着要不要先给太太说一声呢?

后来转念一想,这件事实属无聊,而且太太又是一副教育不通的样子。

小赵果然找到老李要他请客。

但他并没有要老李拉上李太太,这让老李深深松了一口气。

老李五点多就到了饭馆。

小赵七点多还没来。

不一会儿,只见小赵抱着菱,后面跟着李太太和英。

“诸位,来,见过皇后!”小赵郑重地向大家一鞠躬。

小赵殷勤地让李太太做这做那,李太太并不懂餐桌礼仪,一阵手忙脚乱。

她看着丈夫,老李脸已焦黄。

吃饭就像打仗。李太太和两个孩子都不会使用刀叉,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小赵非常得意。

老李头上开始冒汗。

小赵接着又开始怂恿李太太喝酒。李太太又要站了起来。

还好有张大哥解围。

这一段饭吃下来,老李觉得自己在受刑。

屁股下的板凳就像电椅一般,浑身刺得慌。

回到家后,老李一个人坐着生气。

生自己的气。

为什么要请小赵吃饭?为的是避免太太出丑。

可是终于还是出了丑,而且还花了许多钱。

恨小赵是其次,老李更恨张大哥。

赵大哥是多么周到,替李太太解围。其实是处处在替小赵完成这个玩笑。

为什么张大哥不直接阻止小赵?

赵大哥不敢得罪任何人。

可是,老李自己呢?根本是和他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老李悲哀地想:

自己总觉得比张大哥高明,其实比他还不如。

天天想着打倒无聊的社会规俗,其实是在给社会规俗做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李看着太太洗衣服、做饭、带孩子,整天忙进忙出,觉得她很可怜。

想和她说话,但又不知说些什么。

只能试探性地要给太太读故事,太太也没有反对。

只是老李一边读一边观察,太太其实什么都没有听懂。

该笑的地方没笑。

老李不念了,她也没有要求他继续往下念。

这样的生活,老李觉得苦闷又加深了一层。

明天,花酱和大家共读《离婚》第三部:藏在心底的事。

我是花酱,爱读书,爱说书。

每天以不一样的视角解读一本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