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文解读<论语>1》第47页
升官发财之道,是了解别人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陈昌文解读:
这一句话特别重要,与开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相呼应。
人有一个毛病,别人不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就痛苦,就责怪别人,比如,男女之间谈恋爱。女孩子会责怪男人不懂自己的小心思,怪罪男人这也想不到,那也想不到。男人开始追求女人的时候,小心翼翼,想尽办法争取做到了解这个女人,一旦追到这个女人过后,就懒得继续了解这个女人了。会认为这不好交流。为什么就不能为自己着想一下?人家的女友都帮助自己做事业,自己的女友为什么就这么不懂事?当然我们也是如此,我们总是痛恨客户不理解我们做的是什么生意,卖的是什么服务,价值如何?价格如何?是不是值这个钱?明明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客户就是不明白呢?还要解释,已经解释了一万次,已经讲了一万次了。客户还是不明白。甚至内心里会骂娘。
当我们在一个公司打工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领导、老板就是不理解我们,不了解我们做了莫大的贡献,我们多么渴望领导了解我们,这样,我们就能升官发财,不然,我们就只能“怀才不遇”。有一些人,甚至因为别人不了解我们,不理解我们,而得了忧郁症、自闭症,沉默寡言了。
戚戚然,觉得自己好惨。这就是患人不知道自己。孔老师的意思是,你别这样。你应该如何?要忧患自己不知道别人。
一个人在世界上做事,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自己没什么本事,或者说本事还没到位,就天天宣传自己很有本事,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这种人,看似能获得很多利益,其实都不长久。最终,口碑也会越来越差,因为大家会发现你根本没你说的那么厉害。这种人,就是急于求成的人,也是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而另一种人,是自己踏踏实实做事,明明很有本事了,宣传的时候,还是说自己仅仅是略知一二,但是由于有真本事,真做事的时候,做得很漂亮。慢慢就会形成好的口碑,大家都认可这种做人,做事方式,基础牢靠,这种人的机会就越来越多,路走的也越来越稳。
前面一种模式,是小人之道,开始的时候确实能火一把,聪明的小人,还能火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他总是能找到新的宣传策略,但是,时间是他的敌人,他迟早会消失在人们的眼前。其实,现代商业社会,恰好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你们自己去猜我说的是谁。
后面一种模式,是君子之道,君子总是习惯性把事情做实了,不急于成名,但是成名过后,谁也撼动不了他的江湖地位。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是这样一个人。华为也是这样一个公司,所有成大功的人,都应该是这样一种模式。君子在乎的是自己实际的能力,小人在乎的是自己的名声。同样,小人也喜欢去污蔑那些有实际能力的人,然而,规律还是会起作用,很多年过后,小人消失了,而那些有实际能力的人,名声也会越来越响。所以,我们不要愁别人不了解我们,我们只要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断加强自己的实力就行了。
后面一句讲:患不知人也。我们要去多了解别人。了解你的客户,看看客户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就释放什么。你这样做,客户就会满意,我们的客户就会越来越多。而不是等着客户来了解我们。
了解我们的女友,否则,我们的女友可能就跟别人在一起了,因为别人一开始会付出心思去了解我们的女友。了解我们的朋友,如果我们的朋友是些品行恶劣的朋友,我们就赶快断绝交往,也就是不要交往损友,你不了解你的朋友,你当然不知道哪些是损友,哪些是益友。如果我们的朋友是些有能力,有本事、有好品格的人,我们就赶快学习。了解我们的老板,看我们老板到底需要什么?满足我们老板的需求,老板就让我们升官发财。了解新事物,凡是成功者,都不拒绝了解新事物,因为新事物,意味着新的机会。其实,主动了解别人的人,是付出型人格,付出的多,自然会得到回报。而要求别人主动了解自己的,是索取型人格。这样的人,路只会越走越窄,大家都不喜欢跟这种冰冷的人交往。
我教了一些学员,有的学员,认为老师应该主动把方方面面都给他们做好,总是对老师不满意,这样的学员,也是最没前途的那一部分人。而有前途的学员是如何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主动去了解老师教的一切,自己主动查找资料,对老师教的会举一反三。其实,学习本来就是个主动要求自己的过程,而不是被动要求别人给自己灌输的过程。凡是习惯性评价别人不行的人,本质是自己不行。高手眼中只有行的人,所以,他自己也越来越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