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看到李蔚然的名字,都想不起来十几年前还有一部叫《决战刹马镇》的国产电影。只是五一档的这部《穿过月亮的旅行》再次证明他是一个合格的广告片导演。这么说不完全是贬义,因为在有些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是比很多国内导演要强出很多的。
那些广告片意味的片段,也的确拥有美好的意象。比如秀姗想象中长着翅膀的王锐从天而降,用翅膀将她紧紧抱在怀中;宾馆房间里,两人自带的花床单变成了一片花海;还有在火车上,冯绍峰饰演的罪犯,在动情地吹起口琴时,一组镜头表现的是车上乘客的千姿百态。琴声如诉,音乐声中好像道尽人间冷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电影之后,找到了迟子建的原著小说翻了翻,发现大部分内容都是遵照原著的,甚至有些台词也照搬了小说里的原话。那些我们看到的具象情节,包括绑在身上的假炸弹,也都是小说中写到的内容。
只是在李蔚然眼里,很多事情都赋予了更加浪漫的色彩。正是因为这种对小说内容的个人想象,使得片中大部分情节都是情绪化和意象化的表达。其主体是在交通没有现在发达的上世纪90年代,一对都为了给对方带来惊喜的年轻夫妻的错过与短暂重逢。这个故事其实更适合拍成创意短片,如果拉成故事长片,就需要更多单元戏来填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相向而行的火车上,就安排了几组有代表性的小故事,比如任科饰演的老板,茂涛饰演的沉迷于彩票的乘客与身边的小偷,以及刚才提到的戴着手铐和脚镣的罪犯,还有王锐被李晨饰演的列车长误会逃票的情节,穿插在一对情侣从相识到相爱的过程中。
李蔚然还擅长制造一些小趣味,比如列车长看着在中秋节一脸沮丧的王锐,递给他一包方便面的同时,还把自己女儿给的一双兔子鞋给了王锐。而王锐之前扔掉的那双皮鞋,却故意留在了站台上,让一位清洁工大叔捡到。而穿上这双鞋的清洁工,就是在电影一开场,把自己的一只鞋用胶带粘起来的那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小动作的设置,说明李蔚然是愿意动脑子想创意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是善于刻意营造氛围的那类创作者。特别是最后,当王锐和秀珊告别时,从王锐吹着口琴目送秀珊远去,到火车走远的这段戏还是拉得有些长了。
虽然影片本身不是快节奏的,有很多慢下来的长镜头也是符合原著基调的,但这些碎片化拼贴的方式,倒是符合了这个时代的某种观赏习惯,也就能看到很多演员在这个故事里短暂的客串,甚至就是那么露一脸。他们或许就是这列车带来的某种隐喻,成为了某种意义上见证这爱情的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