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山,是有名“红墙”摄影师,在中南海一待就待了16年。

一向以“手快”著称的他,所拍摄的照片见报率往往是最高的。

20世纪六十年代,能够登在报纸上的很多领袖人物出席公开场合的摄影照片,基本上全部出自杜山之手。

杜山还曾自己调侃称:“我这辈子是照够了。”

不过诚然如杜山这样的娴熟的中南海“红墙”摄影师,也有犯错的时候,1973年。杜山负责为毛主席照相期间,还曾惹得一向十分谦和的周恩来总理发了火。

所以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身为“红墙”摄影师的杜山同总理以及毛主席之间又有怎样的渊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山、周恩来

不为人知的延安岁月

杜山,原名其实不叫杜山,而叫杜修贤,是周恩来总理为他赠名杜山。

他的摄影生涯,全凭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出生陕西米脂一贫苦人家,12岁就已经出来谋生,小小年纪尝遍人间苦难。

14岁时,因为一次不慎踩死小鸡,结果被母亲甩了几个巴掌的经历,叛逆期的少年自此踏上了连夜离家出走的路程。

那一夜,他的心中怀揣着“山的那边一定不是山”的梦想,光脚徒步,一口气走了80里的黄土山路,终于走出了大山。

来到了绥德,恰逢“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在招学员,大字不识的他开始在那里当了一名勤务兵。

后来因为参与一次护送教员的任务,他有幸去到了延安,那个一直以来令他心生向往的红色根据地。

最开始,他在延安的新华书店做一名勤务兵,后来又做到了新华书店的管理员,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给中央领导们配书送书。

1944年,新华书店后面的八路军电影团正在招摄影学员,18岁的杜山当即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那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吴印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印咸为毛主席摄像

吴印咸,是中国最早的摄影家,一直到现在,其在中国摄影界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他为毛主席拍摄了很多经典的照片,是真正让历史定格的那个人。

而杜山正是师从吴印咸,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作为一名战地记者,拍下了大量照片。

新中国成立以后,杜山转业到了新华社北京分社,那一段时间,他拍的主要是北京的建筑和乡土民情有关的照片,摄影技术也更加炉火纯青。

有关杜山的这段历史可以说是鲜为人知,而这一切的原因还要归结于杜山之后的发展。

有人说:因为他后来的领袖太有名了,“反倒把过去的历史淹没了”。

1960年,杜山进入到了新华社中南海组,开始了“红墙”摄影师的生涯,与此同时,他的人生转折点也就此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山第一次见周恩来

这段期间,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周恩来,也因此有了“杜山”这个名字。

刚进入中南海,杜山首先担任的就是周恩来总理的专职摄影师,那时,周恩来作为一国总理,外事访问活动最是频繁,而杜山就跟在总理身边,总理在哪里,哪里就能看到杜山的身影。

在总理身边16年的时间里,杜山一共去到了30多个国家。

因为陪同总理出国,这听起来倒是一件美差,但实际上,出国的日子里,为了能让国内的各大报纸抢时效,配发最及时的新闻图片,杜山常常是顾不上休息的。

而周恩来因为承担着新中国的外交重担,早休息也是奢侈。

对周恩来本人来说,其实他很少见到比自己还能熬夜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

但是一天半夜两三点,周恩来突然发现,陪同自己一起出来的摄影师房间的灯,竟然还亮着。

“怎么还不睡呀?你不困吗?”周恩来敲门进去,关切问道。

杜山见来人是总理,当即拿起手边的小药瓶,一边摇一边道:“有它就不瞌睡啦!”

“你怎么跟我一样?”周恩来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自己这个熬夜工作的习惯都传染给身边人了。

紧接着,他又指了指杜山手中的小药瓶,郑重叮嘱道:“这个东西,切忌多吃,多吃会上瘾的……”

说罢,周恩来离开了杜山的住所。

对于杜山来说,周恩来总理当夜眼中的关怀,他记了好些年。

因为长期待在周恩来身边,他对周恩来的感情是很深的,他曾坦言“我最喜欢周总理”,这份喜欢,即便是后来挨骂也未变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