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从1938年受伤以后,林彪的身体就越来越差,解放战争时期的高负荷工作更是累倒了林彪,以至于在1949年的时候不得不离开指挥岗位,回北京休养。
在他复出之前,除政治局委员以外,只有四个老部下可以见他,分别为:刘亚楼、陶铸、黄永胜、韩先楚。
为什么林彪会深居简出?四野的老部下有很多,为什么只有这四个人可以见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离群索居的林彪
1938年3月2日,这一天林彪骑马路过晋绥军的防地。
当时林彪身穿呢子大衣,骑着高头大马,很是威风。但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林彪会在晋绥军的防地中枪。
由于晋绥军的内部错误,导致传令官并没有把八路军要过防区的消息传递给哨兵,哨兵在看到有人接近防区时,警惕性拉满。
雾天本来就影响哨兵观察,外加上林彪当时的那件大衣是从日军那里缴获来的,于是哨兵下意识判断这是日军入侵防区,立功心切的哨兵瞄准林彪,一枪命中。
这一枪对林彪的影响很大,贯穿伤不仅打断了林彪的一根肋骨,更是险些要了林彪的命。不光枪伤,在苏联治疗期间,医生的不正当操作导致林彪留下来严重的后遗症,身体机能、神经机能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健康不复从前。
回国之后,林彪担任解放军四野最高指挥者,长时期的高强度工作更是让林彪没有休养,身体急剧下降。在解放广西时,积劳成疾的林彪旧病复发,一病不起,不得不离开作战岗位,回北京养伤。
苏联治疗期间,林彪对西医的医疗事故心有余悸,所以对西医有抵触情绪,他甚至还自学中医,自己给自己抓药吃。但是我们都知道,当时的医学手段还是比较落后的,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无法彻底根治他的身体。
基于此缘故,林彪在建国后就远离政治、军事工作,自1949年病倒直到1958年复出,这期间他婉拒挂帅援朝,离开作战岗位,虽然担任一些职务,但是只是名义担任,不负责具体工作。
在休养期间,林彪基本上谁都不见,只参与一些必要出席的会议,一些非必要出席的会议一律不参与(林彪甚至都没有参与1955年授衔仪式)。至于私人会面,那更是少之又少,他曾与罗荣桓搭档多年,但是建国后两个人没有一点私交。
根据他的秘书关光烈回忆,林彪曾指示“林办”:“凡是政治局委员一级的领导人,可以随来随见。此外,他还特别交代:刘亚楼、陶铸、黄永胜、韩先楚这四个老部下要来见他,也不必请示。”
林彪担任军职多年,和他有交情的同事、部下有很多,为什么林彪只见这四个老部下?这四个老部下有什么共同点吗?其实还真有,这几个不仅是他在四野时期的老部下,更是四野改组中南军区的核心成员。
为什么是这四位老部下?
建国初期,中央对地方军政机构进行了一场很大的改组,最开始是把野战军改为大行政区体制,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六个行政大区。
这个六个大区中,很多党政军一把手都是由一人担任,比如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司令员全部由林彪一人担任,西北大区由彭德怀担任等。
在这一时期,林彪身上的担子还是比较重的,但是他的身体没办法肩负着一切,所以只能把具体工作、权力下放。
下放给谁?下放给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中南军区副司令(黄永胜)、中南军区参谋长(韩先楚)。所以这三个人必须保持和林彪的联系,不然日常工作没办法开展,你不管干什么都要领导的批准,总不能瞒着领导把事干了吧。
这其中唯一一个例外就是刘亚楼,因为当时刘亚楼并没有在中南军区工作,他在建国后就被调到空军,负责训练中国解放军空军。
不过当时新中国的空军正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空军的训练工作十分重要,所以林彪抓一抓空军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个上将是担不起特殊兵种的重任的,负责海军的肖劲光是大将,负责装甲兵的许光达(上将)也经常向他的老领导贺龙报告。
至于为什么其他人不能联系林彪,这可能和林彪的行事作风有关。
在体制内越级上报还是大忌的,军队中有问题,连长要向团长报告,团长要向旅长报告,旅长向师长报告,以此类推。如果每个人都越级上报,都能直接联系林彪,那岂不是要出乱子。
林彪指挥过大兵团作战,大兵团作战的核心就是军纪要严,如果没有严格的上报机制,枪炮声一响,各级都向司令部发报,那怎么甄别消息的轻重缓急?
军、师级政治部有问题,总归是要报告给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的,各级军事干部、参谋长有问题也是要上报给司令、参谋长的,林彪只需要抓好陶铸、黄永胜、韩先楚的工作就可以统筹大局。
知人善用,纪律严明,这两点或许就是林彪能成功指挥大兵团作战取得胜利的原因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