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说的是一本书,一本前苏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说起这本书,还有一个与我妻子相关的小故事。

妻子1983年15岁入伍,在内蒙古根河大山里作特种通讯兵,直到2000年才从北京军区驻房山的特种通讯大队调到总部机关单位任职。

临走前,妻子想给大队图书室添一本书,当作临别的礼物。添这本书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她入伍的第一年,教导员为了强化她的俄语,逼着她读了这本书。另一个是她要离开的特种通讯大队与她刚入伍时一样,从干部到战士,全都是女兵。

那时候,这本书在国内翻译的名字叫《战争中没有女性》,学政工出身的妻子觉得这个名字有些“不到位”,犹豫再三,终于把这个想法放弃了。

临走临走,送礼未遂。

图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一,据妻子说,就是她最初读过的俄文版。图二,是八十年代昆仑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版。

2015年下半年的一天,妻子和我逛王府井书店,忽然看到《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看到作者和译者的名字,妻子连忙取了过来。翻开目录一看,立刻小声兴奋地说:就是她,这个译名太好了!

妻子夸赞的就是《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也就是重新出版的《战争中没有女性》。可惜,那时特种通讯大队已经改了建制,不仅不再全部是女兵,而且也从房山调走。

直到妻子退休,她还把这次送书未遂当作憾事。

妻子说:女人都该看这本书。当过兵的女人,想当兵的女人,正当兵的女人,更该看这本书。

时至今日,妻子还能用俄语背诵书中的一些段落,一些平实却感人的段落,一些讲述女人、女兵痛苦与光荣的段落。

图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是二战亲历者的口述回忆录。

二战期间,超过100万名15到30岁的苏联女兵参加了卫国战争,她们中有医生、护士,有伞兵、坦克兵,有重机枪手、狙击手……

该书真实记录了她们亲历的故事,还有战火中伟大的爱情。所有的一切都是用最平实的文字记述的,却能给人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这是一本痛苦的书,也是一本真相的书——作者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说。

卫国战争中女兵们的讲述,有一种陌生感,因为我们这代人,对战争已经陌生,对前苏联女兵也无记忆。一鳞半爪的记忆,只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的几位姑娘。

亲历了卫国战争的女兵们,站在人性的角度讲述战争,引领读者重新认识战争里最弱势的群体——女人和儿童,以及那些在重大灾难事件里化作齑粉的人。

读过《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后,再看到漂亮的,唱着喀秋莎的,昂首挺胸走正步的俄罗斯女兵,只能淡淡的一笑。因为我会觉得这就是装饰,她们不是女兵,而是红头绳。

真正的女兵,在我的印象里是这样的——

真正的女兵,是初次打死素昧平生的德国兵时哆嗦发抖,浑身骨头咯咯作响的女性。

真正的女兵,是喜欢各种小动物,见家里宰杀生病的母牛都要“哭鼻子”的女子,却能一枪将一匹漂亮的小马驹射杀,烧出一锅马肉汤的女人。

真正的女兵,是每一枪都能洞穿敌人头骨的狙击手,却也是为了一条红领巾而丧命的姑娘。

真正的女兵,是战争结束后仍旧被爆破声吓醒,抓起外套向外跑的人,是必须在母亲“睡吧睡吧”的轻声细语中才能睡得安稳的那个曾经的小女孩……

图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兵如虹,参与卫国战争女兵们的口述,冷静客观娓娓道来。作者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串联起她们的故事,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中妇女的巨幅群像。

女人成虹,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剪辑女兵们的故事,以女人的视角,女兵的视角,揭示战争的残酷和余毒。

用女性心灵感受战争,用女性的感情描绘战争,用女性的重塑直面战争。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不动声色地完成着女性的升华。

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作品全力探索卫国战争中女性种种变化,反映了苏联女兵的牺牲和贡献。

牺牲,不仅仅是战争中殉国的女兵。对于女兵而言,有些牺牲是战争后的。

该书最后,讲述的是女兵们胜利后回到家乡的遭遇。

一些女兵被戏称为“野战妻子”或“战场老婆”,因此她们无法嫁人,甚至有些家庭怕她们影响家里其他女孩的名声,把她们赶出了家乡。

还有一些女兵,原本以为在战后可以和丈夫团圆,可是她们的丈夫,有些因为被俘虏过,有些因为思想问题,夫妻双方必须再一次遭受心理、生理上的迫害……

正如斯韦特兰娜所说:女人们都沉默着,除我之外,没有谁去问过我们的外婆、我们的妈妈。上过前线的女人们也都缄默不语,就算偶尔回忆,也会字斟句酌,刻意回避属于女人的痛苦。

战争,对于女人来说,对于女兵来说,即使没有枪炮声也不意味着结束。

图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的残酷,战争的绝望,只有参加过战争的人感受得到。

战争,永远是两败俱伤的事情,是反人类的噩梦,反人性的悲剧。

斯韦特兰娜记录的女兵、女人,为了自己的民族与国家,在战争中变得伟大,将自己的柔弱锤炼成钢铁,让读者对女性的定义产生了全新的理解。

双双退休前,我和妻子都是军人,我俩,尤其是妻子,珍藏了很多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

藏书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妻子坚定地认为,在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是最好的一位。

妻子说: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出生在乌克兰,为了她也要祝福所有乌克兰女兵。

这个观点,很女人。

妻子说:战争会随时重来,只要有战争,女兵就不会走开。

这个观点,很女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听到妻子用俄语轻唱——

茂密的山楂树呀白花满树开放

山楂树山楂树你为何要悲伤

我就真实地知道,挚爱的她,是一个当过兵的女人,一个读过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女兵。于是,她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