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样的感觉,每次参加婚礼或者升学宴,面对丰盛至极的桌餐,我通常还没吃饱就没食欲了;反倒是毫不起眼的家常菜馆,往往能让我胃口大开,直打饱嗝。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前者要的是牌面,做法上注重新奇而非实用,菜品味道更好但往往也更油腻,溢价更多是礼堂的场租、服务和环境;后者则是主打量大管饱,都是百姓最爱,很接地气,再挑食也能找到你爱吃的东西,肚子喂饱了幸福感就油然而生了。

而这,亦是我在深入体验绯乐“涟”一周后的真实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苹果带头取消手机耳机接口的后HiFi时代,每个阶段都衍生出了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早期是最普通的转接线,主要目的在于平稳过渡,能用就行;接着是小尾巴的崛起,音质固然好了许多,但是累赘的重量也不容忽视;然后是迅速抢占市场并成为主流的TWS真无线蓝牙耳机,尽管代价是音质损失和容易遗失。

那么问题来了,目前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哪个?恐怕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在我看来,无非是性价比、便携性、佩戴和功能性综合评估过后的权衡利弊,而这恰恰是绯乐涟这种形态产品的优势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

作为一个售价200块钱的入门级产品,涟的包装无疑是要夸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种朴实不乏精致,实用并且合理的风格,既有着HiFi品牌的专业调性,与手机数码品牌的开箱体验也相差无几。简约而不简单,一看就是花了心思去选材和设计的,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涟一共分为四个版本:3.5mm无麦、3.5mm有麦、3.5mm带麦+PC音频线、以及Type-C带麦。我最推荐的是Type-C版本,原因如下:一方面未来的笔记本电脑等设备都会积极拥抱C口,不用担心被淘汰的问题;另一方面从研发初衷的角度来说,涟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在尽可能方便的前提下,满足那些无法接受蓝牙音质的音乐爱好者。四个版本里只有Type-C版本在分线器位置自带解码DAC和耳放,音质更有保证,只贵了不到30块钱,直接顶配就完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置方面,10mm动圈单元,双磁路双腔体,LCP柔性悬边,球顶复合振膜,定制级歌尔声学硅麦,Litz结构无氧铜镀银线,0.78 2pin可换线设计…我只能说,在用料这块,涟还是相当实在的,铝镁合金的腔体配合面板涟漪的纹理,单论做工,的确看不出这只是个200块钱的耳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音方面。涟支持连接手机+海贝音乐APP独占输出,实测独占和不独占的音质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下文描述以独占模式作为基准。

大的框架上,涟是一款音色中性,主打宽松写意、自然柔和,偏举重若轻、轻盈顺滑的泛流行向舒适调音的耳机。第一感受,涟的侵略性是极弱的,非常温顺耐听。声音的力道亦不是很强悍,处理上更倾向于在彼此都安全的前提下,把细节和音色都秩序井然交代清楚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涟打动我的,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HiFi背书的调音理念。尽管定位是入门级,但是涟绝非动次打次的暖糊厚老派流行风格,而是有着很强综合素质的现代调音。就比如解析力,线条清晰但不锐利刺激,丝丝入扣且又画面十足。打个比方,涟的解析力就好比是1080P的屏幕,可能没高端耳机的2K分辨率那么极致,不过在手机上看肯定是够用了,边界的细节没有糊化,清新通透的声底和干净分明的分离度也都可圈可点。非要鸡蛋里挑骨头,可能没那么纤毫毕现,但是这种恰到好处的拿捏确实体现了绯乐对这个价位耳机应有水平的熟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是打磨成熟的结像类型。如同开头的故事一样,这些年我听过不少2W+超旗舰耳机,素质高密度大自不必说,确实给人一览众山小的顶级质感。问题是,偶尔听一会还好,久听过后耳朵难免听觉疲劳,酸胀肿痛。若是以乐感>素质作为前提,我反而觉得近些年很多入门级耳机做的都相当出色,涟就是其中一个。

无可闻瑕疵、衔接顺畅、听感契合统一,这都是基本操作。关键是在这个前提下,还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尽可能让大众觉得这是一款好听的耳机。涟给出的答案是:中频适当添加些许甜美音染,人声润泽细腻,深情内敛,有着很广阔的遐想空间;低频更注重打击面积和弥散感,节奏感和动感稍欠,下潜亦是浅尝辄止,但是胜在层次分明,蓬松怡然;高频并不过度追求极致的音色数量和细节,分得清主次,亮度也是真实还原,只是通过压低和柔化,最终以一种很小资的舒缓姿态呈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是水桶般无短板的综合体验。还记得我前文提到的,考量是不是理想方案的四大要素吗?

性价比。毫不夸张的说,在成本有限、普遍上限都不高的200元档,自带DAC的涟,即便是手机直推,也能获得相当令人满意的音质效果,是完全对得起价格的。

便携性。跟TWS是比不过的,但是线身柔软,体积小,揉成一团随处放,倒也问题不大。涟的便携性我认为更多是在于即插即用,无需考虑续航延迟问题,所以是我日常使用非常高的耳机。

佩戴。有点类似森海塞尔IE系列的造型,佩戴妥妥的第一梯队,能深入的嵌入耳蜗,稳固不掉,轻若无物。

功能性。能听歌,还能打游戏吃鸡听脚步方位,还能打电话,K歌,还有3D场景特调音,还要什么自行车。

一言以蔽之,完美匹配四大要素的涟,在我心里,就是目前最接近理想方案的那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考虑到涟的价格和提供的全面均衡体验,产品力相当强,是否卖爆主要还是取决于有这样需求的人多不多、他们是否愿意尝试了。对于像我这种安静场合有播放器和高端耳机可以听的重度发烧友,涟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出街&开会&手游的补充,形成了全场景的听歌闭环,值得购买。

一句话总结我对涟的喜爱:既是时尚数码单品,亦是经济实用好物,稳定靠谱,可以盲狙。

以上

By 铁西迟之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