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然而,多数心梗发作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了解心梗发作前的预警信号并掌握正确的预防自救方法,对于保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一、心梗发作前的预警信号

  1. 不良生活习惯和心脏家族病史:长期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以及有心脏家族病史的人群,是心梗的高发人群。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逐渐受损,增加心梗的风险。
  2. 已确诊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血管内壁损伤,加速血管垃圾积累,进而引发心血管狭窄和冠心病。若不及时治疗和控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心梗。
  3. 心绞痛等前期症状:心绞痛是心梗的常见前期症状,表现为胸部持续疼痛,特别是压迫感、闷痛、钳夹痛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嗓子紧缩感、上腹痛、胃痛、下颌部位牙痛、胳膊痛、手指痛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高度警惕心梗的可能性。

二、心梗发作时的自救方法

  1.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心梗发作时,应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救援。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自救措施。
  2. 保持平静并休息:尽量保持平静,不要惊慌失措。停止活动并平卧位休息,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同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
  3. 服用药物缓解症状:在120医生指导下,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以缓解症状。此外,还可以备用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但请注意,不要依赖自备药物而忽视求助医生的重要性。

三、预防心梗的关键措施

  1.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增加运动等,有助于降低心梗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2. 定期检查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有助于预防心梗的发生。
  3. 配合医生治疗:一旦确诊心梗,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心梗抢救的黄金时间是120分钟,从发病到梗死,血栓可能会在120分钟内完成。因此,及时接受专业医疗救援和配合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