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国用的是老美芯片,老美得意洋洋地威胁说他们可随时让中国要害领域陷入瘫痪。但她却狠狠抽了老美耳光,威力堪比核武。

她只是一个82岁,且弱不禁风的老人,但老美却叫她“女魔头”,对她怕得瑟瑟发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因她是“龙芯之母”,她用智慧与坚韧,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为国家节省万亿经费,让老美恨之入骨。

她叫黄令仪,广西南宁人,1936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她尚在襁褓,便随父母辗转流离。童年的她亲眼目睹了同胞在日军轰炸下的惨状,炮火的残酷让她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从那时起,她立志发奋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此,黄令仪的学业尤为出色,她酷爱数理化,深信这些学科能引领祖国和同胞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958年,黄令仪以优异的成绩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随后又被选拔进入清华大学进行半导体专业深造。从此,她踏上了半个世纪的科研征程。

2年后,学习结束,她回到华中科技大学,创立了我国首个半导体实验室,并在艰苦的环境下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半导体二极管。

1962年,黄令仪被调往中科院计算所,全身心投入到为“两弹一星”项目突破关键技术的芯片研发中。

当时,中国科研基础薄弱,国外技术封锁,条件艰苦。然而,黄令仪坚定信念,立志要研发出中国自己的微型计算机。

她从最基础的二极管与三极管研究开始,深知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打破技术壁垒。

面对科研空白和重重困难,团队屡遭挫折,但黄令仪从未放弃。

她默默坚守,不断鞭策自己,她的坚韧精神感染了整个团队。

在黄令仪的鼓舞下,团队重燃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挑战。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努力,他们终于攻克了技术难题,填补了中国在微型计算机领域的空白,并在p-n实验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成功使中功率管达标。

1966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科研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计算机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黄令仪敏锐地洞察到国外芯片技术的崛起,她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国内集成电路的深入研究中。

然而,从事科研长达24年的黄令仪却面临严峻挑战,经费短缺导致研究室即将解散。

当时,我国芯片主要依赖从老美进口,人们尚未意识到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1987年,由于多重因素,黄令仪的芯片研究被迫终止,中国陷入无芯困境,黄令仪心痛得失声痛哭。

1989年,黄令仪公派到国外,参加拉斯维加斯芯片展。

在成千上万的芯片摊位中,没有一个中国展位,这让她非常震惊,痛心不已。当时她泪流满面,立誓一定要设计出高水平芯片来。

她说:我愿匍匐在地,洗刷祖国身上的耻辱。

回国后,黄令仪摒弃外界纷扰,埋首芯片研发,探索前行,力求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开辟全新道路。

在2001年,黄令仪受中科院院士的诚挚邀请,时年66岁的她毅然决定加入中国龙芯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工作中。

此后的20个春秋,黄令仪矢志不渝,为了节省时间,她甚至选择在实验室吃住;经费紧张时,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11万的养老钱来支持研发;

即便身体疾病缠身,她仍坚持亲自审核每一项实验数据,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短短一年,我国首块芯片诞生,这标志着中国终结了无芯的尴尬时代,开启了自主研发芯片的新篇章。

随后,龙芯系列相继问世,82高龄的黄令仪仍坚守一线。

龙芯三号的成功,打破了西方芯片垄断,让北斗卫星、高铁等国之重器用上中国芯,为国家节省巨额开支,彻底摆脱了对老美芯片的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不幸的是,2023年4月我们伟大的科学家黄令仪院士与世长辞了。

她的离世,是科研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但她的精神与贡献将永远闪耀。

黄令仪,一位真正的国士,用一生书写了科技报国的壮丽篇章。

她不仅是“龙芯之母”,更是中国科研精神的象征,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