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在上学的时候,老师问了我们这么一个问题,“ 如何判断一件事在历史上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显然,这句话既无前言也无后语,所以大家面对这个问题,都面露难色。

看着台下鸦雀无声的众人,老师摆了摆手说到:“如果这件事促使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他就是积极的。否则就是消极的”

到了这里,大家豁然开朗,原来,这是一节与生产力和劳动力有关的课程。但很明显,老师并不想拿这么无趣的一条理论来敷衍大家。为了给大家提提神,于是她接着问到:“那在当今的社会中,加班,福报,996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大家还在默不作声思考问题的时候,老师便迫不及待的接着说道:“从微观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确实是存在饮鸩止渴的嫌疑,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种行为确实在促使着生产力发展,所以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反而却是积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这句话可给我当时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巨大的震撼。毕竟当时自己还是一个非常唯心主义的普通人,我始终坚信着科技是让每个人幸福才诞生的东西。但我又对老师所说的这些东西无法反驳,毕竟他看上去太正确,太完美了。于是,当时的自己默认了这个答案,并写了一篇非常之长的说说来记录自己当时的情感。

但到了现在,各种知识已经渐成雏形的自己,再回过头来看看过去的这些辩论,确实是能发现其中非常明显的漏洞。而今天我想谈的,恰恰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真理,最终却事与愿违的东西。

生产力的提高,就一定能解放劳动力吗?

当然,这个论题有点敏感,所以我需要给自己叠叠甲,以下是叠甲时间。

我本人的思想的绝大多数精髓都是基于马哲形成的。而马哲所贯彻到底的,就是他是不断进步的思想。任何人的想法都不是说出来之后,一辈子都是真理,都必须经过时间与现实的验证,即使是马哲的创始人也不能例外。而正因为这一点,虽然我的文章大多有僭越之色,但我思想的整体基调都是基于事实,基于科学所给出的答案,且适当的批判更有助于哲学、科学事业的发展。

好,我们再把话题拉回来。在那节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相当有趣的观点,即:

如果这件事促使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他就是积极的。否则就是消极的

这就不得不扯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在逻辑推理中有两个非常常见的推理方式。归纳法与演绎法。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逻辑推理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纳法是通过对现实的不断归纳总结,来获取最贴近现实的答案,这个是很好理解的,就像是我的因果性思想,基本上都是靠着大量数据的堆砌,而总结出的最贴近现实的答案,这个相信老观众应该能明白我的想法。

演绎法,则是一种和我们的归纳法是完全相反的逻辑思维,

归纳法讲究的是从现实过度到理论,而演绎法则讲究从理论过度到现实

演绎法中有一个非常基本的东西,叫做大前提,而人们对于大前提的定义,则是

“一个普遍性的原则或者规律

”。

当然,这么讲有些枯燥,那我们再举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前提——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那么苏格拉底就会死。

像人都会死,就是一个普遍性的原则或者规律

,用这种理论来推导现实,则是演绎法最常用的手法。当然,在我看来,演绎法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逻辑思想,或许之后有时间的话,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鞭笞一下演绎法。不过,即使在这篇文章里,我也会对演绎法进行某种程度的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再把话题说回来,在那节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相当有趣的观点,即:如果这件事促使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他就是积极的。否则就是消极的。

像这句话,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演绎推理法,而这句话,则隐藏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大前提,那就是,生产力的提高,一定能够解放人类的劳动力。

只有这个大前提是正确的,这个演绎推理法才能被称之为正确,但如果大前提都是错误的,那么生产力的提高只是提高了生产力,对我们劳动力的释放没有一丝一毫的问题。那么,生产力的增加,就仅仅是生产力的增加,和能不能解放劳动力,能不能实现世界大同没有任何一点关系。

那么,到了这里,我想问问大家,

生产力的提高,真的能够大幅度的解放我们的劳动力吗?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演绎推理法中,和人都是会死一样的大前提。毕竟,他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很正确,很完美的大前提。

毕竟,如果有一天,社会的生产力能够足够强大,想要什么就能生产出什么的时候,那么人就是不需要劳动,不需要付出,那么每天自由自在,就能实现自己所想的共产主义了。

马克思是这么想的,我是这么想的,所有人也都是这么想的,毕竟这看上去确实完美无缺,看上去就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绝对真理。

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生产力的提高,真的解放了我们的劳动力吗?

显然,答案并不是这样的。和一百年前的世界,我们的生产力提高了吗?提高了,提高了百倍千倍不止,但我们的工作时间好像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反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每个人活的越来越累,越来越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理论和现实的强烈差异感,让我难以理解,毕竟,在很久之前,我也确实在认为生产力的提高就能解放我们的生产力,但现实重重的砸在自己的脸上,他大声的在我的耳朵边吼着,告诉我,生产力的提高,并没有解放我们的劳动力。他像一片乌云,狠狠的笼罩着为数不多的净土。

至少对我来说,所有人都可以对此事充耳不闻,但我不能,我不允许我洁净的理论净土上任何一片乌云的存在,我也不允许任何人去玷污我高洁的思想。为此,我付出良多,提出了足以改变世界的思想——因果性与快感论。而今天的答案,也是由快感论所得出。

在几百年前,绝大多数老百姓缺衣少穿,忍饥挨饿。当时,由于生产力的不足,饿殍遍地,民不聊生,而且由于当时的医疗手段不够先进,无数流民死于灾疫,再加上战争不断,基本上所有人都活在担心受怕的环境中。

故,处在当时年代的马克思,大胆的提出了要增加生产力的增长,等到什么时候,人们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想住什么住什么,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到什么时候这种宏伟的蓝图能被解决之后,那么人民将会从大量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等到这时候,人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绝大多数时间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等到真的到了这么一天,那么大概率就能实现所谓的共产主义。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思想,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也确确实实的吃到了这个红利,至少在我们国家里,想要吃饱穿暖早已不算什么难事,但到了我们这个年代里,这个所谓的“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又开始有了新一轮的定义。

现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给他定义为:“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我们把这种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看成了一种许愿机的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什么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呢?是我们想要房子就能得到一个房子,想要一辆跑车就能得到一辆跑车,就是想要黄金拿黄金,想要飞机拿飞机,想要火箭拿火箭。生产力的极大丰富,就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是可能的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在曾经我就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共产主义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其中就抨击了这种思想,毕竟,我们想要的从来都不是某个物品,而是某件物品的稀缺性。

怎么理解呢?就像是,我们想要的从来不是一个房子,毕竟中国这么大,想要一个房子不是简简单单。我们真正想要的,是最好的地段,是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是环境最漂亮的海景房。我们想要的,从来都不是某个商品,而是这个商品的稀缺性。

就算是有一天,我们把全国的人都集中在一个小片区,所有人都有着同样的资源,但还是会因为楼层的高低打的不可开交。

就像是老鼠乌托邦的老鼠一样,虽然老鼠的全部欲望都能被人类轻易的满足,但还是会由于身体的强壮与否,交配雌性小鼠的个数,而陆陆续续的继续形成不同的社会阶级。这是由动物界的快感体系所营造出的必然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是那些吃饱喝足,再无需求的老鼠一样。虽然我们找不到物质上的不同,但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差异化。我们现在想要的东西,早就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本身的稀缺性。商品本身是能够通过强大的生产力而解决的,而稀缺性本身就是稀缺性。是不可能通过大量的增加生产力而解放商品本身的稀缺性的。

而很不巧的是,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劳动,都是为了满足这种稀缺性的。生产力的提高,能够释放我们的劳动力吗?

答案是可以的,但生产力的提高,只能释放我们的必要劳动力,而必要劳动力指的是住房,指得是食物,指的是衣物。

而生产力的提高,从来都不可能解决我们的稀缺性需求。当我们的稀缺性需求不断的提高,那么对应的稀缺事物的生产力水平也就会不断的提高。

所以,在我看来,生产力的提高没有解放我们劳动力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生产力的提高,能够解决我们的基本生存环境,能够保证我们基础物质的完善。

但生产力的提高,是无法解决我们对于渴望稀缺性的需求的。所以,即使生产力提高千百倍,也有数之不尽的稀缺性需求站出来,即使生产力再提高千百倍,劳动力也不可能释放出来,因为需求和生产向来都是相关联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不断的渴望这些稀缺性资源的时候,就会不断的有商家跳出来去想方设法的制造产品的稀缺性。而制造稀缺性,就又需要源源不断的工人来竟可能的满足这些资源的生产。所以,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从来都不是解放劳动力的唯一标准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能促进劳动力的解放吗?能,但仅限于维持人类基础生存的商品。人类的欲望向来都是无限的,你现在仅仅是想要飞机,想要火箭。在未来还想要水滴,要毁灭行星的大炮。你想想,如果想要的是这些,我们所认为的生产力极大丰富是想得到这些东西,你觉得,人类的劳动力还能解放吗?

我们再回到文章的最开头,马哲告诉大家:生产力的极大丰富,就能促使劳动力的解放。他正确吗?看上去实在是太正确了,过去这么想,现在这么想,或许未来还是会这么想。但如果不是现实狠狠的扇我几个嘴巴子,我这辈子都一定会被这个理论套进去。

那么,我或许确实会被老师的这一轮慷慨激昂的演讲冲昏头脑,然后不情愿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毫无意义的为提升人类稀缺性资源的生产力中去。

而这,其实也恰恰是我讨厌演绎法的逻辑思想。因为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对的,他也会在未来给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这也正是马哲所讲述的,不要拿静止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原因。毕竟,追求理论的绝对正确本身就是逆天而为。就连他本身,也不能例外。

此上,便是我对于生产力与劳动力关系的一点浅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