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流体的来源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水为主的流体、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处于变形或塑变状态的岩石和地质体,其中以水为主的流体是最重要的地质流体。以水为主的流体主要有大气降水、海水、盆地卤水、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它们在成矿作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又称为成矿流体。一般而言,矿床的形成主要包括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迁移、成矿元素的沉淀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均离不开成矿流体,没有流体就没有矿床的形成。流体包裹体是矿床形成过程中保存下的成矿流体,为地质流体成矿作用的研究提供最直接证据;反之,地质流体成矿作用主要借助流体包裹体获取有关成矿流体来源、金属元素迁移和沉淀机制等信息。

本书特点

本书不仅深度剖析了成矿流体的基本理论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每一类成矿流体及其作用,精心挑选匹配国内外典型矿床的地质流体研究案例,以使读者更加清晰理解流体成矿作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巧妙融入了作者们最新的地质流体与成矿研究成果,充分展示了作者们在成矿流体与成矿作用领域多年来的深入研究、勘查实践以及丰富经验的总结、提炼与升华。

目 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者对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类专业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广大从事地质流体与成矿的科研工作者,以及矿产资源研究的生产单位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邹灏,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成都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受邀担任矿床学Top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副主编、共同创办并担任《Ore and Energy Resource Geology》副主编等。现已发表学术论文共计10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Earth-Science Reviews》等Nature Index期刊和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共计80余篇,在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等出版专著3部,教材3部;获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本文摘自《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部分内容,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文编辑:罗莉 )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