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开国少将之中,曹中南算是默默无闻的一位,他是1961年晋升的少将衔,虽然他的军衔不算高,但是他的成就不低,当过山西省委书记和省军区司令,他一生经历曲折堪称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4年,曹中南出生在河北景县的一个普通家庭,求学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1933年,19岁的曹中南入党了,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他回到家乡教书,实际上是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传递情报。

在日寇全面侵华之后,景县出现了一支“抗日义勇军”,队伍发展到了四千多人,1938年3月,曹中南等人受景县县委派遣,前往去收编改造这支队伍,让他们成为人民抗日武装部队。

在曹中南等人的努力下,“抗日义勇军”决心投奔八路军,这支队伍被改编为华北抗日第28支队,后来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建立起以景县为中心,方圆百里的冀南第五军分区,曹中南也由此参加了八路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曹中南担任过冀南军区第二纵队政训处政训员、教导员和清河县委书记等职,1945年6月,在日本投降前夕,曹中南成为了冀鲁豫军区第6军分区政治副主任,几个月后出任冀南军区第6旅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曹中南转战冀鲁豫战场,还参加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斗,遗憾的是由于在战斗中负伤,曹中南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伤愈之后原部队早已走远了,曹中南便留在医院担任政委。

新中国建立后,曹中南调任到了华北军区工作,1954年,曹中南调任第69军政治部主任,后来曹中南参加了十三陵水库的建设工作,担任副总指挥,工作表现出色,1959年,他又被调往北京军区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曹中南成为了第65军副政委,4年后转正。1967年,在特殊时期曹中南带着第65军进入山西参加运动,后来在解决山西“武斗”时他迅速稳定局面,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

不久之后,曹中南当选为山西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在他的主持下,山西很快恢复了稳定和生产,然而随着“大寨模式”在农业领域的推行,出现了“一刀切”的局面,并不能因地制宜。

1974年,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曹中南对“学大寨”生搬硬套的模式非常反感,在会上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很快他就被扣上了“帽子”,进而被解除了在山西的党政军职务。

被撤职后的曹中南日子不好过,遭受了很大的冲击,直到1977年,曹中南才恢复工作,被调往天津警备区担任政委,后来他担任过天津市委常委等职,1980年12月30日,曹中南得以恢复名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69岁的曹中南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主动提出退休,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离休后的曹中南享受副兵团级待遇,晚年曹中南定居在天津,一直到2014年2月7日病逝,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