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3日,全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苏州举行,70个项目及个人受到表彰奖励。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刘羽副教授荣获2023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本年度全国共15人)。

学霸淬炼的“科研人”

刘羽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书期间,他曾获得第30届中科大郭沫若奖学金、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16年7月,刘羽进入合肥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担任教师,主要从事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一直以来,刘羽锚定自己热爱的图像融合相关研究方向积极进取,他身上有股执着的劲儿,对于认准的目标,不惧困难挑战,百分百投入坚持和努力,也很有团队精神。”同课题组的成娟教授这样评价刘羽。“这次获得吴文俊奖,是国内智能科技领域对刘羽学术能力和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夏豪杰教授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像融合技术能够有效综合同一场景下多幅不同来源图像包含的互补信息,帮助人或机器更好地理解场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军事安防、卫星遥感等领域。刘羽针对图像融合研究中存在的源图像模态信息保持能力弱、对噪声/误配准等情况鲁棒性差等挑战性问题,基于多尺度变换、稀疏表示、深度学习等技术,对图像融合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他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且成果应用于国内人工智能先锋企业;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等多项荣誉;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等学术榜单;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在IEEE TPAMI、IJCV、IEEE TIP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Information Fusion、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等多个知名期刊编委。

青年学子的“引路人”

对于学生而言,刘羽这位准“90后”导师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三尺讲台上,他是激情飞扬的老师;课余时间里,他是和大家一起在足球场上奔跑的队友。

生物医学工程2020-1班王俊皓同学特别喜欢上刘羽的“数字图像处理”课。“刘老师讲解图像处理方面的概念和算法浅显易懂,课后通过布置实验作业让大家巩固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运用。刘老师还经常给我们介绍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期刊、会议,推荐经典论文、书籍,分享他自己的研究进展,让我们及时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目前,王俊皓凭借大学阶段出色的学习成绩,已经成功保研至电子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职合工大的8年间,刘羽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连续5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有3名同学获得“安徽省优秀毕业生”称号,6名同学获得“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刘羽说:“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站好课堂,更要在课下关心关爱学生,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刘老师定期召开组会听取我们的研究汇报,适时地提出问题,拓宽我们的科研视野,引导我们对研究的内容、方法做更深入的思考。他每周都要与研究生们单独交流,除了学习之外,还十分关心大家的情感和生活。”从本科班主任到研究生导师,石雨非常感恩刘羽在其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指导和帮助。

回想起在合工大读研期间的美好时光,就职于合肥瑞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张超非常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在学校期间,我就经常和刘老师谈心,后来参加工作了,我们也一直保持着联络。还记得有一次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我不得已在深夜给刘老师发信息求助,没想到他立刻就回复了,还召集了一个线上会议帮我修改完善。”莫问君前路,吾师傍吾风,这份师生情谊让张超永远铭记于心。

砥砺前行的“追梦人”

人生的道路从来不是笔直平坦的,前行中难免会有起伏,只有历经困难的磨砺,才能迎风展翅高飞。

2020年,刘羽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没有获批。短暂的失望后,他迅速调整心态,静下心来重新整理思路,积极向学院有经验的教师请教。2021年元旦过后,他便将自己关进了西教410实验室,全身心投入到基金申请的准备工作中。每天从早到晚,他不知疲倦地写了改,改了写。那年的春节假期,他只休息了三天就又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最终交出了一份质量颇高的申请书,获得了外审专家的一致好评,顺利通过了项目评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在开展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向的研究中,刘羽课题组在融合指标设计方面遇到了困难。由于技术路线和算法实现等原因,设计的指标在性能上始终无法取得突破,课题组成员们有些气馁,刘羽则不停地给大家打气,仔细分析和查找原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成功提升了指标性能,并设计出一种基于统计学的指标有效性评估方法,为融合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随后相关成果发表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TPAMI)上,大家都振奋不已。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刘羽从中学起就喜欢的格言,也是他一直勉励自己坚持目标、砥砺前行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 | 党委宣传部

图片 | 陈家涛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卫婷婷

投稿邮箱 | hfutxcb404@163.com

创在合工大 | 竞赛指数全国A+,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

作别春光,共迎夏日

青年节里,点赞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