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小科普在此。⇧

我们今天可能会涉及一点点专业名词,大家主要是作为大概理解就好,不用记住。

肺癌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疾病,在临床上明确肺癌之后,临床医生必须马上对肺癌累及的解剖范围作出客观评价,制订出个体化的最合适患者的治疗计划并对其预后作出判断,并在诊治过程及终点评估治疗结果。所有的这些临床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依据就是肺癌的分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肺癌由于从组织学上有腺癌、鳞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的不同。从分子生物学上,有不同的基因(如表皮生长因子)异常突变与否等;从影像学上,有中央型、周围型、肿块、小结节、微结节、GGO(ground glass opacity)的区别;从病理学上,有癌前病变不典型瘤样增生(AH)、原位癌(TIS)、微浸润性癌(MIC)、浸润性癌等不同进展及淋巴结微转移、跳跃式转移、隐匿性转移的不同。

现行的肺癌分期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诊断分期(cTNM)、外科评价分期(sTNM)、手术后病理分期(pTNM)、再治分期(rTNM)、尸检分期(aTNM)、纵隔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分期(iTNM)以及尚不成熟的分子分期(mTNM-mStage)。

名词解释:早期肺癌

早期肺癌是相对于肺癌中、晚期而言,是肺癌临床实践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临床概念。由于肺癌的临床诊治荟萃了内科、外科、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多学科医师以及分子生物学学者的共同参与,各学科结合自身学科特征针对早期肺癌的划分在“大同”的基础上仍然存在“小异”。

对外科医师而言,早期肺癌的定义为直径≤2cm的周围型肺癌,且没有明显外侵和转移。

对影像科医师而言,2cm <直径<3cm的肿块、≤2cm的结节、4~10mm的小结节(腺泡结节)、<4mm的微结节(粟粒结节)及ggo结节,证实为肺癌的均为早期肺癌。< pan>

而腺癌中的原位腺癌(AIS)(<3cm以前的细支气管肺泡癌)、微浸润性腺癌(MIA)(<3cm贴壁为主型,浸润灶<5mm)、浸润性腺癌(<3cm,浸润灶>5mm),均被病理科医师认为是早期肺癌。

早期肺癌的TNM分期将对早期肺癌或非早期肺癌未来的治疗模式带来深远的改变。学者Okada等用肺段切除治疗2cm以下非小细胞肺癌,显示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6.7%,而治疗2~3cm的肺癌5年生存率仅为85.7%,该研究认为无论选用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肿瘤直径小于2cm的肺癌预后明显好于≥2cm的肺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者们Sawabata等和Yoshida等的研究提示对于肿瘤直径≤2cm的周围型肿瘤,和(或)术前CT示肿瘤呈GGO,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病理学证实无肿瘤残留,可有选择的实行局限性肺切除术(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

对于新分期中T₁aN₀M₀(肿瘤最大径≤2cm)的ⅠA期患者,尤其是老年和PS>2分的患者,可探讨局限性手术切除价值。

根据Gu等的研究提示,没有淋巴结微转移的Ⅰ期肺癌术后复发率为7%,而有微转移的则高达45%,这部分有可能为N₁或N₂的肺癌患者被降低为N₀,TNM分期有可能为Ⅱ期或Ⅲ期而被降低为Ⅰ期,影响了Ⅰ期早期肺癌的研究结果。

目前术后辅助化疗在完全手术切除的ⅠB期中争议较大,在Ⅱ期和ⅢA期淋巴结阳性的研究中存在生存获益。新分期将肿瘤最大径5~7cm和>7cm的原T₂N₀从ⅠB期分别定义为ⅡA期(T₂bN₀)和ⅡB期(T₃N₀),值得进一步探讨今后辅助化疗在这些病例中的意义。

早期肺癌的TNM分期将早期肺癌患者精确分期后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从而导致治疗模式的根本改变。

早期肺癌正确的分期和病理学诊断不仅是制订早期肺癌治疗计划的基础,而且是预后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国内外对早期肺癌的分期日渐趋向统一采用的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根据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提出修订肺癌TNM分期的建议于2009年正式发布的TNM(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法第7版。

早期肺癌TNM具体的分期为:

0期  TisN₀M₀

ⅠA期  T₁a,bN₀M₀

ⅠB期  T₂a N₀M₀

肺癌胸膜腔内淋巴结分组定位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TNM系统

1.T:

​代表原发肺部病灶,根据肿瘤大小,对周围器官组织的直接侵犯与否及范围又可分为:

(1)Tx:原发肿瘤不能评价;或痰、支气管肺分泌物、冲洗液中找到恶性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中不能发现病灶。

(2)T₀: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根据转移性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能肯定来自肺,但肺内未能找到原发病灶,或治疗有效后肺内病变全部消失。

(3)Tis:原位癌。病变局限于黏膜,未及黏膜下层。

(4)T₁:

①肿瘤最大直径小于等于3cm,周围为肺脏或脏层胸膜所包绕。

②纤支气管镜中没有累及叶支气管及以近(即病变范围的远端未侵犯到叶支气管)。

T₁a:肿瘤最大径≤2cm

T₁b:肿瘤最大径>2cm且≤3cm

(5)T₂:

肿瘤最大直径>3cm;或不论肿瘤大小但侵及脏层胸膜;或累及肺门伴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其范围应小于一侧全肺;纤支镜中显示肿瘤的近端在叶支气管以近,但距离隆突至少2cm。

T₂a:肿瘤最大径≤5cm,且符合以下任何一点:肿瘤最大径>3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堵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₂b:肿瘤最大径>5cm且≤7cm。

(6)T₃:

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点:肿瘤最大径>7cm;或与原发灶同叶的单个或多个卫星灶;或不论肿瘤大小,有较局限的肺外侵犯,如胸壁(包括肺上沟瘤)横膈、隔神经、纵隔胸膜、壁层心包;或肿瘤在主支气管内,距隆突<2cm,但未侵及隆突者;或伴全肺的不张或阻塞性炎症。

(7)T₄:

不论肿瘤大小,但有广泛的肺外侵犯,包括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喉返神经、食管、椎体、隆突或病变位于隆突;或有与原发病灶同叶的单个或多个卫星灶。

2.N:

代表区域性(即胸内)淋巴结的转移。

(1)Nₓ:胸内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2)N₀:胸内区域无淋巴结转移。

(3)N₁:转移或直接侵犯到同侧支气管旁和(或)同侧肺门及肺内淋巴结。

(4)N₂:转移到同侧纵隔淋巴结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5)N₃:转移到对侧纵隔淋巴结或对侧肺门淋巴结、对侧或同侧的前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3.M:

代表远处转移。

(1)Mₓ:远处转移无法评价。

(2)M₀:无远处转移。

(3)M₁:有远处转移。

二、TNM分期

隐匿癌  TxN₀M₀

0期  TisN₀M₀

ⅠA期  T₁a,bN₀M₀

ⅠB期  T₂aN₀M₀

ⅡA期  T₁a,bN₁M₀;T₂aN₁M₀;T₂bN₀M₀

ⅡB期  T₂bN₁M₀;T₃N₀M₀

ⅢA期  T₃N₁M₀;T₁~₃N₂M₀;T₄N₀~₁M₀

ⅢB期  任何T、N₃、M₀;T₄N₂M₀

Ⅳ期  任何T,任何N,M₁a,b

我们这次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下次再介绍其他的关于肺癌的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