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是根据历史内容所编,文中有关细节可能有所改动,请勿与现实关联,敬请各位理性阅读!

清王朝统治中国共计二百六十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一共诞生了十二位皇帝。

在这十二位皇帝之中,有的非常高寿,就比如说乾隆皇帝。

根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在二十五岁登基,共计在位六十余年,享年八十九岁!皇帝有非常长寿的,自然也就有非常短命的!

就比如说清朝的同治皇帝,他早在六岁之时就继位大统,共计在位十三年,可是年仅十九岁就突然驾崩离世了!

要是感慨同治皇帝短命的话,如果了解完了他的生活习惯再下结论,你肯定又会感慨:这样都能够活到十九岁真的已经属于高寿了!

在同治皇帝六岁那年,他就被早早地扶上了帝位,可是,一个小小的孩童又哪里懂得什么家国大事呢!

于是便有了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国家的一切决策权基本上都被慈禧太后牢牢的把控在自己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世的史学家曾经这么地评价同治皇帝,共计有五条:“幼年丧父、童年无乐、母子失和、婚姻不幸、英年早逝”!

第一条:幼年丧父,这属于同治皇帝的人生不幸!

第二条:童年无乐,对于皇帝身份的人其实也算正常,生在帝王家,便注定了他童年就要生活在尔虞我诈之中!

第三条:母子失和,西太后慈禧对于权力的渴望,必然会造成与同治皇帝之间的矛盾,所以,长达十二年的垂帘听政造成了母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第四条:婚姻不幸,年仅十二岁的同治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压力之下,娶了阿鲁特氏为皇后,既然是被迫迎娶,那么他的婚姻自然是不幸福的!

第五条:英年早逝,其实同治皇帝是有治国才能的,奈何英年早逝,仅仅亲政一年就不幸驾崩了,同治皇帝的英年早逝,在历史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说法。

在清代正史中记载:同治皇帝是死于天花的!

但在中国的民间却流传着另外一些不同的说法,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因此,便同时存在了三种不同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治皇帝的具体死因第一种说法,便是《清实录·穆宗实录》中的记载,在书中具体记载到是:出天花,元气日亏,以致祢留不起”!

这句话虽然仅是只言片语,但也算是官方正式的记载。

除此以外,书中还说到了:“同治皇帝下体溃烂,恶臭不可闻”!

对于记录的如此惨状,明显与轻描淡写的“天花致元气大伤”有一些矛盾和冲突,所以便有人对此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怀疑!

于是便引出了下面的第二种说法,比如在《清朝野史大观》中,则直接用了不一样的描述来记载这件事情。

此书中认为:“同治皇帝出而纵淫,专觅私坊,久而毒发,乃至太医不可治”!

此书中还强调说到:慈禧特传旨,认为同治皇帝恐天花,所以人们不敢对此进行具体议论,太医也只能用治痘的药来进行治疗。

总之,在《清朝野史大观》一书中,作者认为:同治皇帝因为常年混迹于烟花柳巷之中,所以导致感染了病毒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该书的观点,晚清重臣翁同龢更是在他所著的《翁同龢日记》中具体认为:“同治皇帝是患梅毒,而非天花”!

在他的日记中更是给出了大量的证据,以此来证明同治皇帝的确是死于“淫毒”!

作为清朝举足轻重的大臣,翁同龢的这一观点也让许多认为同治皇帝死于梅毒的支持者,变得更加有底气!

最后他们总结出:“由于中梅毒而死极其荒唐,实在是有损皇家脸面,所以才不被计入史料之中”!

天花与梅毒的症状很相似,所以两者恰恰是可以互相掩盖的!

如果要说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在中国古代,是非常讲究“礼”的,平民百姓尚“礼”,帝王更是要克己复礼!

而同治皇帝的真实死因实在是不合礼法,因此就被官方篡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第二种说法属实的话,那么同治皇帝的真实经历其实是这样的:

“幼年时期的同治皇帝饱读圣贤之书,本有很大的希望做一个贤明的君主,但是幼年时期却遇人不淑,再加上自己生性贪玩,便彻底地毁掉了他”!

早在六岁的时候,同治帝就被扶上了帝位,而那时候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全部都是被慈禧精心安排好的心腹之人!

年幼的小皇帝在几时起床,又在几时休息,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在慈禧的安排和掌控之中!

但是,年纪只有六岁的孩童毕竟心性未泯,所以十分的贪婪!

只因一次阴差阳错,他便结识了王庆琪,而正是这个王庆琪将同治皇帝带入到了万丈深渊!

幼年时期的同治皇帝,时长与王庆祺相约为伴,日日在养心殿念书习字,在世人的眼里,这两个人仿佛是一同研习,日日求学的益友。

可是事实则并非如此:两人每天在养心殿里所研习的,全都是一些荒淫、污秽之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庆琪凭借着自己美丰仪,工度曲,善谄媚之术的特长,受到了同治皇帝的极度青睐!

直到后来,他的官阶也从以前的从五品升到了正二品,最后甚至好到了常常与同治皇帝同卧一床!

作为一国之君,却宠幸此等奸佞小人,这便为同治之后的“短命”埋下了祸根!

同治皇帝在位十一年之后,慈禧太后便为他主持了一桩婚事,那就是迎娶阿鲁特氏为皇后!

但是,同治皇帝娶妻大婚之后,非但没有收敛自己的心性,反倒是更加的放浪形骸!

他终日与王庆祺一起混迹在酒肆和青楼之中,在许多次早朝的时候,文武大臣甚至在朝中等到了晌午时分也不见皇帝回来。

也正因如此,朝政便彻底地被慈禧太后所掌控了!

后来,同治皇帝又结识了恭亲王奕欣之子载澄,在载澄的带领下,同治终日出而纵淫,专觅内城酒肆私坊纵乐!

作为一国之君的同治皇帝,却整日只会饮酒作乐,醉生梦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恭亲王奕欣之子载澄,也是一位博才多艺,精于骑射的天之骄子,但是出身富贵的他却只想做个寻欢作乐的逍遥王爷!

载澄的脾气秉性和同治皇帝不谋而合,两人在一起玩耍的时候,甚至还做出过“诱抢族姑”这样的荒唐之事!

堂堂一个九五之尊居然行事如此荒唐,实在是让人不解,甚至大跌眼镜!

后来,慈禧见此二人如此行事实在是有辱皇家颜面,最后便将载澄革职免爵,并且令人严加看管!

而同治皇帝也因为常年的寻欢作乐,毫不意外地染上了一身的“花柳病”!

在1874年,也就是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驾崩于北京紫禁城的养心殿中,年仅十九岁,庙号穆宗,谥号毅皇帝。

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老子,他曾经在《道德经》第十二章里面说过这么一番话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的圣贤已经早早地在几千年前清醒地告诉了世人一些正确的大道理,那就是为人做事应该固守初心,不要被外表蒙蔽了双眼!

我们始终相信,尚在孩童时期的同治皇帝,他在承继先祖的功绩后,本来也是希望可以励精图治做一位好皇帝的!

但是,后来同治经不起身边的各种诱惑,并且逐渐地被欲望所吞没,最终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落得一个“短命皇帝”的悲惨结局!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对于第二种“死于梅毒”的说法并不认同!

他们认为:同治皇帝的英年早逝其实更像是一场策划良久的阴谋!

由此,便引出了下面的第三种说法。

具体经过就是:同治皇帝继位之后,后宫真正的掌权者其实是孝贞显皇后,也就是我们后世常说的东太后。

真正来垂帘听政的理应是孝贞显皇后,而不是慈禧太后!

但是孝贞显皇后为人忠厚老实,口条木讷,不善言辞,并不适合作为一个帝国的统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在与慈禧一同垂帘听政的时候,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听取了慈禧的意见。

虽然东太后本人非常好说话,但是她的存在对于慈禧而言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到了1881年,就在这一年里,年仅四十五岁的孝贞显皇后突然暴毙于宫中,在这个时候,慈禧太后便俨然变成了大清王朝的彻底掌权者!

可是,虽然她是当时的掌权者,但毕竟最后还是要还政于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的,也就是说:慈禧手中巨大的权力是存在有效期的!

那么这个时候,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便成了慈禧太后的“眼中钉”和“肉中刺”了!

但同治毕竟是皇帝,毕竟是九五之尊,不可能如孝贞显皇后一般突然暴毙!

因此,王庆琪便走入了慈禧的眼中,于是同治便和第二种说法一样,被王庆琪带入了万丈深渊,最终得了梅毒而死!

那时候的同治皇帝,他身边围绕的全是慈禧安插的眼线,因此,慈禧必然是知道同治的一举一动的。

同治的声色犬马和醉生梦死,慈禧必然是不仅看在眼里,心里也是十分清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慈禧会对同治皇帝的堕落行径不闻不问,这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一切都是她故意而为之的!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十分隐晦的处理掉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

这样,慈禧太后她才能够永远的牢牢控制住大清王朝的至高皇权!

在中国古代,帝王之位代表着整个天下最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在面对如此巨大权力诱惑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被迅速蒙蔽了双眼!

而慈禧太后为了能够一劳永逸地永远把持住皇权,于是便出此下策,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染疾后草草而终!

真实应了那句古语:“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手段可谓是毒辣无比!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似乎任何地亲情感情都变成了无足轻重的虚幻,都可以被抛弃和背叛!

故事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敬请各位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