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市场化程度最高、创新活力最强的银行群体。从2023年年报看,以10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凭借灵活的体制与机制、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继续加快数字化转型,努力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开拓了新模式、取得了新进展。

发展数字金融,对金融机构而言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必答题”和“抢答题”。总体而言,股份制银行高度重视数字金融,普遍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继续领先于银行同业(详见表1),表现出勇于争先、舍我其谁的决心和气势。

从金融科技投入总量看,在披露数据的9家股份制银行中,金融科技投入超过10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中信银行投入第一次超过100亿元;投入在50—100亿元之间的有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5家,华夏银行、渤海银行等2家投入低于50亿元。从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看,在披露数据的9家股份制银行中,投入占比超过5%的有中信银行和渤海银行等2家,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4家的投入占比在4-5%之间,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3家的投入占比接近4%。

从研发人员总数看,在披露数据的8家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研发人员超过1万人,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4家研发人员超过5000人,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等3家研发人员在5000人以下。从研发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重看,在披露数据的8家股份制银行中,占比超过10%有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浦发银行等4家,其余4家银行占比均在7%以上,其中招商银行占比接近10%。

从横向比较看,大型商业银行同样继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但从表2看,6家大型银行虽然金融科技投入每家均超过100亿元,但占比普遍低于4%;大型银行研发人员数量均超过5000人,但占比均低于10%,其中农业银行占比仅为2.92%。由此可见,与大型银行相比,股份制银行发展数字金融的决心更大,以更大力度强化科技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

第一,从战略层面校准发展方向。如招商银行制定数字化转型三年规划,以“线上化、数据化、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为演进方向,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建设,努力从“线上招行”迈向“智慧招行”。中信银行提出实施“五个领先”银行战略,其中之一是“领先的数字化银行”。

第二,继续强化数字技术硬实力。如浙商银行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完善企业级基础技术框架,在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微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建设实时计算、隐私计算、数据建模、AI基础能力等基础平台。民生银行持续推进基础设施云架构转型,混部技术实现投产。

第三,创新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如浦发银行围绕财富、贷款、结算等核心金融服务加快创新步伐,升级手机银行APP,推出循环额度、线上线下融合的“浦闪贷”等数字零贷产品,消费贷款较上年末净增357亿元。光大银行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开展数据资产增信融资业务实践。

第四,强化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如浙商银行等聘任了首席信息官。华夏银行优化人才分布版图,建立涵盖62个能力项、172个能力要素的数字化人才能力标准;健全培训认证体系,近5000人获得数字技能认证。光大银行建立数据分析师认证和聘任机制,聘任近700名数据分析师。

第五,以金融科技服务科技金融。如兴业银行深化科技、数据、业务融合,有效服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产业数字金融领域的系统建设、平台建设、生态建设。浦发银行全面打响“科技金融”业务品牌,加快打造全渠道、多产品、高效率的数智化“供应链金融”平台。

不过还应该看到,即便在股份制银行内部,金融科技投入和数字金融发展也开始显现“马太效应”。从投入总量看,2023年招商银行金融科技投入为141.26亿元,而渤海银行仅投入14亿元,前者为后者的10倍。从投入增速看,部分股份制银行2023年金融科技投入在连续多年高度增长之后,同比增速有所下滑。部分股份制银行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挑战,队伍稳定性下降。因此,一方面应支持和鼓励领先的股份制银行向同业输出科技系统、产品和人才等服务,以市场化机制赋能金融业发展数字金融;另一方面,规模小、实力弱的股份制银行应强化“业技融合”,基于自身发展战略和重点客群需求优化投入,将钱花在刀刃上。

同时,应坚持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开展数字转型评价工作,将“数字化营收”等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重检数字化转型新阶段的关键不足和差距,提高金融科技投入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