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去年10月份,新一轮的巴以冲突快速外溢,逐渐在中东构成了3个全新战场。一个是以色列对北面黎巴嫩真主党的摩擦,一个是以色列和伊朗在叙利亚、伊拉克的一个博弈。剩下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红海航线封锁事件了。结果真的出乎预料的,最先认输走人的,居然是美国人。

根据美国海军网站的消息,在红海地区停驻了近4个月的时间,美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调任命令。这也标志着,在长达5个月的“海上游击战”之后,美国人终究还是扛不住了,低头认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性的来说,美军航母撤离中东,前往地中海部署的做法来说,理由还是非常多的。比如最直观的一个情况,是舰艇上的补给出现了问题。原本向中东美军运输补给的线路,大部分是从红海走。结果胡塞武装这么一闹,美军补给舰只能绕路去非洲。时间一长,美国财政根本顶不住。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实打实在战场上算了一笔账,然后彻底丢掉了士气。

这个事情我印象还挺深的。当时五角大楼就对关于护航的事情,有提过意见。说是胡塞武装的袭击成本,不过是寥寥几架无人机,再好一点的,也不过是自制的“导弹”。一架无人机,顶多也就千把块钱。可美国护航,拦截这些袭击,一枚防空导弹就是差不多200万美元。双方如果真的想在红海这边打消耗战,那成本完全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句难听的,当初把“艾森豪威尔”号航母部署到中东来,就是一个非常纯粹的政治动作,丝毫不关心军事战略方面的问题。尽管看起来实力不俗,但护航效率、补给问题、对峙成本,全都在表明,这次美国人根本就不该安排航母过来。要航母来,纯粹就是为了给以色列摇旗呐喊的,真正有事的时候,又开始推三阻四。

如果说,当年是为了政治需要,安排航母部署在中东。那么,现在将航母撤走,未尝不可以看做,美国执政集团似乎是准备抛弃内塔尼亚胡。让内塔尼亚胡独自面对中东力量被基本整合之后的反噬。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美国第一次感到扛不住了,“老”了。面对几个新兴的反抗势力,再也做不到当年那种说打就打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