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陶渊明--终章

01

六十三年的光阴真是漫长啊。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或许是不堪病痛折磨,陶先生过得有些颓唐。

即便这样,他依然没有停止他的思考。一个伟大的灵魂,从始至终都在勤奋地沟通万物,自省他省。陶渊明其实有些懒惰,但他又不懒惰。他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但他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哲人。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从没有哪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如此关注过死亡,在跌宕起伏的政治大潮里,时不我待的悲叹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

陶渊明虽然是方外之人,亦不能免俗,在他的诗作里,亦时时充斥着“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的无力感,因而更常有“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患得患失之语。

02

随着衰老的来临,敏感的诗人时时感受到了生命的流逝,他开始日益频繁地掂量生与死孰轻孰重,反复考量生命的意义。晚年的时候,陶渊明逐渐将目光转向生命的终极意义,生与死,舍与得,他一个人苦苦地挣扎于这一场孤独的思辨,在这番激烈的自我救赎的日子里,他不再是那个人淡如菊、澄怀悟道的隐逸之士。

这是陶渊明一生最伟大的时刻。

他写了《形影神》三首,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写了自传《五柳先生》。每一个作品都是陶渊明人生最精彩的注脚,这是独属于陶渊明的一种朴茂和幽深,亦有说不尽的庄严和肃穆。

03

东晋时期,佛教东渐,净土宗始祖高僧慧远以庐山东林寺为道场,创立白莲社,著书立说,弘扬佛道。当时追随者众多,彭城刘遗民、豫章雷次宗、雁门毕颖之、南阳宗炳、张莱民、张秀硕等名士皆来归附,一时使东林寺成为南方佛教中心。现如今佛教徒口中所念的“阿弥陀佛”四字真经,就是慧远大师所创的简易修行方法。

东林教结社念佛,主要依据的经典是《无量寿经》,其理论基础是形尽神不灭论、三世因果轮回的理念。公元404年,慧远大师作《形尽神不灭论》,阐述了人形体有灭,神识不会消亡的道理,解决了三世因果轮回过程中的短板问题,这种对形、影、神三者关系的见解代表了佛教徒对形骸与精神的认识,这一理论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圈层中影响深远。

终其一生,陶渊明始终坚持其自由独立之人格,对于社会上的人事他始终保持和光同尘之态。当时风靡朝野的庐山白莲社,其好友刘遗民亦是忠实信徒,他却不蔓不枝。陶先生其实有些孩子气的,对于大师的“形尽神不灭”理论,他心里是极不认同的,所以他很较真的写了《形影神》三首,序中他自称好事君子,促狭而有趣。

《形影神三首》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君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神 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第一首诗写形对影的赠言:天地、山川之形可以永存,草木虽枯犹能再生,而只有人的形体必然要死亡消失,所以应当及时饮酒行乐。第二首诗写影对形的回答:生命永存既不可能,神仙世界亦无路可通。既然如此,不如尽力立下善德,留给后人,这岂不比饮酒行乐要高尚得多。第三首诗写神针对形、影的苦衷和不同观点进行徘解。认为长生永存的幻想是靠不住的,人生终将一死;但饮酒使人短寿,立善也无人为之称誉,过分担忧生死之事反而会损伤自己的生命;因此莫如顺应自然,以达观的态度等闲视之,不必为之多虑。

04

形神问题由来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特别是崇尚自然顺化的老庄哲学,其中涉及形神关系的论述就很多。形神合一,便是老庄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陶渊明以道家为思想渊薮,在诗中将此前的思想文化资源,尤其是魏晋玄学做了一种特殊的熔炼,真正将儒道合一,把玄学人生化,呈现了盎然的诗意。

诗中的形、影、神三者可以看作是陶渊明的三个分身,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观里的冲突和调和,是陶渊明人生哲学的集中呈现。

在他的思想里,有儒道佛三家的精华而去其恶劣的习气。他有律己严正肯负责任的儒家精神,而不为那种虚伪的礼法与破碎的经文所陷;他爱慕老庄那种清静逍遥的境界,而不与那些颓废荒唐的清淡名士同流;他有佛家的空观与慈爱,而不沾染一点下流的迷信色彩。但陶渊明最终是儒家的子弟,你看他在其二里表明立下善德非为己之后世,而是恩泽后人。

那才是真正的陶渊明,辽阔而通达。

05

有趣的陶先生还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其中的“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我们都很熟悉。在诗中他自拟死者,对于死后的几个瞬间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以一个逝者的视角冷静的看待死亡的真相,死不复生的残酷里却有着奇异的人间温度,真是极其耐人寻味的不朽之作。

《拟挽歌辞三首》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诗意由初亡到入殓到受奠再到安葬,过渡得极自然,毫无针线痕迹。

第一首写初亡之时亲友悲鸣,而个体却大命一归万事休,唯叹生前家贫酒没有喝足,是陶公惯有的旷达与少见的诙谐。第二首和第三首着重描写死亡仪式中的重头戏入殓和安葬。中国人尤其注重死亡的仪式感,城市里亲情疏远还未深显。在农村,一场隆重的丧葬活动往往会持续数日,吹拉弹唱的现代乐队、职业哭亲队以及披红挂绿的热闹酒席,时时会让你生出人生如戏的荒唐感。

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而真正能勘破生死关者,在当时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而已。陶渊明深知圹坑一闭,人鬼殊途,他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识透人生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精辟之语。对于生与死,他持一种极坦率的态度,认为“到了该死的时候就任其死去好了,何必再多所顾虑!”

06

陶渊明虽不尚佛,他的人生却始终有佛家的静穆之气。陶渊明的静穆,不是人为蒲团入定的结果,而是超越了功名富贵死生得丧后精神的宁静与安详,是成熟的人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力量,因而丝毫没有身如枯槁的滞寂之病,即恬然静穆又洋溢着生生真机。

临终之年,他写下了《自祭文》,从从容容的和这个世界告别。他说“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面对即将来临的告别,他无悲无喜,冷静而自持的剖陈充实的一生。

虽说自己“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但他自认为“乐天委分,以至百年”。一生艰辛,在生命的最后时候,他与命运握手言和,纵有太多的不甘,仍然不负生而为人。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自祭文》节选

人生一世,实为不易,所以我们都会爱惜它,期期有所成就,因而格外珍惜时光。大多数人都希望生前为世人所尊重,死后被世人所思念。可叹我并不以受到宠爱为荣耀,这是我小小的与众不同。身居陋室那又如何,终不负一生饮酒赋诗。我识运知命,所以能无所顾念。今日我这样死去,亦没有遗恨了。汲汲老矣,仍依恋着退隐的生活,今年老而得善终,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自祭文》节选

对于死亡仪式的看淡,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们最可敬的豁达。陶渊明在祭文的最后交代不封不树,让他安静的归于尘土。墓地空阔,万事已灭,既不用垒高坟,也无需墓边植树,时光自会流逝。既不以生前的美誉为贵,又岂会看重那死后的歌颂呢?

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07

有学者说陶渊明是魏晋人格理想的实现和完成。他以自己的生命境界展示了魏晋玄学主题的深度,他在饥寒之忧、陇亩之勤、居常之念中,经由忧勤克己的功夫而臻于洒落悠然的境界,解脱了一切功利成败、贫富、穷通乃至生死的束缚,他的人生是真正的无所挂念的洒脱、无所欠缺的圆满。

诗人归去!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参考文献】

《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年

《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

《魏晋风度诗与思》卫军英 浙江大学出版社

《六朝文学史》 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先唐文学十九讲》 李旭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

《澄明之境》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无官一身轻,谁解陶渊明?》戴建业 海南出版社

《陶渊明的遗产》张炜 中华书局

《灵光澈照》韦凤娟 河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