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一天,毛主席同往常一样在查看群众与朋友的来信,在阅读到其中的一封时,毛主席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之中。

这封信的主人叫吴启瑞,与毛主席素昧平生,而她写信的目的却是想请求毛主席帮一个忙。

毛主席在一番感慨过后,提笔写下了一封回信,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启瑞到底是谁?她所求的是什么事?毛主席又为何爽快地答应帮忙呢?

毛主席的恩师王立庵

早在36年前,也就是1914年,毛主席还在学生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就读。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上课的日子里,毛主席不仅学习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更是确立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奋斗终生的伟大志向。

在教导毛主席的老师中,有一位老师对毛主席的影响颇为深远,他就是王立庵。

年少时的毛主席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异常浓厚,再加上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导致毛主席的国文水平远超一般同学,在整个学校里都非常有名。

但是,对语文的兴趣也让毛主席没有精力学好数学,于是便有了一个典型的特点:偏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于数学可以说是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这让他的数学成绩在班级里排在末尾,而王立庵正是毛主席的数学老师。

王立庵为人谦和有礼,非常爱才,他对毛主席这个学生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哭笑不得。

一方面,王立庵非常欣赏这个酷爱读书的学生;另一方面,他又气愤于毛主席经常旷课,还经常在数学课上看《昭明文选》。

但是,王立庵却并没有说毛主席,更没有对毛主席弃之不管。

在一个星期天,王立庵特地将毛主席叫到了自己家里,对他说:“润之,我今天叫你来就是想跟你谈一谈学习方面的事。我知道你喜欢学习,特别是文学与哲学,那为什么不花一点时间用到数学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毛主席如此回答道:“王先生,我的确更喜欢社会科学,因为在当今时代,想要拯救中国,只能用哲学、教育学和历史学来改造中国人的思想。而其他的学科,没有这方面的作用!”

王立庵在听了毛主席的话后大为惊讶,他此时才终于明白了这个孩子为什么不学数学,也终于了解到了这个孩子的志向竟然如此远大。

王立庵又对毛主席教导说:“你说的是没错,但是现在我们国家这么落后,被别人欺负,还是因为我们的科技不够发达,其他国家都进行了工业革命,而我们的生产力还是很落后,怎么和别人比呢。”

听完王立庵的话,毛主席觉得很有道理,同时也认识到了学习数学也是很有必要的。

1915年暑假,毛主席留校学习,他每天都会去王立庵先生那里补习数学,后来王立庵干脆将毛主席接到了自己家里寄宿,一心一意地辅导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中,王立庵得到了毛主席发自内心的敬重。

因为王立庵不仅是数学教员,同时古文、书法甚至医道的水平都非常高,再加上对毛主席的特别照顾,这让毛主席在精神和感情上都受到了王立庵的影响。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和王立庵的儿子王人路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王人路亲切地称呼毛主席为“毛大哥”。

在后来的日子里,王立庵还会刻意将毛主席不及格的数学试卷批改成“及格”,以此来鼓励毛主席,让他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文史哲学。

由于毛主席的年少傲骨,这让他多次差点被学校开除,而王立庵,每次都会出来维护毛主席,为他说好话,这才让毛主席能继续留在第一师范学校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0年7月,王立庵又资助资金短缺的毛主席500元来筹办文化书社,点点滴滴,都被毛主席记在了心里。

吴启瑞对毛主席的请求

毛主席轻叹了一口气,将思绪拉回了现实,他叮嘱工作人员将信尽快寄给吴启瑞。

原来,吴启瑞是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员,而她的丈夫正是王立庵的儿子王人路。

王人路患有脑溢血,在1948年病逝于上海。

在弥留之际,他曾对吴启瑞说:“以后你遇到困难,可以去找毛大哥,他与我关系非常好,跟我父亲更是师生之情。”

要知道,毛主席从来不会因为私人关系对别人特殊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此时此刻,恩师的家人有了困难,自己于情于理也不能不闻不问,并且吴启瑞要他帮的忙也在可考量的范围之内。

于是毛主席给吴启瑞回信道:“启瑞先生,五月来信收到,请持此信与当地适当机关的负责人联系。”

信中又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关心以及对孩子们的问候。

吴启瑞请求毛主席帮忙的事正是让自己的小女儿心月、小儿子心丰和心支加入苏南区干部子女班。

吴启瑞与王人路是同事,他们相知相爱,并且有了8个孩子。王人路早在1919年,就在上海中华书局担任了一名美术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国共内战的时候,王人路由于立场问题备受排挤,所以生活也变得紧张窘迫起来,最终染病去世。

而吴启瑞则担负起了抚养八个孩子的家庭责任,这对于一个战乱年代的女性来说,无疑是步步维艰。

吴启瑞凭借自己的文化知识,来到了无锡师范附小当了一名教师。

但是她每月的工资只有47元,八个孩子要抚养,其中还有三个营养不良,注射了卡介苗,身体堪忧,这一切都让吴启瑞深感心力交瘁。

无锡解放后,有一天,吴启瑞无意中翻看到了毛主席青年时代的文献,才发现自己的公公王立庵竟然是毛主席学生时代的数学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吴启瑞回忆起了丈夫临终前的话,走投无路的吴启瑞仿佛看到了一丝光明。

但是写这封信时,吴启瑞也是十分纠结的,一方面是这封信能否寄到毛主席手中还是未知数。

另一方面,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毛主席作为人民的领导,肯定是日理万机的,此时来麻烦他,自己多少有点忐忑不安。

但是转念想到自己的孩子,吴启瑞最终还是决定试一试。

作为一个文化人,吴启瑞还是非常有素养的,她对这封信斟酌了很久,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写上去。

1950年5月22日,吴启瑞写完了这封信,这封信也成功地送到了毛主席的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信的开头,吴启瑞介绍了自己和丈夫的身份,并且特地说明了王人路是王立庵的二儿子。

随后,她又如实写出了自己生活的困难,仿佛隔着纸张,也能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悲伤。

在信的最后,吴启瑞请求毛主席帮助安顿自己的三个孩子,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

毛主席一字字地看完了信件,认真地在某些地方用毛笔画了标记,并在信的最后进行了批注,告知吴启瑞是8个孩子的母亲,请求让孩子加入苏南区干部子女班,随后将信批转给了时任中共苏南区党委书记的陈丕显。

陈丕显在收到信后,非常重视,在与苏南行署主任管文蔚等人讨论,最终决定将吴启瑞的三个孩子安排在吴启瑞所在的无锡师范附小免费就读,并且会在每学期开始时,给予吴启瑞一笔资金资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没有进入苏南区干部子女班,但是吴启瑞的生活还是因此得到了极为明显改善,她的孩子也更方便照看了。

从此,吴启瑞的生活开始慢慢好转,变得稳定下来。

毛主席再一次帮助

十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此时的吴启瑞已经容颜苍老,满头白发,她的孩子们也都终于长大了。

十年的时间,吴启瑞一直对毛主席帮助自己的恩情念念不忘,每次回想起,都会心生感激之情。

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她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毛主席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毛主席来到上海视察,见到了陈丕显,向他主动问起了吴启瑞的事。

在了解到吴启瑞生活情况后,毛主席放心地点了点头,随后毛主席说道:“去将吴女士接到上海来,我想见见她。”十年来,毛主席一直都没忘记挂念吴启瑞。

陈丕显立马通知了无锡统战部,无锡统战部部长徐中孚在接到这一通知后,冒着雨去到吴启瑞家。

吴启瑞得到消息后自然惊喜万分,坐着专车赶往上海。

1960年6月26日下午,毛主席特地在锦江饭店接见了吴启瑞,吴启瑞与毛主席会面后,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还是毛主席主动与吴启瑞握手打招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提到了恩师王立庵,感慨道:“1927年,人路兄弟的继母来到武汉时,我才知道立庵先生已经去世一年了,如果立庵先生还在世的话,现在已经有93岁高龄了。”

吴启瑞点了点头,想起了往事,也是一阵伤心,泫然欲泣,毛主席又悉心安慰了几句。

随后,毛主席又问起了吴启瑞的8个孩子。

吴启瑞当然骄傲地向毛主席一个个地介绍,可能是太过激动,少说了一个。

毛主席问到:“我不是有8个侄子侄女吗?还有一个呢?”

吴启瑞笑了笑,跟毛主席解释那个孩子现在正在师范学校教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听到后笑了笑,说道:“我与你们家可是世交啊,王立庵先生是老师,现在他的儿媳孙女都是老师,一家人都是老师,这是好事啊!”

两人一谈就是一个多小时,这时候吴启瑞一再请求毛主席去休息,毛主席则笑着摆了摆手,说到:“我们去院子里逛下吧。”然后披上外衣走了出去。

工作人员搬来了两把椅子,两人在院子里坐了下来,聊了一会后,两人又拍下了珍贵的合影。

在分别之时,毛主席叮嘱道:“吴老师,你多保重,请代我向孩子们问好。”

吴启瑞又向毛主席表达了感激之情,然后不舍地告别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7月19号,吴启瑞向毛主席寄送了一封书信,信中多是感激与问候之语,而7月19号,正是十年前,毛主席给吴启瑞回信的那一天。

一个多月后,吴启瑞再次收到了毛主席的来信,原来是毛主席告知吴启瑞,已经将《毛泽东选集》和两张两人的合影寄了过去。

吴启瑞收到照片后,自然觉得十分有意义,视若珍宝,将照片小心地收藏了起来。

1961年一月底,在新春佳节将来的时候,毛主席又嘱咐自己的秘书将自己的1000元稿费寄给吴启瑞,让她不用归还,并且写了一封问候信,祝福吴启瑞新春快乐。

那时候的1000元,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吴启瑞一家生活清苦,最小的孩子王心支又患有疾病,这1000元无异于雪中送炭,帮助吴启瑞渡过了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吴启瑞由于表现出色,被增补为无锡市政协委员,她的孩子们也都有了自己的未来,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无疑是令人羡慕的家庭。

1976年9月9号,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逝世,得知这个消息,吴启瑞哭成了泪人。

毛主席不忘恩情,对她一家人不断扶持,帮助她走出了人生的最低谷,两人还成为了能说话的朋友,这怎么能不让吴启瑞铭记终生。

毛主席曾对儿子毛岸英教导道,“放下架子,不要搞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都是毛主席自己的行事准则,他从不表现得高高在上,也从不答应“走后门”的事。

毛主席重情重义,他的举动为人称赞,既帮助了吴启瑞,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准则,他和吴启瑞的故事,无疑是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