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之家 | 温暖驻外人

数十万驻外人都在关注

记得第一次去非洲的时候,有人问我:你印象中的非洲是什么?

我说是非洲五霸(非洲狮、非洲象、黑犀牛、非洲豹和非洲水牛),是非洲辽阔的大草原上长满金合欢树,是三毛书里数不尽沙子的撒哈拉沙漠,是炎炎夏日缺水干旱的水深火热生活......但真实的非洲真的是这样吗?

第一次出国,2015年,就是去非洲,国内小伙伴知道后都惊呆了,他们调侃说是因为皮肤黑要去非洲找存在感吗?又或是找不到女朋友要去非洲找媳妇吗?说起来去非洲的真实原因很现实,当时恰巧负责的是非洲市场,又恰巧是个男生,去非洲的风险性比女同事小很多,于是就跟非洲结了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驻外非洲的第一个国家是一个高原上的国度,埃塞俄比亚,它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拥有近3000多年的历史,1.2亿的人口,也是非洲大陆上仅次于埃及的文明古国;这里不仅是人类进化的摇篮(lucy老奶奶的骸骨),它也是咖啡(coffee)的发源地;有人称它是非洲屋脊,也有人叫它东非水塔;

在这个神奇的国家,它有自己的日历,按照埃塞俄比亚的日历今年才2016年(国际公历2024年);这里一年有十三个月,可以晒13个月的阳光,有着80多个民族,汇集八十多种方言;东非裂谷带,部落高原,火山低谷,城堡宗教,该有的现代文明和不文明这里都有,可能印象最深的还有当下埃塞北部无止境的内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经常听到国内想过来的朋友问埃塞俄比亚安全吗?要说他安全吧,大半夜一个人走在街上也会被抢,你说他不安全吧,在首都待着白天也没什么特别状况;商人喜欢逐利,又或许是国内营商环境太卷,这些天都可以在埃塞首都机场、投资局、工贸部、移民局遇到各行各业来埃塞投资咨询的老乡们。

他们中有人从事进出口贸易当地建仓库找代理分销,也有人把国内产能转移到埃塞建工厂炼钢、建材、制衣、鞋帽、制鞋、纺织、制箱包等等;也有很多老板在这里白手起家,当地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随着非洲出海投资热潮,各种家用电器,日用品,五金建材等工厂也落地生根遍布各个国家,就像不管你走到哪个非洲国家,你都可以找到所谓的“中国城”或是“中餐厅”,它们遍布在都市的大街小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来埃塞俄比亚的投资者看中它的市场体量(1.2亿人口),看中这里廉价的劳动力(200-300块RMB/月),看中这里某些行业的原材料容易获取,但老埃塞的投资者常常会抱怨这里货币又贬值了,当地币比尔收了一大堆但怎么把它换成美金不亏本汇回去是个问题?有些商人在这里看似越做越大,投了一家又一家的实体产业,但他们的内心也是慌得很,但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政局稳定,没有人会嫌弃当地钱赚多了,虽然只是有些“烫手”而已。

2024年,机缘巧合我再次回到非洲埃塞俄比亚,幸运的是很多老朋友们都还在,在这里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有一肚子的传奇故事。

这些故事有智斗偷盗抢劫犯的,有跟当地人打了几年官司的,有因为奇葩原因被关到警局不止一次的,还有在枪林炮火中死里逃生的,有被莫名其妙被税务罚款几个亿当地币的,有被当地媳妇骗钱骗卷款跑路的,还有被所谓老乡黑中介签证ID坑到上黑名单回不了国的,或许那些年吃过的亏最后都会成为通往坦途的经验,庆幸的是大部分人都挺过来了,现在都还过得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和朋友在beergarden喝酒,酒一上头他说出了这么一段话:每一个来埃塞当老板的人都值得被尊重,但也要经得起诋毁,几年前我不喜欢喝酒应酬,现在我也还是不喜欢但会去做这些事,因为生活不会管我喜欢还是不喜欢,在埃塞待了这么多年,赚不到钱才是应该觉得羞愧的?

确实,在非洲工作很能挑战人,没有家人,没有熟悉的朋友,有的只是单枪匹马闯荡的勇气,还有埋在心里的一颗种子,每天早晨喝一杯1块钱的咖啡,抬头看看异国他乡的太阳,街头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都是人间真实。如果没有在非洲体验过失望、绝望、再到看到希望,那绝对是不完整的非漂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在非洲哪一个国家工作或是生活,很多国家的局势都没有想象中的稳定,种族冲突,土地之争、政权交替、选举骚乱甚至是战争;除了要经历这些不可控的,你还有可能会遇到的偷窃,抢劫,勒索等,再加上当地语言的交流障碍,各种朝令夕改的当地法律法规政策,还有那些防不胜防的病痛,做生意的担心汇率大涨大跌汇不回国等实际问题;

不管遇到上述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是来非洲投资的一道坎,有些企业家熬过去了风生水起,有些投资者挺不住了选择离开换个国家试水,乱世年代总会有人能够找到机会,有人敢选择逆行。

就像John说的:全部家当都压在这边了,要么回国负债打一辈子工也未必能还完欠款,要么在这边跟子弹比比运气,运气好就衣锦还乡,非洲还是那个非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