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56年,蒋维平在北京军区第一届党代会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蒋维平,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五六十年代的张家口,他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出名并非位高权重,也非战功显赫,而是他老人家1938年参加革命的时候已是60岁高龄,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蒋老一生坎坷,曾在段祺瑞的部队当过团长,北京房山人,后离开部队从医,是远近闻名的医生。抗战爆发后,1938年共产党的部队到了他的家乡,他老人家毅然决然地带上义子和自己所有的医疗器械随部队到了延安。那時的延安缺医少药,蒋维平得以大展身手,看病、做药样样精通,多次受到毛主席的嘉奖,谢觉哉还赋诗一首赞扬他"兵农礼乐般般会,手脚心神件件优。九州踏遍归玄圃,花果山中一老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的胡子最帅?由干革命的特殊原因,经中央批准,党和军队中出现了一批留胡子的领导人和将军。如董(必武)胡子,贺(龙)胡子,王(震)胡子。但胡子留的最长最多的却是蒋维平。
谁授衔时的年龄最大?大概一般人第一想到的是朱老总,1955年授元帅时69岁,也可能有人想到张云逸,1955年授大将时63岁,但1955年授衔时最年长的军人是蒋维平。那年他77岁,比朱德还大8岁。蒋老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0年授予中校,在张家口长期担任251医院副院长。
蒋维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务工作模范、劳动英雄。1878年生,河北省房山县(今属北京市)人。早年当过徒工、长工,后在北洋军和大同煤矿谋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激于民族义愤,投身抗日斗争,任北平参战军第3师管马处主任委员。不久该军解散,他返乡开设西药店。
1938年2月,当八路军第120师359旅挺进平西、路经其家乡时,他已年届六旬,为实现抗日夙愿,毅然关闭药店,携带全部药品参加八路军,从事医务工作。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顾年事已高和环境艰险,苦心钻研中西医学,爬山越岭采集中草药,深入民间收集药方300余种,配制丸、散、膏、丹等40余种,治愈大批伤病员。1941年春,部队进驻陕西省米脂县,病员集中,药品奇缺。他带领40余人四处搜集芒硝,制作硫酸钠,并利用当地动、植物和矿物原料,配制出疥疮一扫光、光明眼药膏、疟疾丸、外科治腐膏和复方氧化钙等药品,缓解了药品困难。1943年,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他担任南泥湾九龙泉某团农场场长,不顾年迈,带领全场100余人,开荒400多亩,当年达到粮食自给,并上缴公粮2.88万公斤。同时,开办木工厂、碾米坊,组织制药、编织和烧炭,把农场建成为第359旅的第一模范农场。1944年被评为旅劳动英雄和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

1946年7月,担任八路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分院副院长。在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中,率领医护人员救治伤员1200余人,并亲自管理由400多名伤员组成的连队,使之成为模范连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9月,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副院长。1964年7月12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