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一段时间高涨后,国际金价近日明显回调,品牌首饰金价也随之降低。据中国证券报,“五一”假期期间,记者走访调研黄金消费市场发现,受国际金价回落及“五一”假期促销等多重因素影响,终端黄金价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不少品牌黄金优惠后的价格重回600元/克以下。

黄金突然没人买了?

与五一假期热门旅游城市“人从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金店门可罗雀。

光大证券研报显示,短期内受金价高企影响,黄金首饰零售端需求偏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3月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增速较2024年1—2月环比下滑1.8个百分点。

据潮新闻报道,假期中杭州武林商圈一家金店店长王女士称,这个五一,生意实在有点淡:“我从业20年了,今年五一,是从业来生意最淡的五一假期,五一前三天,最淡的一天只做了2万多元生意,以前五一最少也有5万多。”王女士说,市民外出旅游叠加金价高位,是假期金店生意清淡的原因。

早在放假前,王女士预感五一假期销售不会太好,因此没有安排员工加班,这也是极少有的情况。“以前假期多少都安排销售加班,因为走进来逛的人多,不加班怕接待不过来,四月份以来金价一直在高位,来逛的人都明显少了。”

王女士透露,她昨天还去杭州一家珠宝城逛了一圈,发现各家店铺同样没多少顾客。“有些顾客说等六月大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这么说,实际上很多顾客从春节等到三八节,又从三八节等到五一,还是没有下手。其实这个五一金价算是便宜的了,大家快来买才对啊!”王女士感叹道。

杭州一位拥有三家珠宝店的老板张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假期生意确实没有以前的假期生意好,他也没有安排员工加班,5月2日他索性带着家人去旅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贝也“泪如雨下”

广东人李强2021年毕业后来到水贝,经营一家黄金店铺。李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前两个月黄金价格涨得太快,店里客人少了有一半,“黄金首饰只对要结婚的人来说是刚需,其他人就是逛一逛看看款式,问完价格偏高,那就再等等。”

李强的店铺位于水贝万山其中一座商场的一楼电梯处,一下午都冷冷清清,很少有顾客驻足,“这次五一又赶上下雨,顾客都不如以往(金价上涨以前)周末人多。”

对黄金终端卖家而言,金价上涨不见得是好事。李强告诉记者,相比于服装、化妆品行业,黄金是“保值”的,但只有卖出去才能赚到这笔金价暴涨后的差价,现在价格高卖不出去,还要承担经营成本,涨再多,价值都是“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费大跳水,赔本赚吆喝?

多位金饰加工企业人士向记者感慨说,今年以来,金饰销售需求经历“大起大落”。

“2月春节假期前,下游金饰零售商的积极备货,令我们差点应接不暇,但3月金价启动飙涨行情后,来自下游金店与金饰零售商的金饰订单大幅跳水回落。”上述金饰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较大规模的金店每月要备货约10公斤金饰品,但3月以来,他们的备货量仅有2—3公斤,且“五一”假期前的金饰补货热情尤其疲弱。

这位金饰加工企业负责人直言,这也造成不少金店与金饰零售商开始“比拼”加工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水贝地区金店人士告诉记者,相比其他地区金店即便给出各种金饰品价格优惠,但仍将金饰品加工费努力维持在约百元/克,水贝地区个别中小金店竟然将古法金饰品加工费调降至3—5元/克。

他直言,在国内其他地区金店金饰品销售相对冷清的情况下,水贝地区凭借较低的金饰品单克销售价格(因为金饰品加工费大幅调低),仍能吸引众多消费者前往购买黄金,令当地部分商场调高金店柜台租金,成为当前金饰品销售清单环境下的一大“奇特景象”。

这也引发不少金店好奇——在将古法金加工费降至3—5元/克后,这些金店如何盈利?因为这个加工费意味着他们很可能赔本赚吆喝。

黄金“狂飙”之下,消费者转向

受金价高位运行影响,越来越多境内消费者的黄金投资对象,正从金饰品转向黄金ETF。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相比一季度国内黄金ETF的总持仓量同比增加5.5吨(至67吨),4月国内黄金ETF迎来大笔资金流入,令其黄金总持仓量单月大涨约24吨,创下单月资金流入最高记录。上述国内黄金ETF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令他们相当震惊。

相比机构投资者,消费者配置黄金ETF的热情似乎更高。原因是越来越多消费者在看涨未来黄金价格,却不想购买昂贵金饰品的情况下,会将目光瞄准黄金ETF。

据证券时报,天弘上海金ETF的基金经理沙川分析称,各国央行还在持续购买黄金,推动黄金价格上涨超过过往临界值,这导致一些持观望态度的投资者或趋势交易者入场追高。

但与过去不同的是,近期金价上涨与实际利率上行其实是不符合历史规律的,表现出了非基本面的交易性因素。央行购金行为有一定持续性,但趋势性的追涨和空头的止损行为可能不会持续。“未来,金价可能在当前水平或短期上涨后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或震荡。资产波动性将增加,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需要谨慎考虑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