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该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生效。

这是自198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学位法律制度首次全面修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学位法:
打击学术不端,提高毕业门槛

学位法为保障学位授予质量,作出了哪些具体规定?一起来看看新《学位法》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点:

加大学术不端打击力度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林华介绍,抄袭、人工代写等都属于学术不端。

另外,学位法明确,通过违法违规手段取得入学资格和学籍的,都属于不授予学位还要撤销学位的情形。

学位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学位申请人、学位获得者在攻读该学位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
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被认定为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取得入学资格、毕业证书;
攻读期间存在依法不应当授予学位的其他严重违法行为。

高校必须提供异议申诉通道

新学位法在规范学位授予、保障培养质量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保护学生的权益,健全了学位授予争议的解决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要求高校必须提供异议申诉渠道。

如果学位申请人对学术评价结论有异议,或者对高校不受理学位申请、不授予学位或撤销学位等行为感到不满,需有途径可以进行复核解决。

学位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学位授予单位拟作出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决定的,应当告知学位申请人或者学位获得者拟作出决定的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听取其陈述和申辩。
学位法第四十条规定:学位申请人对专家评阅、答辩、成果认定等过程中相关学术组织或者人员作出的学术评价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学术复核。学位授予单位应当自受理学术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重新组织专家进行复核并作出复核决定,复核决定为最终决定。学术复核的办法由学位授予单位制定。
学位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学位申请人或者学位获得者对不受理其学位申请、不授予其学位或者撤销其学位等行为不服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复核,或者请求有关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处理。

授予专业学位可按专业实践成果进行答辩

学位法从法律角度明确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区分,并强调了分类发展和分类培养的重要性。

据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介绍,学术学位更注重培养学生在理论方面的创新能力,而专业学位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国家的发展,专业学位的培养与学术学位同等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表示,专业学位的评价将更加注重对专业实践成果的考量。

这意味着,专业学位的答辩可以根据专业实践的成果或创新性成果来进行。

学位法第十九条规定:接受本科教育,通过规定的课程考核或者修满相应学分,通过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等毕业环节审查,表明学位申请人达到下列水平的,授予学士学位:
在本学科或者专业领域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者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初步能力。
学位法第二十条规定: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通过规定的课程考核或者修满相应学分,完成学术研究训练或者专业实践训练,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表明学位申请人达到下列水平的,授予硕士学位:
在本学科或者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学术学位申请人应当具有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专业学位申请人应当具有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
学位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接受博士研究生教育,通过规定的课程考核或者修满相应学分,完成学术研究训练或者专业实践训练,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表明学位申请人达到下列水平的,授予博士学位:
在本学科或者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全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学术学位申请人应当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专业学位申请人应当具有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
学术学位申请人应当在学术研究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专业学位申请人应当在专业实践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

答辩委员会应当场宣布是否通过

新学位法提高了答辩程序的完善度,明确答辩委员会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答辩,答辩以投票方式表决,并当场宣布是否通过。

学位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位授予单位应当按照学科、专业组织硕士、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不少于三人。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不少于五人,其中学位授予单位以外的专家应当不少于二人。
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应当在答辩前送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审阅,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独立负责地履行职责。
答辩委员会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答辩,就学位申请人是否通过答辩形成决议并当场宣布。答辩以投票方式表决,由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除内容涉及国家秘密之外,答辩应当公开举行。

新学位法对大学生、留学生有什么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学位法》加强涉外学历的管理对留学有什么影响?境外学历回来还能不能认证了?

新的《学位法》除了更新教育法律的框架,更多地是想传达教育公平的理念。

对于学校来说,学位授予将会得到法律层面的规范;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学位的获取也有了规范透明的要求。这将震慑和纠正那些“钻空子”、“水学历”的歪风斜气,以确保证学生拿到手的学位和学历有含金量。

其次,《学位法》也明确了境外个人在学位授予单位学习和申请学位的条件,规定了境外学位在国内的认可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涉外学位的授予和管理程序。

同时,《学位法》的颁布也有助于提高中国学位的国际认可度,中国学生和学者可以更好地展现实力并参与国际合作。

此外,可以明显预见的一点是,《学位法》明年正式施行后,国家对于海外学历的认证肯定会越来越严格。

虽然学位法的实施加大了对国外学历的审核力度,但国家仍然鼓励留学,认可国外学历的合法性和重要性。对于留学生而言,新的学位法意味着更高的门槛和更严格的要求,将屏蔽掉很多不规范的留学项目,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更加可靠的学位认定机制。

可能会对学位申请和授予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一定会使得拿学位变得更难。

总的来说,学位法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学术创新、规范学术环境,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界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境外学历认证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学位法》并不影响境外学历的认证,换言之教留服认可的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历可以正常进行认证。

海外学位如何认证

那么留学生回国后,如何进行学历学位认证呢?

首先,要强调一点,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是申请者的自愿行为,不具强制性。但如果不认证的话,回国后的就业、落户、申请创业基金等都都将无法享受。

外籍人士或是在留学期间获得外国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公民均可以申请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认证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文凭证书
  • 护照/通行证/身份证
  • 居留卡/签证/签注
  • 证件照片
  • 授权声明
  • 其他材料

当然,不同情况的留学生需要提供不同的材料:

  1. 国外学习的申请人应提供在外学习期间使用的护照。需扫描上传的内容包括:首页(个人信息页)、学习期间签证页(电子签或居留卡也需提供)。如所认证的文凭证书早于10年前颁发,申请人还需提供学习期间使用的护照上所有的出入境章。
  2. 港澳台地区学习的申请人应提供学习期间使用的通行证。需扫描上传的内容包括:首页(个人信息页)、学习期间签注记录(卡式通行证需提交正面及背面)。如所认证的文凭证书早于10年前颁发,申请人还需提供学习期间通行证上所有的出入境章。
  3.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学习的申请人如您在国(境)外学习时间不足6个月(180天)需提供个人身份证正、反两面扫描件,不需要提交护照相关信息;如在国(境)外学习时间超过6个月(180天),请按照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学习的要求准备材料。


海外学位详细认证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注册登录

首先打开网页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大厅(http://zwfw.cscse.edu.cn/),然后点击右上角的【登录】,选择【个人用户登录】,如果没有账户,则点击【立即注册】,完成账号注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提交认证申请

登录后返回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大厅首页,选择【学历学位认证】-【在线申请】-【增添认证申请办理】,同意申请协议,开始填写认证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进行人脸识别身份认证(通过扫描网页提供的二维码,下载【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手机APP,进行人脸识别身份认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填写学历学位认证正式申请【基本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选择申请类型【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填写学历学位认证正式申请【申请信息】(学位信息、学习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填写学历学位认证正式申请【其他学习经历】(从高中阶段开始填写,至少填写两条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学历学位认证正式申请【上传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学历学位认证正式申请【确认提交】(最后确认自己所填信息,如无误,则勾选最下面的保证书并点击【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支付认证费用

学历学位认证正式申请提交成功后,申请人需【在线支付】认证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教育部官网的认证时间是10-20个工作日。在认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要补交相关材料的情况,会发送至手机/邮箱通知。补交材料操作方式:登录系统后,点击首页右上角【用户中心】,可以在“我的申请”中查看到正在认证中的申请,需要补材料的认证申请会出现“补材料”的按钮,点击后根据指示补充材料即可。

教育部认证院校(部分)

另外,如要查询学校是否获得了国际认证,可前往中国留学网进行查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目前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海外大学有:

美国受认证的学校为1,534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受认证的学校为159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拿大受认证的学校为156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受认证的学校为111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