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在校园操场举办了“妈妈,我想对您说”的母亲节主题校会。此时的校园操场,恰似洋溢着感恩与温馨的港湾,处处弥漫着温暖与感动的气息。会场上,感恩之情如春风般拂面,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仿佛一首充满感恩之情的乐章。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在默默传递着感恩的讯息,绽放出勃勃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会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精彩纷呈的歌伴舞《陪你长大》,表达着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赢得了阵阵掌声;其二,正值母亲节,同学们以各种别出心裁的形式向母亲献上了特殊的礼物,其中7个小队还进行了独具创意的展示,令人眼前一亮;其三,孩子们在优美的手势舞中与大家欢快地分享母爱、感受母爱,使深厚的母爱在校园中如涓涓细流般流淌。

感恩的种子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母亲表达着最真挚的感激与爱意。这场校会不仅是一次情感的交流,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理教育。让同学们懂得了感恩的真谛,培养了他们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良好心理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歌伴舞《陪我长大》。陪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情感,它让大家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安全和爱。妈妈们的陪伴,让大家学会了爱与被爱,塑造了性格和价值观,也让童年更加美好和难忘。

母亲节的特殊礼物

母亲节的特殊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小队的爱心贺卡,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卡片,更是满载着孩子们对母亲深沉的爱与感恩。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孩子们的真心与真情。这张贺卡,是孩子们用心绘制的杰作,承载着他们对母亲无尽的祝福与感激。它是爱的象征,代表着孩子们对母亲永恒的依恋。通过这张爱心贺卡,孩子们向母亲传递了最温暖的情感,让母亲感受到了他们的成长与进步。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一份充满爱意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小队:爱需要沟通。爱,源自心灵的深处,沟通,是爱的桥梁。

在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用沟通,传递对妈妈的深深爱意。

对妈妈说声“我爱你”, 告诉她你的感激与思念。聆听她的故事和心声,感受她的温暖与关怀。不要让爱只藏在心底,用沟通让爱绽放光芒。让妈妈知道,她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小队:爱心晚餐。母亲节,爱心晚餐,意义非凡。一顿爱心晚餐,满满的都是爱。是对妈妈辛勤付出的感恩,是对妈妈无私奉献的回馈。这顿晚餐,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心意的传递,情感的交流。

让妈妈感受到爱与关怀,让家庭的温暖在餐桌上蔓延。用心烹饪,用爱陪伴,这就是母亲节爱心晚餐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小队:好的学习习惯,是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努力学习,是对妈妈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每一次进步,都是给妈妈的惊喜。

妈妈的笑容,是努力的动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让妈妈为大家骄傲!母亲节,用优秀的成绩单,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母亲节,学习习惯是最好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5小队,母亲节来个爱的约定!约定,用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每天给妈妈一个拥抱,让她感受温暖。经常陪妈妈聊天,分享快乐与烦恼。与妈妈相约,不发脾气,感恩她的付出。送妈妈一份特别的礼物,给她一个惊喜。一起陪妈妈散步,享受温馨的时光。这个母亲节,约定成为最美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小队:爱心服务。哇,第六小队的队员们真的太贴心啦!这些举动都是满满的爱呀!捶腿、倒茶、按摩、洗脚、做饭,每一项都能让妈妈感受到孩子们的关心和感恩。这是一个非常温暖的母亲节,相信妈妈们一定会非常感动和幸福的!你是其中的一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七小队母亲节,爱的传承在行动!母亲的爱,温暖而无私,要将它传递下去。从点滴小事做起,让爱的种子在心中发芽。用微笑和关怀,陪伴妈妈度过每一个美好瞬间。传承母爱,成为温暖的守护者。让这份爱,在生活中永远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势舞表演,意义深远。它以独特的形式,传递着温暖与情感。在舞动的手指间,流淌着对成长的赞美与期待。每一个手势,都是对陪伴的诠释。这种表演,让大家更加珍惜陪伴的时光。它提醒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温暖的陪伴。手势舞的律动,如同成长的节拍。

激发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通过手势舞表演,感悟到陪伴的力量。携手相伴,一同走过成长的旅程!

此次母亲节校会具有深刻的心理意义。它让孩子们更加懂得感恩,培养了他们的感恩之心。增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情感连接,加深了亲子间的亲密感。校会中的各种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内心的爱与温暖,

帮助他们树立了积极的家庭价值观,重视亲情的力量。让孩子们学会表达情感,提升了情感表达能力。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情感释放的平台,缓解了心理压力。通过参与校会,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得到了提升。此次校会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种下了关爱与感恩的种子。

(责编 郗艳 通讯员 王丽琴 助编 祁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