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夫做到聪明伶俐,随流性转,圆滑接物,像小老鼠一样见危则避、见利则趋,那就把功夫做小了。心有准则,不动如山,知行合一,内圣外王,是真功夫。
1.有事省察,无事存养
【语录】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知行录》
【译文】省察是有事时存养良知的方法,存养良知是无事时省察的方法。
“省察”,即自我反省,自我检查,某件事做得对吗?某句话说得恰当吗?某个想法合适吗?这是儒家传统的修身方法。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自我反省,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之,发现过失加以改正之,自我修养便精进了一分。
“存养”即加强自我修养,王阳明认为,自我修养是为了发现良知,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他说:“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是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诈伪。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是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所谓“独知”,即自己心里清楚;所谓“共知”,即大家都看得见。真正的修养,凭良心办事,只要自己心里清楚就行了,不在意别人是否知道自己的好处。
而修养一般的人,好事一定要做在人前,不当“无名英雄”;做了好事一定要说出来,唯恐别人不知道。王阳明认为,这只是“诈伪”,不是真正的修养。为什么呢?你示恩于人,无非是为了博取感激和好名声,或是希图日后的报偿,这跟做买卖、放贷款差不多,有何诚意可言?你若施人“滴水之恩”,贪求“涌泉相报”,那就形同奸商了。
王阳明的“独知”,跟儒家传统的“慎独”的修养大同小异,只是说法不同。《中庸》说:“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即使别人看不见也不做坏事,即使别人听不见也不说坏话。不要因为坏事隐秘就去做,不要因为过失细微就去做,即使在一人独处时也言行谨慎,这才是君子的教养。
很显然,王阳明所谓“良知”,也可理解为《中庸》所谓的“道”。
有事省察、无事存养的修行方法,要旨在于独守内心的良知,不为外物所扰动,亦即佛家所谓的“如如不动心”。一个人如果能做到“独知”而“不动心”,不仅可以深培道德,在做人做事方面也自有超拔不凡之处。王阳明奉命去江西剿匪之前,兵部尚书王琼曾断言他必成大功,因为他心有定力,“触之不动矣”!
王阳明的学问道德,深受父亲王华的影响,而王华的修养功夫非常精深,真正达到了“不动心”的境地。王华学问宏达,于成化十七年(1481)高中状元,后来身任帝师,又出任吏部尚书,位高权重,一生显达。王华为人气质淳厚,平生无矫言饰行,仁恕坦直,不立边幅,无论人多人少,对大对小,都待之如一。谈笑言议,由衷而发,广庭之论,入对妻子,都不事虚言。认识他的人,从未见过他有难处之事,无论大事小事,他都处之泰然,从容不迫。
王华年老退休后,闲居在家,孝养老母。他具有很强的政治洞察力,早就料到宁王朱宸濠必然谋反,因此未雨绸缪,在上虞的龙溪买了一块地方,准备急难之时携家避难。后来,朱宸濠果然在南京举兵谋反,因王阳明时任南赣巡抚,官署就在宁王的控制范围内,以他的个性,势必不肯从贼,因此大家都料定他已然遇害了。有人劝王华按原计划去龙溪避难。王华说:“我当初是为老母作准备,老母已不在,我儿若不幸遇害,我何所逃乎天地间?”他又告诫家人保持镇静,不要惊慌。
但王阳明正好因军务外出,躲过了宁王的胁迫,并且举起了征剿宁王的大旗。消息传来,有人又劝王华说:宁王痛恨阳,必然派人来报复,还是避到龙溪去为妙。
王华淡然说:“我若年轻,就上阵杀敌去了,现在,我们应该共同守备,以防奸乱。”他每天从容地生活、做事,跟平时没有两样,乡人见他如此,因此人心安定,不慌不乱。
王阳明平定朱宸濠之乱后,又受到嫉妒他的奸党的诬陷,一时间群议汹汹,祸福只在旦夕间,不可测度。当地的小人乘机作乱,去王家里登记财产牲畜,好像即将抄家似的。王家的姻亲、族人都惊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王华却平静如常,每天在田野间悠闲漫步,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同时告诫家人小心办事,谨慎言语。
后来,朝廷正气上升,公论阳明有功,当行封赏,于是嘉靖皇帝诏令给予阳明加官晋爵等封赏,而且三代并妻一体追封,子孙世世承袭。当朝廷封赏的诰命送到王府时,恰逢王华七十七岁寿辰,可谓双喜临门,亲朋好友咸来祝贺。此时,王华反倒戚然不乐,将阳明叫到身边,告诫说:“宸濠之变,大家都以为你死了,你却没有死;都以为祸事难平,你却平定了。然而,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我虽然以你的成功为荣,同时又以你的成功为惧啊!”
阳明听了,跪在地上,一脸或畏地说:“大人之教,儿所日夜切心者也!”
不久后,朝廷追封三代的诏命正式送达,病重在床的王华让阳明弟兄赶紧到门口迎接,说“礼不可废”,当全部仪式完毕后,王华一脸欣然,瞑目而逝,享年七十七岁。
王阳明是性情中人,每天讲“致良知”,讲“不动心”,不一定能完全做到;王华是德行高超之士,很少口说言讲,却真的能在“独知之地用力”,从容地做出来。从王阳明那儿,可以听到“存养”的妙味,从王华那儿,能看见“存养”的妙用。
到妙用处,是真功夫!
2.涵养重于识见
【语录】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知行录》
【译文】专心于涵养的人,每日可以看见他的不足;专心于识见的人,每日可以看见他的有余。每日不足者等于每日有余,每日有余者等于每日不足。
一次,有人议论说,阳明门下的弟子,某人专在涵养上用功,某人专在识见上用功,对此,王阳明评论说:“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王阳明的话,好像“绕口令”一样,什么意思呢?首先要明白“涵养”和“识见”的意思。“涵养”侧重于“行”,即提升修养,“识见”侧重于“知”,即明白道理。修养好的人,不一定能讲出很多道理,而且修养的提升,十分缓慢,一个粗人不可能两三年时间便变成绅士,所以“日见其不足”;懂道理的人不一定修养好,而且为学明理,比较快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读两三本书,见识跟以前就不太一样了,每天都能看到进步,所以“日见其有余”。
但是,一个人的修养到了一定程度,往往会由量变到质变,了悟其中的道理。所以说,“日不足者日有余”;而一个人的学问做得再高,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说,如果没有进行修炼的话,也很难反映到修养上,所以说,“日有余者日不足”。
打个比方,现代人都重视养生,一个人按养生的要求去做,每天锻炼身体、调理饮食、调适心态,另一个人专门学习养生理论、养生方法,若干年后,养生的人养得红光满面、身轻体健,这时候,他对养生之道必然已经心领神会了,可以上电视台讲养生经验。而学习的人学得面黄肌瘦、一身毛病,他也可以上电视台夸夸其谈地教人如何养生,自己却没有真正受到知识的滋养。王阳明推崇的是前一种人,因为涵养比识见更有价值。
可不可以涵养与识见齐修呢?这是最理想的进修方法,王阳明便是如此。但有些人限于条件,或因性情所使,自然会偏于涵养或识见一路。例如有些大学教授,想实践没机会,自然会把精力用在识见上。
在生活中,提高识见是很容易的事,花几天时间看几本书,识见就上去了;提高涵养却很难,知道不等于做到。有这么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宰相,将韩国治理得很好。申不害主张法治,有一天,他对韩昭侯说:“所谓法治,就是根据臣民功劳的大小给予奖赏,根据他们才能的高低授予官职,根据他们所犯过失的轻重给予的惩罚。简单说,就是要做到信赏必罚。”
韩昭侯听了,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的话。
申不害又脸色凝重地说:“现在,我国虽然建立了法律制度,您却听从左右大臣的请求,不依法办事。本该惩罚的,左右一请求,您就不了了之;不该奖赏的,左右一请求,您就给予奖赏。这一来,法律形同虚设,怎么可能做到令行禁止呢?”
韩昭侯听了,恍然大悟道:“先生所言极是!从今以后,我知道怎样实行法治了!”
过不久,申不害的一位堂兄前来投靠他,想谋求一个官职。申不害知道堂兄才能平平,本不想推荐,但自己年幼时曾受过他极大的恩惠,兄弟二人感情甚笃,现在堂兄千里迢迢而来,自己身为宰相,怎可让他失望而归?于是,申不害找了个机会,私下向韩昭候提起此事。
韩昭侯笑笑说:“先生所说的不是我从先生那里学到的东西啊!我现在如果听从您的请求,就违背了先生以前所说的话。我只好不听从您的请求了。”
申不害听了,羞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从第二天起,他搬出相府住了一段时间,以示对自己的惩罚。
申不害的见识很高,完全清楚韩国治道的弊端,也知道对治的方法,可惜他的涵养功夫没那么高,一旦遇到切己的问题,就犯糊涂了,讨了个没趣。但他知耻而后勇,自罚过失,涵养功夫又比一般人高多了。
做功夫的人应该注意,别以为读了几本书,懂得几家的理论,便具备了真功夫,只有加强涵养,在身心上体会,才有希望“大彻大悟”,到达智慧通达、日用有余的境地。
3.如何知行合一
【语录】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行录》
【译文】“知”是“行”的源头,“行”是“知”的结果,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和“行”不能分成两件事。
王阳明的“心学”,主要有三套功夫,一是“心即理”,二是“致良知”,三是“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是重中之重。“心即理”,或许可谓之“心学”的理论基础——大家都不用费神去向外发现真理或探求规律了,只需从自己心里将它们找出来。假设这一立论正确的话,天下事少了十之七八。但是,从自己心里无论无何不能发现微生物世界,不能明白人体细胞癌变是怎么会回事,更无法感知核爆炸的威力,许多事只“发明本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开阔眼界,向外探求。
但是,儒家的毕生追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意于科学研究,亦无意于其他“粗鄙小事”,研究兴趣在于待人接物应官事,思考范围就不需要那么大了。无论官事、民事,无非是人事,办人事无非由心态起,“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站在这个角度看“心即理”,还是很有道理的。
“致良知”主要是修身的功夫,“知行合一”以“致良知”为基础,是通向“内圣外王”的基本路径。
“知”,即“真知”。如何判断真知、假知呢?那要看你有没有真实的内心体验。懒人也会说“勤能补拙”,那只是鹦鹉学舌,说时心里什么反应都没有;勤劳致富的人说“勤能补拙”,那是真知,他体验过勤劳的妙处,说时自有妙味在心。
“行”,即行动,实践。对“知行合一”,王阳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一般人认为,知和行是两件事,或者先知后行,或者先行后知。但王阳明的论断完全合乎逻辑,俗话说,“一处不到一处迷”,如果没有亲身实践,不可能“知之笃实”,你的“知之笃实”,只能来自于实践。反过来,你能将某事做得尽善尽美,一定完全明了办好该事的要点和规律。王阳明的此一观点,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实践出真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