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会现场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脑血管病大会”于4月12—14日在武汉市举行。大会邀请到众多国内外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和神经病学临床专家作专题讲座,展示了国内外脑血管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诊治前沿,并且体现出医学科技进步对脑血管病临床的促进作用。

葛均波院士通过视频作大会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葛均波院士通过视频作大会报告

以临床为导向的医学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在题为“构建以临床为导向的医学创新体系”的报告中,阐述了以临床为导向的医学创新趋势。

这些趋势包括:第一,医学成果转化已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呼吁逐步转变为医疗领域的行动自觉。第二,临床医生在医学创新过程的价值正在逐步验证和强化。临床医生在器械创新的过程中具有优势,这是因为临床需求是实现器械创新的基础,临床实践是发现器械缺陷的核心途径,临床医生及研发人员对于不良临床结果背后机制的探索对于创新非常重要。回顾历史,许多伟大的心血管治疗创意来自于医生。第三,面向未来,中国医学创新范式亟需变革。未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需要通过临床需求与医工结合,更新知识体系,稳步迭代。第四,临床医生成果转化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国三甲医院近十年专利转让量处于稳步增长态势;2014年以后随着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系列政策出台,专利转让量快速增长;据统计,2021年全国三甲医院专利转化量共1002件,TOP50医院专利转化量占比77%。第五,临床医生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大有可为,逐步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创新模式和案例。第六,面向未来,构建医产学研融合生态系统势在必行。科研与临床相互印证,医学与工程融合发展是医疗器械创新的必由之路。

王拥军主任委员做大会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拥军主任委员做大会报告

创新神经影像技术改变卒中医疗实践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以“创新神经影像技术改变卒中医疗实践”为题作报告。

王拥军主任委员指出,100多年来,我们在脑血管病诊疗实践中越来越依赖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从1918年气脑造影的出现,到1927年脑血管造影的应用,再到后来CT和MRI的研发极大改变了医学的进程,CT和MRI的发明者均荣获了诺贝尔奖。直到今天,MRI的发展仍然非常迅速。

神经影像技术创新改变了卒中的医疗实践。第一,基于人工智能的缺血核心/缺血半暗带影像技术改变了再灌注治疗时间窗。在影像技术进步的支持下,缺血性卒中治疗时间窗不断变迁。在没有检测缺血半暗带的影像技术之时,如1995年,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3h。在出现了缺血半暗带检测影像技术之后,缺血性卒中治疗时间窗大为增加,2018年桥接治疗的时间窗达到24h。通过美国的RAPID软件、我国的iSTROKE软件等人工智能辅助,对缺血半暗带的检测能力更加提高。第二,超低场强MRI颠覆组织化卒中治疗系统。超低场强MRI应用于急诊卒中单元(ESU),大幅度降低了院内延误时间,能够将原来的60min左右的院内延误时间减少到15min左右。第三,心-弓上动脉血管壁成像赋能脑血管病的病因诊断,例如通过建立一站式心上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及分析系统,帮助我们更好地寻找隐源性卒中的确切病因。第四,超高清晰成像技术挑战传统脑血管病的概念和定义,例如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认识的进展。

曾进胜候任主任委员做大会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进胜候任主任委员做大会报告

卒中后远隔损害与认知障碍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进胜教授以“卒中后远隔损害与认知障碍——基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研究进展”为题作报告。

曾进胜教授指出,研究表明,无论在啮齿类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还是人类,局灶性脑梗死后非缺血的远隔部位(丘脑、海马)继发性损害与认知障碍有关。远隔部位损害机制复杂,动物种属间可能存在差异。啮齿类动物发生脑梗死后,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参与卒中后丘脑继发性损害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表明大鼠脑皮质梗死后丘脑可出现Aβ沉积。灵长类动物脑梗死后,长期观察未发现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Aβ沉积有关。研究显示,食蟹猴脑皮层梗死后1年丘脑和海马神经元继发性丢失,胶质细胞增生,但局部未发现Aβ沉积。基于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减轻远隔部位(丘脑和前额叶)损害的脑细胞保护治疗,可以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与大鼠等啮齿类动物相比,以食蟹猴为代表的多脑回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大脑结构和功能更接近人类,其神经元对缺血性损伤耐受性差,对Aβ的神经毒性反应更敏感。因此,卒中治疗学术行业圆桌会议(STAIR)2009年时提出,在啮齿类动物模型中收集到足够的治疗效果证据后,应采用大型动物,包括非人灵长类动物卒中模型来进一步验证,以提高临床转化价值。

彭斌教授做大会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斌教授做大会报告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更新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长、北京协和医院彭斌教授在大会上介绍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更新情况。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在2018年发表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此指南的发表对于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治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2018版指南发表以来的6年时间里,缺血性脑卒中诊治领域涌现出很多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国学者近年来也引领了卒中研究领域的一些前沿发展。神经病学分会以及脑血管病学组根据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现对指南进行更新。新版指南引入了新证据、新进展,彭斌教授主要介绍了以下方面的新证据:(1)静脉溶栓药物;(2)血管内取栓治疗;(3)动脉溶栓治疗;(4)抗血小板药物治疗;(5)急性缺血性卒中其他药物治疗;(6)急性缺血性卒中非药物治疗;(7)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8)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情感障碍;(9)院内卒中管理。

彭斌教授强调,指南的更新不仅仅着眼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这一疾病,更是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管理。更新的指南还具有很多亮点,如以上引入的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很大部分是由我国的研究者所提供。同时,目前还有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去解决,指南还将继续更新与完善。

蒲传强教授主持学术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蒲传强教授主持学术报告
崔丽英教授主持学术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丽英教授主持学术报告

本次大会设立了大会报告10场、专题报告59场、论文发言59个,蒲传强教授、崔丽英教授等主持学术报告。学术报告内容重点涉及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脑血管病病因、危险因素及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病影像学诊断与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诊断与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血管内介入诊治新进展,少见脑血管病的诊治,脑血管病的康复实践与研究,重症脑血管病,复杂疑难脑血管病病例讨论及最新指南解读,转化医学、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等在脑血管病领域的应用等。董强、徐运、肖波、焉传祝等神经病学专家以及湖北省医学会秘书长宋咏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等嘉宾出席会议。会议密切结合实践与指南、基础与临床,兼顾普及与提高,为脑血管病领域医学工作者搭建起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