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前又一次浮现洁白的棉花,像是思念的白云,轻轻地飘向远方。你在白云中微笑,真诚、善良、实在。我至今能看到你洁白的品质和热情动人的笑靥。

记得“五一”节,你给我发来问候的手机短信,没想到,几天后,就传来你逝去的噩耗,如同五雷轰顶!你才41岁,年轻有为,所里需要你,我们需要你。培臣,你给生者留下了永远难以弥合的伤痛!

记得今年3月,我们在棉花所开会,你说,这些天太忙,没有机会陪你们。相约天暖之时,再来安阳小聚。可是,没想到,这竟成了我们诀别的最后赠言。

你是在节日期间去新疆棉花基地突然倒下的。你总是风风火火,干起工作来不要命。你的弦绷得太紧太紧。

“棉花怎么样了?”你总是想到棉花。你说,你喜欢棉花,尤其喜欢她的洁白。正是因为这一点,你在位于河南安阳白璧镇乡村的中国农科院棉花所,一干就是好些年。你也像棉花一样,在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开花、吐絮。叫你搞科研,你能拿出成果;叫你当老板,你能带好团队;叫你搞行政,你二话不说,一心为别人办事情……

算起来,我去中棉所一共三次,每一次都是你到车站接。在所期间,你为记者们的衣食住行和日常采访,跑前跑后,周到安排,生怕有半点疏漏。每当我们返回北京,都是坐凌晨一点多钟的夜车。每一次,你都坚持把我们送到车站。临别前的一刻,我们默默地对望着,从你难舍的眼神中,我看到一颗质朴而又热情的心。我们不在一个地方,但心却紧紧相连。每到逢年过节,你都发来“祝福”的手机短信。太普通,却令人感动;话不多,却句句透着暖意。后来,在与别人的交谈中说起你,原来,这样的亲和待人,全都一样。你把别人记在心里,不带半点功利的色彩,这种珍贵的友情,深深地打动我的心。

培臣,记得我们第一次相识,是在安阳棉花产业大会上,你被接待处房间电脑前一堆的材料包围着。你忙得不亦乐乎。那时,你是中棉所科贸公司的副总经理,但不见你吆五喝六,而是亲自“操刀”,只见你快速地敲打着电脑,不厌其烦地为大家准备着材料。后来,我仔细阅读你写的文稿,字里行间,我被你翔实而又流畅的行文折服了。还记得吗?其中有一篇短文,就是用你的名字发表的。

或许是你的为人,使我们一见如故,像知心朋友,无话不谈。其中,最珍贵的,是你处处想着别人的品质。

第二次来棉花所是路过。听说我来,那么晚了,你还来陪我。此时,你已是人事处长,角色的转换,依旧没有改变你任劳任怨、为人热情、乐于助人的性格。你十分理解报人的甘苦,每次来,都和其他同志一起,想方设法为大家提供娱乐和放松的机会。

尽管我们相处的时间很短,但你替他人着想,为别人做事的影子总是出现在我的眼前。你愿别人过得愉快,甘愿牺牲自己。为此,总是表现得活力四射,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力气。看来,领导的眼力没有错,你做人事工作是称职的。

第三次来棉花所是参加所里的人才培养大会。还记得吧,那天中午,我们在一家烩面馆小酌,你谈笑风声。你真有语言的天赋,不少玩笑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为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带来欢乐。

你说,你想和我合作,写一部有关人才培养的文学作品,你把临场构思的细节说出来,使桌边的所有人听了都捧腹大笑。话虽戏言,但那毕竟是你人生经历中最真实的感受。正是这种来自于基层的生活,才是大众的所需所爱。

从你身上,我学到不少知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等到合作的这一天。但是,你的思想和行动教育了我、影响了我,这本身,就是你的不朽杰作。

今年的棉花又种下了,那洁白的颜色提前在我心里开放。她像思念的白云,向远方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