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触景生情”是撰写纪事类文字最重要的动因,不过,这种写作激情又往往被不稳定的情绪裹挟,遗漏掉一些让内容更为饱满的枝节。几天前发布头道码头的文章就属于此类,当时只顾上感慨码头变游园,竟忽视了游园与江水之间一些特殊的景物,诸如“洋灰台子”和航海俱乐部。

在民国九年(1920年)修建石制栈桥码头后,头道码头的样子并非一成不变。据《吉林市水利志》记载:伪满时期,吉林城区松花江段开始筹划建设永久性护岸工程。1935年6月20日,在经历前期拆迁和场地平整后,中标的福昌公司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持续两年,到1937年11月12日全线竣工。这项工程的堤岸部分西起临江门外李占鳌胡同(今已不存,大致在今全乐胡同和致敬胡同之间,并非志书原注释的码头街),东至东莱门关帝庙前(今世贸万锦酒店门前),直线全长2396米,高9.08—11米。

就在堤岸的西端,“原头道码头滩地护岸前缘建成450米长的新航运码头。为方便游人上下,沿江段4处阶梯踏步……临江门外头道码头下坎设混凝土防堤1处,用于商船装运货物。至1985年,工程运行已有50年,除1984年对临江门等几处进行过维修外,仍保持完好”。由于混凝土在解放前叫做“洋灰”,因而头道码头的江边水泥平台也被民间称为“洋灰台子”。

民国到伪满,头道码头由于水文条件特点,主要是货运码头。伪满时期,洋灰台子西侧,一度被日伪当局规划为“薪炭荷扬场预定地”。“荷扬场”是日语,即卸货场的意思。徐德源先生在《吉林旧事见闻》中也提到,在他幼年时头道码头只有少量客运,停泊的多为大木船、帆船和木排,载运的货物主要是木柴(枝子、劈柴柈子、苕条、毛棵子等)和谷草。到了解放后,头道码头不再是货运港口,而“辟为过江和旅游用码头”(《吉林省交通志》)。

尽管“洋灰台子”在上世纪末船营街改造时期便退出了历史,但是对许多老吉林人而言,洋灰台子上宽敞的场地、系缆绳的水泥墩子乃是承载记忆的特殊地标。另外,在他们的记忆中,洋灰台子上还有一个更为特殊的地标——航海俱乐部

市粮食局退休干部张兆荣先生回忆:航海俱乐部就在头道码头洋灰台子西侧,是一栋楼房。六十年代那里叫“吉林市国防体育俱乐部”,提供场地、材料、器具等,开展收发电报、组装半导体收音机(矿石收音机)、飞行航模制作等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免费,是中小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东方商厦退休干部李忠先生曾是吉林省海模体工队的专业队员,这个体工队曾以航海俱乐部为基地。据他回忆:航海俱乐部归市体委所有,是一栋式样特殊的楼房,楼高二至三层楼,由于三层一面高耸,远望去有些像远航的舰船。七十年代末时,这栋楼的一楼为市体委下属的体育器材厂,二楼为市业余军体校,三楼为航模等活动室。在航海俱乐部与洋灰台子之间有一个仓库,里面堆放着各种军体比赛用的专业船只,有摩托艇、皮划艇等,据说是五十年代遗留下来的。

查阅地方史料得知,航海俱乐部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展国防体育时期的历史产物。据《吉林市体育志》记载,在北山创立射击俱乐部和航空俱乐部后,1957年7月,市体委在松花江边,临江门头道码头西侧修建了一座三层楼房,成立了吉林市航海俱乐部,是当时吉林省水上国防体育项目训练的重要基地。1959年,吉林省航海项目多支运动队在吉林市训练,并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取了不俗的战绩。

1961年,根据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吉林市国防体育项目所属航空、航海、射击等三个俱乐部(运动队)合并,组成“吉林市国防体育俱乐部”,地址设在原航海俱乐部。不久吉林省航海模型运动队和摩托艇运动队也划归国防体育俱乐部代管。文革期间,国防体育活动一度停止,直到1975年才得以恢复。当时将国防体育改称军事体育,国防体育俱乐部也改称为吉林市业余军事体育学校。1988年,因城市规划,航海俱乐部旧址被拆除,军体校迁至独立路。

回顾这段被我漏掉的头道码头历史,不禁感慨:时代的发展往往会反映到街景的改观上,因而对于一条街道、一座建筑,不同年代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说。对于吉林城的头道码头,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徐德源先生,可以将最初的泥土路、小吃店与后来的码头叠加成记忆,而对于如今七八十岁的老人而言,洋灰台子、航海俱乐部与临江游园叠加,就是对头道码头的记忆了。而对于我来说,靠怕只能利用前辈只言片语的讲述,借助图文资料矫正,结合临江游园的风貌,来让头道码头的发展历程尽量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鸣谢李忠(船长)先生、张兆荣先生、张晓光先生、陈强先生、邴赫(那些麻花)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本文插图照片由李忠先生、陈强先生授权使用。

私人照片,未经授权严禁违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