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李川

这一波房价下跌,受到冲击最大,最难熬的群体,是谁?

从2022年开始,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就在阴跌了。

静悄悄地,不知不觉中,两年过去了,现在看,绝大部分城市、县城的房价,距离三四年前的最高点,已经跌掉了2到3成。

部分城市,甚至腰斩了。我住的小区,最高时能卖到1.9万,现在是1.2万左右了。算下来,跌掉了4成,周边几个小区也是如此。

回到正题:一波房价下跌,受到冲击最大,最难熬的群体,是谁?

可能是1980—1995年出生的一批人。

我的逻辑是:

最近三十年,中国的房价整体都是在上涨。但是这个上涨是有周期的,平常年份一年涨一点点,但是遇到周期了,会猛涨一轮。就像股市大牛市一样。

最近一波的猛涨,就是2016年底—2017年。这一波,整体上翻了近一倍。

换一句话说,只要你是在2017年以后买房的,超大概率,你的房子现在都处于阴亏的状态了。如果是在2019、2020年买房的,那就接盘在了最高点,现在超大概率,亏损了2—3成。

那么这跟1980—1995年出生的群体,有啥关系呢?

因为1980年出生的人,到2017年左右,刚好是37岁。1995年出生的人,刚好是22岁。

当年他们都算是刚需、改善型需求的主力军。买的也大都是自住,绝少炒房的。

这一批人,现在,最大的也就是在45岁左右,最年轻的在30最左右。这是真正的中坚,上有老下有小,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

在职场干过的都知道,这个群体最是吃苦耐劳,要加班,要应酬,都是最听话的一个群体。

他们年龄大了,再就业备受歧视,轻易不敢动。家里孩子、老人,买了房买了车,哪哪都要花钱,空闲两三个月无所谓,失业半年那就资金链真要断。

如果是在2017年之前买的,那对当前房价的下跌,尚可忍受,因为持有成本低。

但是在2017年之后买的,当年绝大部分都是掏空了六个钱包,贷款少则七八十万,多则两三百万,超高杠杆上车的。

房价如果一直在上行,预期都是看涨,信心也足。房价下跌,其实是相当煎熬的。

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群体还有一个特别大的特点。

可能因为还是年富力强,耐艹,听话,所以许多苦都是默默忍着,压抑在心里。

他们给自己的心理安慰都是:反正我买房是自住的,又不是投资,涨跌都与我无关。所以在社交群体上,难得看见他们吐槽房价下跌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我感觉房价现在到了一个很微妙的阶段。

一方面是,政府不停地在放宽政策,在尝试稳定房价。但另一方面,市场看跌的情绪仍然很严重,就算你手头有钱,是刚需,现在买房也有点犹豫了。

未来还要跌倒什么地步?我个人认为,至少要跌倒2016年的价格,才算合理。到那时,房子才算是真正回归居住属性吧,房价才与老百姓的收入相符。

如果事态真的向这个方向发展,那在2017年之后买房的,1980—1995年的群体,受到的冲击还会更大。

想问下大家,我对这个群体的分析,有道理吗?你身边有这个年龄段的人,而且又刚好是在房价最高点左右买房的人吗?他们现在怎么想的?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