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观今

从“吴琚现象 ”看当代书法创作“ 同质化 ”问题

□作者:胡代林

吴琚《寿父帖》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琚《寿父帖》局部

宋代书家吴琚的字,与米芾几无可辨,单从技术层面说,能写到那个高度,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吴琚穷极一生独追米芾书法,他的学习几乎是复制式的,弱化掉所有的自我,完全忠实于米芾,亦步亦趋,始终脱不了米芾的面目。在那样一个书法资源不易得的时代,吴琚无疑是一位优秀的书法传承者,为人们学习米芾提供了最鲜活的资料,或者说他本身就是米芾艺术生命的延伸。

这种现象在当今书坛也比比皆是。 你看,不管各级大小展览,哪怕是国展,也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或问题。一个书法展览,本该千人千面、百花齐放,但很多时候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乍一看还以为是某某书法家的个展。这势必会造成书法发展的屏障和阻力。在今天,若我们依旧秉持“某某外,一步不窥”的艺术理念,将会是什么样子。在宋代,吴琚是米芾的影子,是米芾的延伸,那么在电脑打字和影印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书法的实用性几乎被完全消解,我们想要的书法资源动动手指便会无所不有,这个时候,像吴琚这样复印机式的学习和传承到底还有多大意义?我们穷极一生去追求一种机器就能干得很好的技巧,到底还有多少必要呢?这是我们亟须思考的问题。不同,才是艺术存在的意义;不同,才是艺术存在的理由。“米南宫外,一步不窥”,的确是十分“感人”的一句话。试想,若吴琚真就那么向外“窥一窥”,或许能在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未可知。历史是无情的,吴琚是完全忠于米芾的,而其艺术高度也终于了米芾。作为一个艺术家,如果终生不敢打破老师的樊篱,终生不敢有一点点自我,那终归是失败的,是算不得真正的艺术家的。

造成当今书法“同质化”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取法上的限制,范围过于狭窄,转来转去,就那几个帖;或是近几年哪家入展、获奖的比较多,就跟风去学习,如“二王”热,热了几年,然后又是明清调的,完了之后,又是“王铎热”“黄山谷热”,更有甚者,比如学隶书者,径直就近取法老师,谁火就取法谁。二是临创上转化不够深,仅停留在临的表面,很难有提升、有突破,仅得其形而已。三是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炫技的多,但很少融入作者自己的情感、思想,远没有上升到“道”的层面,这就势必导致了为迎合展览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现象,中规中矩,不偏不倚,平淡平庸,难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出现。

那么,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呢?

 吴琚《杂诗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琚《杂诗帖》

对此笔者提出四点建议。

一、必须深入传统,深入经典,这是永远无法跨越的津梁。对经典法帖要钻精钻透,要多读古人法帖、古人书论,多访古问碑,开拓眼界,打开格局,入心入脑,融入到自己的灵魂中去。众多的作者要取法广泛,不要局限于某几个重点书家,历史上优秀的书法家那么多,容我们取法的名家名作名碑名帖也多的是,可以是帖学,可以是碑学,可以是民间书法,可以是残纸,可以是碑帖结合,这必定形成取法上的多样化。有的作者或许是出于入展的目的,在取法上避开了难度大的、难以短时间出成效的,或是为了学习的方便而集中于某些法帖,但为书法学习的长远着眼,还需取法乎上,由此才有利于个人乃至整个书坛的长足发展。

二、在与古人的交流对话中,务求深入到位。我们参观一些书法展览,常会看到缺乏灵性、情趣的作品,这说明我们在临习古人书作的过程中,注重法度的“约束”多了些,而少有个人的“旨趣”。因此我们在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中,要尽量碰撞出一些火花来,哪怕是小小的火花,从而不断丰富自己创作的意趣。唐孙过庭曾言“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要学会读帖,读懂碑帖表面之后的内核及本质的东西,悟其用笔方法、有趣味的“细枝末节”,这些是不可忽视的重点。下笔有由,下笔有法,方能求其似而得其神。入古弥深,方可出古,熔古铸今,始得个中三昧。

临帖是一项技术活,务求得笔、得力、得体。临帖,临的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的界定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清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临池之法,不外结体、用笔。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性灵。苟非多阅古书,多临古帖,融会于胸次,未易指挥如意也。”所以临帖既考量作者的功力也考察作者的心性灵感。“似”与“不似”不是“是”与“不是”,从技术层面分析,做到点画外形的完全一致是不大可能的,即便像吴琚那样临米的高手也只是几可乱真,而不能做到完全的复印和“翻版”。合乎法度,也仅仅是书法学习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临帖与创作的转化是拉开距离、产生新美的关键。我们同处于一个时代,在类似的环境中,趣味、审美趋同是难免的,因此哪怕学习的是同一个帖、同一个碑,也要敢于发声,各抒己见,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点,从而拉开距离,找到一个“若即若离”的距离美。关键要摒弃那种避重就轻、走捷径的想法和路子,也就是直接去学老师的面目而不去学方法,跟时风,以致模式化,这不“同质化”才怪呢。过去资讯不发达,时空闭塞,跟着老师学习,相互学习、相互取法、相互熏陶、相互影响的结果就是出现了很浓郁的“地域书风”。而在当下,交流、资讯平台发达,此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现代的书法艺术很多都是在相互模仿,而少有出自心灵的创造。譬如一人在国展中获奖,便有很多人崇拜之,纷纷向其学习,争相模仿,甚至以此作为“进阶”的梯子,无形之中“时风”盛行、“同质化”不可避免。

四、提倡个性化书写。书法虽是小道一途,如今也是热度不减,来者熙熙攘攘,每一个经典门里门外拥趸无数。此时,应有“独自犹如众行”的内心世界,不要凑热闹,大家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书法审美、书法风格应有自己的界定和理解,保持一颗对艺术虔诚的心、探索的心。熊秉明先生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文化积淀过程,要耐得住寂寞。

董其昌曾言:“盖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欲离者,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所以难耳。哪吒拆骨还父,拆肉还母,若别无骨肉,说甚虚空粉碎,始露全身。晋唐以后,惟杨凝式解此窍耳,赵吴兴未梦见在。”当今的书法家在“合”的方面下了一些功夫,但“离”的方面显然做得不够,习书只是为了入展吗?这个问题是需要每一位学书人认真思考的,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古人都是自自然然的“日常书写”,没有入展一说,作品中不太会计较某一点某一画的得失、妥帖,趣味性、情感性跃然于纸上,真气弥漫。

书法,终究是个人艺术、个人创造,要呈现出写意的哲学意味,就是“技进乎道”的“道”的存在。只有学习古人书法中对法、理、意、趣的处理,深植传统,厚植经典,化古为新,才能在书法创作道路上游刃有余,走得越来越远。

(来源:书法导报2024年5月8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