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的,相亲婚恋这一块,热度居高不下。

虽然说这一直都算是个高热话题吧,但最近感觉相亲界展开了抓马大赛一样,那新闻整的跟段子一样,一个比一个离谱。

比如最近的,安徽某个地方搞的相亲大会。

大概是看到开封王婆火了,都能全国巡回相亲了,各地本来的从业者跟一阵风。

这本来很正常,线下的各种相亲会也一直都存在。

在这次相亲大会上,有个女生,支支吾吾地说要坦白一个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

旁边的媒婆还一直在鼓励她,说什么“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结果姑娘来了句“我现在怀孕三个月”。

一句话,给全场观众干懵了,给对面的男嘉宾干懵了,甚至给主持人都干懵了。

但媒婆的职业素养,那就是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灵机一动来了句:

“你可以接受离婚不带孩子的情况,那为何不能接受怀孕三个月的女性?”

旁边的媒婆还一直说着“作为一个男人,必须要有担当”“不能因为对方怀孕三个月而拒绝”之类的话。

好好好。

逻辑满分了属于是。

如果说那个女生怀孕三个月了来相亲这件事的炸裂程度,是一颗星。

那媒婆和主持人的这番发言,简直是给人炸出了满眼金星。

让人不禁想问一句: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用现代商业的逻辑来看媒婆这个职业,就会发现很诡异。

首先,两者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成交。

媒婆促成一段姻缘,就像做成一桩生意。

可这玩意儿,它不包售后。

理论上,相对于夫妻双方来说,媒婆是第三方,类似中介的性质。

一般来说,中介的主要作用就是做匹配,这一点跟媒婆很像。

东家的小伙子未娶,西家的大姑娘未嫁,这些信息差,就是媒婆赖以生存的核心卖点。

给你们两家牵上线,最后走进婚姻殿堂,这桩媒就算说成了。

平常中介,卖个房啥的,大家都还要嫌弃他赚你中介费。

但媒婆,不光能拿一笔说媒的钱,还能获得双方家庭的感激,觉得自己办了件好事儿,功德无量。

那么问题来了。

促成这幢姻缘,到底是功德,还是造孽,谁说了算?

谁也不知道。

就算离婚,也大多都是在挺多年以后,最少也得有个一年半载。

到那时候,谁还有心思找媒婆的麻烦?大家也不会认为是媒婆的问题。

从商业逻辑来看,给人说媒,是个收益极高但风险极小的业务,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成交率。

所以媒婆才能那么地舌灿莲花颠倒黑白,甭管你什么锅什么盖,我只要给你配对成功,就算我的成功。

你结了婚,他就算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不光是媒婆,一直以来,全社会都在告诉我们,结婚是人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到年纪不结婚,不说大逆不道吧,也算是格格不入。

仔细想想,这个事情,挺恐怖的。

因为结婚,完全不是一个有选择余地的事情。

就比如说中午,你可以选择米饭还是吃面条,自己做还是叫外卖,吃川菜还是粤菜。

你甚至可以饿着,为了能在夏天到来之前减掉二十斤。

这叫选择。

意思就是这几个选项,不管你选哪个,都完全是出自你自己的个人意愿。

但结婚不一样。

你可以选择不结婚,那你将面临家庭的压力、社会的排挤、观念的影响等等等等。

吃米饭和吃面条,都能吃饱,结果不会有什么变化。

可如果不结婚,你的生活,将会被剥离在主流社会之外,变成那个异类。

这种所谓的“可以选择不结婚”,不叫选择。

因为压根儿就没得选。

这也是某些媒婆胡说八道的底气所在。

因为她知道,你肯定要结婚,结婚最大。

不管她做什么,只要最后让你结了婚,那就是大功告成,之前扯得所有淡,都将会被原谅。

你没得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婚恋行业是唯结婚率的。

但当一件事情,只看所谓的结果,那这个结果,注定代表着很多牺牲。

有个词叫“代偿”。

就比如你健身想练翘臀,大腿却先粗了,那是因为它承受了本不该它承受的。

看上去你哐哐一顿练屁股,仪表上显示消耗了多少大卡。

但你的其他部位肌肉,承受了多少,仪表显示不出来。

结婚也一样。

婚礼上的喜庆,会遮盖住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地鸡毛。

让你结婚,是它的任务。

但你的任务,不只是结婚。

晚婚的人越来越多,离婚的人也越来越多。

因为大家不想再忍了。

上一辈人的离婚率不高,并不完全是他们的婚姻,过得有多幸福。

而是没得选。

很多年轻人不想进入婚姻,不就是因为看到了父母的婚姻吗?

所以我想说的是:

结婚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我们每个步入婚姻、或者期待婚姻的人,都能带着正确正常的三观。

不是说结了婚,就算胜利了。

促姻缘是积德,但只管杀不管埋,那就真的叫缺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