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互联网产品设计时有一个技能被经常运用,同理心。

与其说是技能,更不如说是一种心理立场的改变能力。不过,这种能力大多数人都没有。

虽然嘴上会说同理心,但大多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感受别人的感受。

昨天晚上在朋友圈看了一段视频,视频主角是百度的一个女高管,号称百度公关一号位,之前是华为的公关副总裁。

她在视频里说了很多非常尖酸刻薄但又无比现实的话,以俯视强势姿态表达了很多她对职场的看法,这种霸道女主的形象一时间让很多人不爽。

具体视频我就不贴了,你们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或朋友圈逛逛。

这里主要想从另一个视角和你们聊聊,这个百度的公关一号位到底得罪了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她的这番言论会让谁不爽?

可以先排除一个,老板。

的确,老板会非常喜欢这种职业经理人,但这种喜欢只能留在私下,不能上台面。

一旦要拿上台面,必须是一个温和的形象,是一个考虑员工切身利益的人,是把员工当家人的人。

而这个百度女高管做的,就是把私下的东西拿到了台面上。

但这么做有一个好处,能通过矛盾和冲突激发流量漩涡,进而迅速获得大量的公共注意力。

这种注意力分两种,一种是看热闹的,一种是来骂她的。

她作为一个职场高阶人群的代表,用激进犀利的言辞怒怼普通打工人,这是精英阶层和普通阶层的冲突,会让普通人产生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作为百度副总裁,一年至少是大几百万的年薪,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可以连续出差50天,可以一切奉献给工作,因为她的回报足以支撑这种投入。

但作为普通人,除了工作还有家庭,有家人和孩子,还有一堆繁琐的生活细节。

他们接受不了不顾家庭的长期出差,他们无法接受跟工作谈恋爱,他们要面对的是房子、车子、孩子、生活和柴米油盐。

显然,这是一种立场上的不对等。

可能有一部分人会觉得她说出了职场的真相,确实,现实中的很多情节都是这么上演的。

但就像前面说的,有些东西是私下的共识,有些东西是台面上的花盆,懂的都懂。

站在对立面去得罪不同阶层的人,而且是一个基数比她所在阶层更大的人群,这是明显自找没趣。

其次,她的这番言论是有感而发么?

显然不是。

我看了完整的视频,以及她发布的几条视频,这些内容明显是被精心策划和设计的,就连拍摄和剪辑都是。

如果只是一个女高管闲来无事利用短视频来抒发职场感悟,大概率会是一种自拍式的口播。

但她的视频不管是 45 度角拍摄还是情绪式的剪辑,又或是背景音乐和转折音效,包括说话语调和镜头特写,都是专业团队操作。

再就是这四条视频的选题,有没有发现一个共性?

没错,就是标签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可以细数一下,看看每个视频里有几个标签。

职业女性、公关人、百度副总裁、家庭、离职秒批、挣钱多,这些都是符合流量逻辑的标签。

我觉得,帮她完成这一系列操作的一定不是她自己,而是背后的一个专业团队。

据说她参加过某抖音流量网红的私董会,而那个大网红就非常善于此道,手底下有很多操盘手专门来负责不同细分行业的 IP 打造。

说到 IP,百度女高管这些动作或许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做一个职场 IP,或者说叫职场霸道女主。

据说这位女主现实中的状态和视频中非常接近,也曾要求部门内所有人都开始做短视频 IP,不做就离职或者低绩效。

但可能她自己都没想到,公关专业的她竟然给自己的公司百度制造了一场公关危机。

不过事物总有两面性,有人讨厌就有人喜欢。

我看有些评论区不乏对她的称赞,说她只是讲出了职场的真相,把那些台面下的潜规则拿到了台前。

虽然话不好听,但真实的职场的确存在不少这样的情况。

另外,还有人对她的百万粉丝账号产生了质疑。每条视频也就几千个赞,这和百万粉丝的账号规模明显不对等。

我看新榜创始人在视频里透露了一个点,说根据历史数据看,这个账号可能属于改头换面。

说得直白点,就是买了个号改名自己用。

如果这个点属实,那是不是又再次证明了前面提到的,这一系列操作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至少我觉得,不绝非偶然。

不过女主犯了个错,就是她被自己的身份标签反噬了,或者说成也标签,败也标签。

很多网友会由此及彼,觉得百度的企业文化就这样?进一步推测百度在员工关怀上做得很糟糕。

这一下,又把百度拉到了台前。

自从魏则西事件后,百度的公关就一直是个大难题,如何扭转这种社会形象,如何让百度更好的发声,这是一个挑战。

有人推测女主是受内部意志授权才去做的这件事,具体是啥动机我不知道,但对百度来说肯定是正面的打击。

昨晚,女主发表了道歉声明,然后也删掉了主页所有的视频,你们可以重点看下我划红线的几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句,诚恳道歉。

其实我不觉得她明确了自己的道歉对象到底是谁,因为视频里的那些话注定她是一个暂时不具备共情能力的人。

无法做到共情,那就只会受迫于舆论压力而道歉,甚至也没有说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不诚恳。

第二句,不代表公司立场。

这句话是为了保命,立刻撇开和公司的关系是正确的做法,一切都是个人行为。

不过即便这样也很难挽回舆论对百度的企业印象,因为从客观事实来看,至少她的团队经历的就是这种文化。

第三句,心太急。

急什么?

如果急的是如何在短期内获得流量,那她的确做到了。

至于发短视频的初心是把工作做好,我倒是没有看出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必然联系。

难道,发这样的视频就能让自己工作效率更高?让自己的下属更喜欢自己?让公司更认可自己的表现?

有点魔幻。

所以我才说,这种道歉信毫无诚意,甚至没有什么有效信息。

只能说,公关技法而已。

当然,我们都是局外人,我们最多也就看个热闹,回到自己身上还是值得深思。

我一直有个观点,就是不要把公司当家,也不要把同事当家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公司和同事也没有把你当家人。

彼此之间保持一种雇佣关系是最好的,但这种雇佣关系需要有人性化,而不是狼性化。

公司是人的组织,不是狼群。要有温度,而不是冰冷。

最后,新榜创始人徐达内在他的视频里说了这么一段话。

有一次他跟这位百度女高管在上海聊天,对方说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百度的声音发出去。而且,那天她抽的烟比我还多。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把下属当工具和佣人的老板注定不会收获长期价值,因为他们用的是消费思维而非投资思维。

用投资思维去带下属的老板,会想办法把下属培养成自己未来的行业资源。

认知不同,结果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