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共产生了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1359名少将。其中粟裕名列十大将榜首,人称“共和国第一大将”;而萧克上将则名列57位上将的第一位。从这时起,坊间便流行起了“粟裕镇大将,萧克镇上将”的说法。

严格地说起来,自1955年评衔以来,中央从没有说过“粟裕镇大将,萧克镇上将”这句话,官方也从来没有认可过这种说法。这种说法多见于民间的军迷群体,是对粟裕和萧克两位将军的尊重与褒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7位上将中,萧克的资历最老,在红军时期的职务最高。很多上将原来都是萧克的老部下,因此对萧克也十分尊重,很多人见到萧克都会主动敬礼,这也许就是“萧克镇上将”这一说法的由来。

相比“萧克镇上将”这一说法,确很少有人承认“粟裕镇大将”的说法。虽然粟裕大将的战功堪称元帅级别,又在十位大将中排名第一,但却很少有人认同“粟裕镇大将”这一说法,这是为何呢?

一、

1951年7 月,中美双方在开城举行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美方首席谈判代表为美国远东海军司令乔埃中将,中方首席谈判代表为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虽然两人在军队的职务都差不多,但解放军没有军衔,因此美方代表在气势上便有了压我们一头的感觉。我方代表团都认识到了没有军衔,同外军打交道确实不甚方便。

在得知这种情况后,彭总在1951年国庆节期间给毛泽东发去了一封电报,提出在人民解放军中实行军衔制是大局和方向,必须搞。

收到彭德怀的电报后,毛泽东非常重视。因为如果设立军衔,既可以照顾老干部的资历、功绩,保证其待遇,同时激励新人,给他们以发展的机会。于是中央决定由彭德怀与罗荣桓一起负责军衔评定的具体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实施军衔制的帷幕由此被徐徐拉开。

在授衔的最初提名方案中,毛泽东是大元帅,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是元帅,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人也都在大将的授勋名单之列。可毛泽东看到这一方案后,坚持不要大元帅军衔。

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就公开地说:“你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

毛泽东发言后,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也纷纷表态,表示自己也不参与评衔。他们的高风亮节,也让全军干部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同时也解决了评衔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次大授衔中,大将的编制军衔标准是对应“一级军区司令员及相当于该职务者”。当时对于大将人选有三个方案,即10人、15人、22人。与最终的10人相比,张宗逊、宋任穷、萧克、王震、周纯全、许世友、刘亚楼等人都曾出现在拟授大将的名单之中。最终综合考量这些人的资历、威望和战功之后,最终确定了十位大将。

在十位大将中,粟裕的军衔问题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许多人认为,粟裕战功很大,评大将低了,应该授元帅。不光是党内军内,就连党外高层民主人士邵力子、黄炎培也持这种认识,向中央建议粟裕“是可以当元帅的”。

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其实中央最早也是要给粟裕授元帅的。在中南海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不仅提出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给了粟裕极高的评价:“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