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会给人带来伤痛,也会给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蒙上阴影。但有的时候,不破则不立。正因近代中国遭受着百般屈辱,国人才加速从“美梦”中醒转过来,看清现实,思考前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开国上将、曾经的当铺学徒王新亭,就这样被时代的洪流席卷着,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王新亭善文也懂武,做过政委,也当过司令。但他并非一开始就是通才,相反,他也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炼,才一步步成长为后来优秀的将领,甚至被委以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的重任。1955年,国家授予他开国上将的军衔,更是对他做出了极大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父少有犬子。王新亭的次子王晓阳后来也沿着父辈的道路,走上了为国效命的征程,成了解放军总参少将。

王新亭出生在20世纪初期,当时,晚清政府还在苟延残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还在勉力维持。作为湖北孝感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王新亭也与土地、与种田建立起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新亭在兄弟里排行第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弟弟。而除了他们兄弟五人外,父母还给他们生下了三个姐妹。这样的家庭人口数量放在现在实属“惊人”,但放在当时却是十分寻常。

为了养活这八个孩子,王新亭的父母终日劳动,不敢有片刻偷闲。而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王新亭还能被送到私塾、和小学读了几年书,王新亭也感觉自己十分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识字、念书,给了王新亭到县城当学徒的资格。而也正是因为他接触了教育,掌握了获取信息、了解外界的能力,他才会在22岁的时候认识到工农组织的力量,受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红军队伍里。从此,他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当时的红军队伍里,只有少数人拥有小学学历。王新亭作为其中之一,凭借知识有了不少发挥的平台。一开始,他走的是“不动手只动嘴”的政委路线,后来形势危急,为了大局,他硬着头皮冲上了前线,带兵击溃了敌人,也因此得了徐向前的关注,在后者的影响和教导下,逐渐掌握了一名武将该有的谋略和本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这是王新亭军旅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之后,王新亭在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斗争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他也凭借忠诚与功绩,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党和国家更大的信任和重用,在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在1963年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除了对党忠诚、为国效命外,王新亭还十分重视对后代的引领和教导,督促他们同样走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奉献的道路。其中,1948年出生在山西阳城前线的王晓阳,也就是王新亭的次子,就很好地满足了王新亭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于草根出身的王新亭,王晓阳出生的时候,王新亭已经在军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和话语权,而等到王晓阳成年后,王新亭更是坐上了高位,王晓阳也因此成了“高干子弟”。

但他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也从不以此图谋捷径。相反,他严格按照父亲定下的从军纪律,从不向任何人谈及家人的真实姓名与职务,以至于等到他履历战功、被授予参谋少将军衔的时候,除少部分高层知情外,军中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就是王新亭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为中国有很多这样的父子,有很多这样的军人,中国才能逐渐摆脱近代的劫难,在新时代迎来迅猛的发展。